海棠文

第59章 明成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59章 明成祖
    数日转瞬而过。
    在这数日中,皇帝们纷纷下达了一系列旨意,根据从天幕中得到的信息安排任务。有的是弥补之前的不足,有的是开创新的领域。而朝廷大臣们也因此而忙的头昏脑涨,除了忙碌,还有人要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实在是压力重重。
    而就在皇帝们的期待中、其他人的忙碌中,天幕再次降临。
    【叮咚——欢迎收看历史直播】
    【本期的主题是:明成祖朱棣】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太子朱高炽,一众大臣看着天幕。(朱高煦此时已被强制就藩)
    朱棣颇有些心虚,是对其他世界的老爹、大哥还有自己的,虽然他不后悔,但大哥还是很好的,而且等到真相揭露,其他世界的自己怕是要挨揍了。
    听着神迹讲述着他的头衔“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他有点迷惑,“这明仁宗是谁?俺成了他的征北大将军?”
    下方的大臣们都沉默不语。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刘彻在宫中,与文武大臣共同观看天幕。
    看着天幕中的内容,他的关注点也与旁人不同,“漠北的征服者?”他的眼睛亮了,“朕也要征服漠北匈奴!”
    宋朝。
    “漠北,”太祖赵匡胤喃喃道,“看来那明一统天下了啊。”
    【好了,不卖关子了】天幕的声音变得端正起来。
    【明太宗,明成祖,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就是judy!
    简单来说,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获封燕王,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太祖朱元璋驾崩,太孙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以“靖难”之名起兵,建文四年六月攻破南京,后登基,改元永乐,是为明太宗,永乐帝。】
    明朝,洪武十三年。
    “……”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朱棣见势不妙,下意识躲到了大哥朱标身后。
    “你给咱滚出来!别躲在你大哥身后!”朱元璋面色狰狞,顺手抄过一根拂尘:“你怎么登基的?”
    朱棣绝不露头,“我不知道啊爹,但我不可能造大哥的反的,我怎么可能?”说是这么说,他也陷入了迷茫,如果没有造反,我怎么登基的?总不能是大哥出了啥问题吧?
    此时,又听到神迹讲到太祖驾崩,太孙登基,然后朱棣就造反了……?
    嗯?爹驾崩了?朱棣又一想,我造反了?
    “爹!”朱标此时也顾不上护着朱棣了,他第一时间向朱元璋走去,担忧不已。
    “哎!没得这么担心!三十五年,你爹已经七十多岁了,很可以了!”朱元璋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很受用,“人到七十古来稀,而且当年那么苦,能活到这个岁数咱已经很满意了。”
    朱标应了,但还是颇为担忧。
    “不过,老四,”朱元璋看向已经没了朱标庇护的朱棣,“你还是造反了啊!”
    几个弟弟都在看热闹,朱棣赶忙道:“爹,这个咋是太孙登基?而且,允文,不是大哥家的老二吗?”
    朱元璋皱眉,是啊,难道说标儿出事儿了?还连带雄英也出事儿了?不然怎么会轮到允炆?
    转过头来,“就算是允文,那你也还是造反了!”
    朱标拉住朱元璋:“爹,四弟不是那种人,说不定是当时出了什么问题呢。”
    汉朝初年。
    刘邦眯着眼,“藩王造反啊……”他不由想到了韩信。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冷笑:“不削藩的后果,就是这样。大汉的藩王,朕也要想办法解决掉了。”
    主父偃站在众大臣中,并未发言。
    秦朝。
    “分封果然会产生动乱。”嬴政道,“看来废除分封,施行郡县制果然才是对的。”
    李斯低首:“陛下所言甚是。”
    宋朝。
    赵匡胤看着神迹,也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所以一定要压制武将的权力,不能让大臣们掌握兵权,”赵光义赞同道,“不然就算没有藩王造反,还会有唐时的藩镇之乱。”
    【其实,朱棣起兵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
    首先,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洪武太子朱标的离世。】
    “!”朱元璋也顾不上打朱棣了,回过身一面紧紧握住了朱标的一只手,一面连声叫着太医。马皇后此时也来到了殿内,拉住了朱标的另一只手。朱棣和几个弟弟也担忧地围了过去,朱标和他们的感情还是很好的。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长子,也是大明的太子。
    纵观历史,朱标可以说是地位最稳固的一位太子,没有之一。
    朱标出生时,父亲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龙凤六年,便让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接受正规儒家教育。
    等到龙凤十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就立了朱标为世子。而朱元璋称帝后,也立刻立了朱标为太子。
    而对于朱标的班底人选,可以说是和朱元璋共用同一套班底。朱元璋“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其中包括了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等人,同时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同时,朱标与其兄弟们的关系也很好,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朱标去世前,还替秦王朱樉求过一次情,朱元璋才把朱樉放回封地。】
    汉朝初年。
    吕雉看着天幕中的一幕幕,不禁感到嘲讽。这个明太子是在父亲的期待和喜爱中降生成长的,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呢?别说和父亲共用一套班底、行使监国之权了,反而随时面临着被废的危险,地位摇摇欲坠。
    刘邦!虽然有戚夫人,但吕雉很清楚,戚夫人算什么东西?最根本的还是刘邦自己,想要废太子。所以,她需要权力,更多的权力,来保住盈儿的太子之位。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看着天幕中讲述着朱标的故事,想到了自己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开怀大笑:“朕的据儿也必然如这洪武太子朱标一般!朕能够体会到那明太祖的心情,据儿也是在朕的期盼中诞生的,日后也将为汉家太子!”
    一众大臣们躬身行礼,齐声称喏。
    不少人偷偷把羡慕嫉妒的眼神投向了新鲜出炉的关内侯卫青。马上就是太子的外家了,多大的荣耀和好处啊!哦,还有那个霍去病,卫青的外甥,未来太子的表兄。汉家重外戚,这样的身份,日后一个好前程跑不了了,何况这二人现今又颇得陛下青眼。
    唐朝,武德八年。
    太子李建成看着这一段话,眼神阴郁。父亲喜爱、信重?兄弟爱戴、拥护?自己都没有。自己有的,只有这个太子之位,还有,他望向高祖李渊,那个皇位啊……
    唐朝,贞观五年。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在一处,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长乐公主李丽质坐在一侧,下首坐着群臣们。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温和道:“高明,日后你也要友爱弟弟姊妹们,耶耶相信你会是最优秀的太子的。”
    李承乾小脸认真地点头:“耶耶,我知道的。”
    李泰在一边也凑过来说:“放心吧,耶耶、阿娘,我也会和阿兄一起努力的。”
    长乐公主李丽质笑着拉着长孙皇后的衣袖。
    【只不过,这一切都敌不过命运的无情。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巡视西安,回到京城(南京)后,便感染疾病,四月二十五日,因病去世,谥懿文太子。
    而在他死后,大明这架马车的中枢,也开始了崩坏的道路。】
    此时,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忙着让太医为朱标检查身体。
    听到神迹中的话语,不由悲从中来,一时落泪,“二十五年!你方才不到四十岁,有怎敢让咱白发人送黑发人!”马皇后也在一旁落泪。
    见父母如此情状,朱标也落下泪来。
    【在此之前,我们要知道,太子妃常氏已于洪武十一年薨逝,而东宫嫡长孙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夭折,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也于洪武十五年病逝。
    在此情况下,朱元璋选择了立东宫次孙朱允炆为太孙,并为此掀起了朝堂大屠杀。此次朝堂的杀戮也是后来朱棣靖难成功的原因之一。
    而后,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最关键的因素从这时开始出现。】
    “娘!”朱标、朱棣等人纷纷喊道,听到神迹说出了马皇后的离世不过两年后,又见马皇后因朱标、朱雄英的死讯而身形踉跄,一众人不由大为担心。
    朱元璋也立刻扶住马皇后,搀着她坐到一旁的靠椅上,又叫太医为她诊脉。
    眼见马皇后的气色逐渐好转,朱棣这才看向朱标:“大哥,大侄儿怎么会突然夭折?”朱雄英作为嫡长孙,是东宫第一继承人,而且他的外祖父是常遇春,舅祖父是蓝玉,政治力量可谓之强。
    “不知道,”朱标皱眉,“雄英的身体现在看着也没什么问题。”
    “别管那么多了,”朱元璋听到二人的对话,大手一挥,“先让太医也给雄英看看,日后也常备太医,加强身体。”
    大臣们则更加担忧神迹中的那句“朝堂大屠杀”,难道因为太子去世,万岁觉得太孙掌握不了老臣,就开始屠杀?那自己那是又如何了?况且,傅友德想着,这是“重要原因之一”,难道说大将都被杀了,燕王才成功的?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时已经二十一岁,具有了独立的能力,同时在其登基前,也受到了朱元璋共六年的教导。】
    周王朱橚看到这儿,不由道:“那这么说,允文应该也有了该有的手段了,四哥你是怎么造反成功的?”
    一句话,把所有人的目光又移回了朱棣身上。
    朱棣:“……”
    【但是,他的一部分行事让人怀疑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建文帝宽刑省狱,平反冤案,减轻赋税,但除此之外,他走向了复古的道路,竟然想要恢复井田制。这些之外,造成最大影响的则是他另一个举动:废藩。
    没错,不是削藩,而是废藩。】
    “废藩?!”看到这儿,殿内的一串朱家子孙都跳了起来。刚刚都是在暗戳戳地看朱棣热闹,担忧担忧母亲和大哥的身体,顺便好奇朱棣怎么造反的。现在,“废藩”二字可谓是直插心窝,这让他们如何还能坐得住?要是这个侄儿上位以后削藩、减少藩王手中的权力也就罢了,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可谁能想到,这驾马车一上来,连路都不走了,而是直接奔着沟里去?
    他们忍不了。
    几个兄弟纷纷看向朱元璋和朱标,愤懑之余做足了委屈之态。
    “大哥——”“爹——”
    “削藩我们也认了,”楚王朱桢一脸委屈,“怎么就直接走到废藩那一步了?”
    朱元璋和朱标也皱眉。朱元璋疑惑道:“咱都教导了他六年,他还不了解咱的意思吗?咱分封诸王,除了朱家子孙世世代代,也是为了充当大明的屏障,让诸王防御外敌啊。”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坐直了身体,“这小子上来直接就废藩了?”
    唐朝,贞观五年。
    房玄龄看着天幕,摇头:“操之过急。”
    李世民趁机教育儿子:“高明,日后行事一定不可过激过急。你看这个建文帝,如此行事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李承乾乖乖点头。
    宋朝。
    赵匡胤对此也不赞同:“朕去除武将的权力时都是采取迂回之法,此人为何如此直接?而且,当时朝廷藩王力量对比如何?可有万全把握?”
    赵光义坐在一旁,眼睛转动。
    赵普此时也在殿内,他看到了另一个问题:“既是正统登基,身侧难道没有优秀的辅臣对此加以劝导吗?大臣们都在干什么?”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