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65章 封神之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65章 封神之源
    关中,各处吏民为过冬而忙碌。
    临近九月,各处原野、田垄杂草已经长成型。
    军民收割成片的杂草、这些草高能有四五尺,雨水充沛的地方能长到六七尺。
    收割后晾晒,晒干后打捆背回里社、队里;要么就在旷野处设立草场,专门储放这类草料。
    草捆与草捆是不一样的,秋后采收的草捆普遍枯黄……但即便这样的草,也是纤维,混杂了草籽,冬季也是能勉强喂食兽群的。
    无法消化吸收,也能拿来当燃料、肥料。
    刘备、周瑜在武关道上因山洪阻路,反而行程相合,结伴而行。
    两人来到甘泉山道时,就见山道两侧远近设立了一座座草场,这些草场没有墙垒,由一捆捆草堆积成垒。
    许多军民正背负、运输一捆捆晒干的草,割掉老草后的山野又有一层新绿滋生。
    孩童、半大少年结伴放牧牛羊,马群则在草料更好的深处山野放牧。
    刘备坐在车上观察远近军民,每处人群里都有二十几名左右的奴隶。
    奴隶很好辨认,集中使用,做最为辛苦的工作,有两三个武装骑士监工。
    见如此警惕,刘备就清楚这些奴隶是新来的,还没有磨合纯熟。
    奴隶经过两三年后,普遍会适应现在新的生活,表现好的也会安排轻体力工作,也有可能成为头目,获取一定地位,甚至安排妻子。
    时间长了,就不需要安排专门的武装军士进行监工。
    几乎就是一眼,刘备就断定这批奴隶是从河西、朔方俘获的奴隶。
    刘备在观察,周瑜也在观察。
    周瑜观察重点是山野各处适合开垦的坡地,见许多坡地呈现山田模样,但没有开垦耕种的迹象。
    就知道关中依旧没能恢复荒废的山田,那么平原地区也没有开发完毕。
    周瑜很清楚关中对粮食的需求有多么的大,他甚至怀疑他上一次混迹商队来关中时已经暴露。
    可关中方面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忽视了他的存在,促成了粮食换马的协议。
    可惜那批战马没能发挥什么作用,就成了淮南王国的战利品。
    为了粮食,今年冬季关中一定会对外用兵。
    要么逼迫荆州上缴粮食,要么率兵远征,就食于敌。
    种粮食,根本来不及。
    关中从四周吸纳人口的速度太快了,等到明年,兖豫二州可能会出现许多无人县。
    自己带到南阳的万余吏士与战舰群,将补足关中缺乏水军的短板。
    这也意味着,荆州刘表父子极有可能采用不怎么光彩的手段袭击太史慈。
    太史慈能抵御这轮袭击,自然会得到关中的认可。
    如果太史慈失败,那自己也只能低头做人。
    周瑜思索、略有忧虑,秋后午间惨白、又闷热的阳光落在脸上,完全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车队又行十余里,就见一座营地正在草创阶段。
    刘备一眼望去就断定有万余人在营地内忙碌,另一辆车上周瑜也见到了,他目力更好,能发现大多数劳作的军士体型纤细单薄,更类似少年。
    与周瑜同车的步骘介绍说:“那是青华学宫,是大司马入关以来下令修筑的第一座宫院。”
    “子山所言的这青华学宫,可是青华卫士驻屯、营训之所在?”
    “正是,大司马对青华卫士颇为看重。”步骘说着瞥一眼驾车的御手后脑勺,又对周瑜说:“自大司马赐号,原青州兵改易为青华卫以来,青华卫主管关中大小祭祀之事。今关中邪祀禁绝,只准许民间祭祀山川之灵。”
    周瑜抬眉能见道路远方十几里外两侧山坡上修筑的岗楼、木墙,那里应该就是当下大司马幕府的枢纽所在。
    他也知道时间紧迫,步骘不会随意讲述这些,就好奇询问:“这山川之灵未免虚泛,岂不是乡野溪流也有神灵?”
    “非也,关中只准祭祀泾河、渭河,余下分支一概不准祭祀;也只准祭祀南山神。”
    步骘说着顿了顿:“凡祭祀山川神灵,川河之神以修固堤坝、清淤为主,说是修固堤坝能修束河神之形体,清淤能使河神通畅愉悦。山神也是如此,以种树、修路为要。此前主导邪祀,以及屡教不改的军民,则就近发配,或修筑提拔清淤河道,或植树修路。”
    见周瑜神色了然忍着笑意,步骘却敛容严肃说:“山川之神灵,准许吏民随意祭祀。此外还有人神与天神,天神只准大司马遣使主祭;而人神……”
    看着周瑜,步骘放低声音:“人神则由郡县四时主祭,号约城隍。如今关中各县城隍神位空悬,仆听闻神位颇为灵异,可能会以功烈之士充任。”
    “子山的意思是,此间欲重整祭祀,行封神之事?”
    周瑜本能的对神异之事表示怀疑,但也清楚封神对军中士兵的吸引力。
    封侯太难了,还要活着封侯;可封神就简单了,只要打仗足够凶猛,就是死了,也能敕封为神灵。
    顿了顿,周瑜就问:“难道孔文举、王仲宣等人没有异议?”
    孔融是出了名的爱怼人,王粲又是青年士人领袖,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步骘只是摇头苦笑:“孔文举见此策能肃清邪祀,并无异议。至于王仲宣,如今声势大不如前,何况大司马又久在河西,王仲宣也是无能为力。”
    见周瑜沉思,步骘又说:“如今大司马返回甘泉山,可王仲宣又自诩清贵,岂会亲来?若是来了,大司马拒之门外,岂不是遗笑远近?”
    周瑜只感受到了层层逼迫、挤压之意。
    这道政令不怎么重要,甚至施行的程序也不怎么正规,但影响必然深远。
    这可是封神,人选几乎限定了,只准功烈之士入选……多少人眼馋的发疯?
    可这些人再发疯,也绝对拼不过寒门、平民、流民、奴隶为主的军队。
    关中的军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严重缺乏中高级军吏。
    这个缺点危险很大,如果遭遇袭击,仓促之间力量分散,很难聚合起来发动反击。
    现在调兵,都是临战之际动员,再组建高级建制单位。
    这也意味着,平时掌握军队的人太少了,就那么一些人。
    这些人怎么可能跳出来反抗?
    封神是一件大事,影响力度堪比黑熊自己称帝。
    支持封神,还是反对封神?
    这是青华卫士流露出来的信息,但背后就是大司马授意。
    不肯支持,无法从封神事件中获取利益的许多人肯定会反对,但有几个人敢跳出来反对?
    如果都不反对,那意味着掌控力更强。
    可内部的凶险依旧存在。
    周瑜之前拒绝蒋济的邀请,根本顾虑就在这里。
    入仕渠道和方式,直接关系着与大司马的亲疏区别。
    如果作为淮南王国一份子加入关中,那未来大概率遭受株连。
    自行入仕的话,那就是另一种待遇。
    比如此刻,他自然是支持封神的!
    步骘冒着风险跟他聊这件事情,几乎已经明示了这件事情里的风险。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