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乡巴佬,听好了,收税都没了
第144章 乡巴佬,听好了,收税……都没了
“各位韩国的子民啊!请放下戒心吧!秦军攫取韩国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免除各位一年的赋税!”
此话一出顿时引得韩国的百姓一阵欢呼,免除一年的赋税,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韩王要收税,姬无夜要收税,其余官吏也要收税……
租田要收税,做生意要收税,人工堆肥还要收税,最可恨的是卖儿卖女还要收税……
不少韩国子民甚至认为未来可能连上厕所也要收税!
没有想到秦国攻占韩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免除赋税。
毕竟,韩国的百姓基本都没钱,韩国的一切资源都是在夜幕手里掌控。
然而,更让韩国子民开心的还在后头。
韩非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第二件事情,秦军会丈量田地,随后将田地免除一年租金让各位耕耘!”
“秦国万岁!”
“秦王万岁!”
“九公子万岁!”
走入韩王宫深处的公孙策听到外界不断传来的欢呼声,止不住的耸了耸肩。
对于秦国来说,攻占韩国之后,没有必要继续在韩国子民身上搜刮民脂民膏。
姬无夜藏粮食的本事,可以说是天下一绝。
韩国境内每一座用来存储军粮的仓库都是阴阳仓库,盛放粮食的平地下方还有一个暗格,暗格里存储的粮食与上方的粮食数量几乎完全一致。
所以说,这一路打到新郑,秦军搜寻到的粮食已经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字了。
而且翡翠虎的一半家产,夜幕的所有流动资金已经几乎充公。
韩王的国库里都的资金甚至没有姬无夜在夜幕之中的流动资金多,因此与其增加赋税,还不如用这一点赋税用来收买人心。
很快,公孙策进入到韩王宫的后宫之中。
此时的后宫之中还挂着白绫,这是先前明珠夫人他们假死的时候,韩王安设置的灵堂。
公孙策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身边的明珠夫人,“明珠夫人看到自己的灵堂是什么感受?”
明珠夫人白了一眼公孙策,“如果是公孙先生看到自己的灵堂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公孙策不由得笑了笑,“我觉得不会有这么一天。我还能活不短的时间。甚至于长生也不是不可能。”
明珠夫人显然不相信公孙策的说辞,她将背在身上的小包袱紧了紧,随后踏入了她原本的寝宫。
寝宫内挂满了白绫,就连她先前睡觉的软榻上也换上了素白的纱帐。
公孙策有些不解的看着明珠夫人,明珠夫人先前就一直背着一个包袱,到现在才放下这个包袱,但是公孙策却不知道她的包袱之中放置着什么物品。
然后他就看到明珠夫人打开了包袱,包袱之中是几套白色的孝服。
明珠夫人娇媚一笑,“公孙先生,都说女要俏,一身孝。你觉得我们穿上这身孝服,会是何等风景。”
公孙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他觉得他应该是把持不住的。
不过,他还要顾及着一旁的红莲,他一向是走心又走肾。
红莲虽不至于家亡,但也是国破的状态,这个时间让她穿上这样一身衣服,还是在明珠夫人先前的寝宫里做些什么。
公孙策觉得。他虽然不是人,但也不能这么不是人。
但显然,红莲并不在乎穿上这身白衣。
至于惊鲵,她则是带着公孙言出去欣赏风景去了。
她觉得这个场景他已经不适合继续待着了,毕竟她还要照顾孩子,这让公孙策有些后悔没有带一个侍女过来。
公孙策看着红莲,她在公孙策面前大大方方褪去身上之前穿着的粉红色公主服,换上了这一身白色孝服,配合着那略带哀伤的眼神。
让公孙策只觉得食指大动。
随后,焰灵姬、紫女、明珠夫人也是陆续的换上了白色的孝服。
迎着公孙策略带戏谑的眼神,紫女有些别扭的开口。
“既然明珠夫人都有这个雅兴,在自己的灵堂上穿着孝服和你行男女之事,我们有什么好忌讳的?”
至于焰灵姬,她已经进入了状态,整个人依附在公孙策身上,嘴上却在拒绝。
“大王,娘娘尸骨未寒,这里还是娘娘的寝宫,不能,不行……”
公孙策配合的吻上焰灵姬,良久,唇分,公孙策略带邪意的嗓音在焰灵姬耳畔响起。
“既然寻求刺激,自然是刺激到底!娘娘没了,还有你。”
焰灵姬缩了缩脖子,将脸埋进公孙策的脖颈之间,“大王好坏,奴家好喜欢。”
红莲瞪大眼睛看着眼前一幕,这比起她看过的戏曲要刺激的多。
明珠夫人也是有些意外于焰灵姬入戏之快。
而且,韩王安也只是在梦里玩的,现实世界里他已经没有了这部分能力。
如果不是明珠夫人和胡美人用香料糊弄韩王安,让韩王安再度体会到成为男人的快乐。
只怕韩王宫早就没了雌性生物。
公孙策转念一想,似乎也不一定,韩王安的面子工程还得做。
韩王宫后宫之中不断传来靡靡之音,而宫墙外,欢呼声还在继续。
韩非继续宣布未说完的事项,“第三件事,需要各位配合,对城内所有人员登记造册,哪怕是乞儿,也需要进行登记。
请各位互相监督,如果有人不愿意配合,还请及时举报,举报之后会有相关奖励。”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开始推行户籍管理制度,秦国子民如果想要进入一座城池或者住店,必须出示照身帖。
商鞅推行这个制度的根本目的除了便于管理百姓,还有让百姓互相监督的意思。
如果有人收留没有照身帖的人,或者没有照身帖却入住客栈,举报有奖。
不过,商鞅同时也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他就因为没有携带照身帖而被城门守卫拒绝进城。
韩非陆陆续续说了不少规定,但是韩国百姓对于这些规定兴致缺缺。
不过这些规定本来针对的也不是百姓,更多的针对韩国原本贵族。
贵族豢养死士是传统,而死士并不算在总人口之中。
不过,内史腾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攻破都城只是代表一个国家被灭亡,却不代表将一整个国家收入囊中。
说来也奇怪,韩国的离谱操作多得吓人,但是还是有人打着怀念故土的旗号在反抗。
内史腾只能继续镇压,同时派出随行的儒家人员进行宣讲,说明秦军攻破韩国之后的利民措施。可是,儒家弟子也并非个个口若悬河,总有些口才一般的存在。
内史腾正在烦恼之际,远在赵国的名家派出了代表进行投诚。
攻破新郑的五天后,公孙策抱着公孙言百无聊赖的晒太阳。
公孙策这位大帅只负责发号施令,剩下的自然由内史腾和韩非去实施。
他只负责play,嬴政就是不懂放松,他管的事太多了,人呐就是要懂得享受生活。
就在此时,远在赵国的名家公孙家开始坐不住。
公孙家议事堂,公孙玲珑坐在主位,左右两侧依续坐着公孙家的几位长老。
公孙玲珑看向身后的公孙谏,示意他先开口,“各位长老,家主召集这次会议的议题是:是否投诚秦国。”
公孙家的几位长老集体陷入沉默之中,公孙家的一切根基都在赵国。
如果此时前往秦国投诚,秦国愿不愿意接纳还两说。
赵国是一定不会放过他们公孙家,说到底公孙家是名家的一份子,但是名家却不只有公孙家这个家族式的势力。
前往秦国可能会使公孙家更进一步,但一定会被赵国清算。
如果不前往秦国,一旦秦国攻下赵国,那么公孙家的前景可谓祸福难料。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两个选择的后果,但是没有人愿意承担失败后的后果。
公孙玲珑不禁叹了口气,随后将一封情报丢给离她最近的长老,“请长老看看吧。”
情报很简短,只有四个字:灭韩攻赵。
短短四个字,却让议事堂内再度陷入鸦雀无声。
赵国并非韩国这种内鬼频频诞生的国度,攻打赵国的难度不小,但是这不代表赵国能够抵御秦军。
此时忽然有一位长老意识到公孙策就在韩国。
公孙策出行时乘坐青铜马车这件事情,已经在五国之内传开,因此公孙策的行踪不难推断。
“家主,公孙通明此时还在新郑,不如派个人过去探探口风?”
公孙玲珑拍了拍手,“妙啊,可是派谁去?”
几位长老伱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公孙玲珑背后的公孙谏。
公孙谏咽了口口水,含泪应下这门差事。
因此,公孙谏带着试探公孙策口风的使命,踏入这片已被秦军占领的土地。
他穿过荒芜的田野,目光所及之处,秦军战马的马蹄印还在泥土之上,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苍凉之感。
然而,当他渐渐接近新郑城时,却发现事情似乎并非他想象的那般糟糕。
秦军并未如传言中那般暴虐无道,反而有不少士兵正在协助百姓修复破损的房屋,秩序井然。
这就是赵国进行的反秦宣传,白起玩的那一波坑杀,不仅仅坑没了赵国四十万大军,还导致赵国内部开展了变向的反秦教育。
当时死的都是赵国境内的青壮年,亲戚套亲戚之间,整个赵国都处于抗秦的仇恨之中。
公孙谏看着眼前一幕幕,心中暗自思忖:或许,秦国并非赵国内部所言那般残暴。
他收起心中的疑惑,继续前行,决心要亲眼见证这一切。
终于,他来到了新郑城的城门前。
城墙上飘扬着秦国的旗帜,而城门处则有秦军士兵把守。
“来者何人?若无照身帖不得入城。”
公孙谏上前,恭敬地向士兵说明来意。
“在下公孙谏,与公孙太尉同出于名家公孙。”
士兵们听闻他是名家公孙谏,态度发生轻微变化。
很快有士兵前去通知暂代郡守职务的韩非。
韩非来到城门附近,上下打量一番公孙谏,他确认了公孙谏的确是赵国人,且出身不俗。
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韩非询问公孙谏,“可有公孙家的名贴?”
“自然有。”
公孙谏连忙取出怀中的名贴递给韩非,韩非在确认公孙谏身份之后,将公孙谏带入新郑城。
城内虽已不复往日的繁华,但百姓们的生活似乎已逐渐步入正轨。
公孙谏行走在街道上,不时能看到秦军士兵在协助新郑百姓修复房屋场景。
他心中不禁感慨:看来,秦国确实有着不同于他国的治理之道。
其实这都是公孙策有意为之,留在新郑城内的秦军,除了用于城防的秦军训练有素外,其余秦军都是新兵。
他们的作用就是拉进与韩国百姓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强韩国百姓对于秦军的认可度。
不过公孙策认为还不够,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宣传。
经过一番周折,公孙谏终于见到了公孙策。
两人相见,公孙谏有些恍如隔世,两年之前,他们还在公孙家辩论,此时的公孙谏却只能称呼公孙策的官职,以表达敬意。
“见过公孙太尉。”
公孙策抱着公孙言看着眼前的公孙谏仁,觉得格外怀念,“谏仁,别来无恙。”
公孙谏急忙低下头,“岂敢,岂敢。”
随后,公孙谏开始诉说来意,“吾此次前来,乃是代表名家向秦国投诚。名家虽以辩才著称,但亦知时势之重要。
秦国势如破竹,一统六国之势已成定局。名家不愿再作壁上观,愿为秦国效力,共谋天下大计。”
公孙策听后,摸了摸下巴,“秦王自然愿意接纳公孙家,只是公孙家愿意付出些什么?”
公孙谏深深低下头,“公孙家愿意在赵国内大力宣扬秦国仁政。”
公孙策想了想,开出另一个代价,“不够,我个人希望可以先在颍川郡先体验体验名家的能力。”
公孙谏点了点头,“好,依照公孙太尉所言,我公孙家即刻派遣族人进入颍川郡。”
十天后,公孙家族人陆陆续续进入颍川郡进行巡讲,巡讲内容自然是秦国仁政与韩国暴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