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抡语》还是活阎王心法
第117章 《抡语》还是活阎王心法
公孙策与嬴政走近后,看到了桌案后诵读《国风·郑风·山有扶苏》的扶苏。
公孙策看了一眼嬴政,又看了一眼扶苏,两人的脸部轮廓很像,但是眉眼之间可以看出差别。
扶苏的眉眼透着几分儒雅,而嬴政的眉眼给人的压迫感很强。
嬴政见到扶苏,他名义上的长子时,嬴政仍然是一脸严肃,仿佛见得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一个下属。
“扶苏。”
扶苏诵念《诗经》的声音一顿,随后放下手中的竹简,小跑来到嬴政面前。
“儿臣参见父王。”
扶苏对着嬴政躬身行礼,嬴政轻微颔首,扶苏快速起身。
扶苏起身一刻,公孙策看到了他眼底的敬仰与畏惧。
嬴政的语气疏远又陌生,“扶苏,从今天起,公孙先生担任你的老师,过来见过先生。”
“公孙先生。”
正太形态的扶苏对着公孙策乖乖问好。
嬴政见到两人已经认识,他干脆离开书房,将书房交给这对新晋师徒。
“扶苏,你的启蒙老师教过你什么?”
扶苏熟练的在桌上找出《论语》,“《论语》和数篇《诗经》。”
公孙策想到了《抡语》,不禁摆出斜眼笑的表情:()。
“我考考伱,‘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什么意思?”
扶苏思考片刻,回复公孙策,“早上懂了某样道理,晚上死了也可以。”
公孙策摇了摇头,“错了。”
扶苏不解的看着公孙策,“可是……”
“没有可是。”公孙策打断扶苏的话语,“这句话的意思是,早上知道去你家里的道路,然后你晚上就被我打死了。”
“哈?”
扶苏张大嘴,他没有想到,这句话还能这么解释,扶苏顿时感到三观受到了冲击。
公孙策淡然一笑,“匈奴一直作乱边陲的根本原因是找不到匈奴的大本营。”
“啊!”
扶苏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这种说法,随后扶苏开始好奇其他语句他该不会也学错了吧?
“先生,那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怎么接受?”
公孙策直接侃侃而谈,“意思是,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学武,随后三十个人围攻我,才能让我站起来对敌。
哪怕四十个人围攻我,我也能让他们清晰认识到我们之间实力的差距。
即使五十个人一起上,我也会让他们了解,我才是天命!
纵使六十个人一起上,我也可以击穿他们的耳朵,使得从左耳朵之中塞入一根筷子,从右耳朵之中可以取出。
就算是七十个人围攻我,我也可以随心所欲的殴打他们,而不会自乱阵脚。”
扶苏听完止不住看了看自己的手掌,似乎在思考习武的必要性。
看着扶苏的脸,公孙策有了一种很奇妙的想法——十冷哪吒。
时间转瞬即逝,第二天秦国早朝。
吕不韦走到自己的位置却发现今天那个位置有人。嬴政的右手首席位置一般是吕不韦站着,以此彰显他的身份。
只是吕不韦没有想到,居然有人敢和他抢位置,而且还是一个年轻人,最离谱的是这人还是躺着的。
公孙策看到吕不韦来了,没有理会他而是翻了个身,从平躺改为侧躺,他的脸正对嬴政座椅的方向。
吕不韦开始低声咳嗽,“咳咳咳……”
他似乎是想用咳嗽声提醒公孙策让位,然而公孙策继续无视他的咳嗽,甚至还挠了挠屁股。
吕不韦顿时有些恼火,“咳咳咳……”
直到此刻,公孙策的声音方才幽幽飘出,“我听说咳嗽的厉害是肾亏的表现,文信侯似乎很符合这一条。”
“公孙先生,你第一天上朝似乎不懂规矩,我大秦群臣的站位是依据官位高低以右向左,以前向后。
老夫觍居文信侯爵位更是我大秦相邦,所以……”
“所以我应该站在这里,而相邦应该另谋高处,而不是与我为难。”
吕不韦扫了一眼陆陆续续进入朝堂的官员,理智告诉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与公孙策起冲突。
位置被他人抢占,已经足够影响到他吕不韦的威信。
如果他在言语劝阻之后,明目张胆采取其他措施,那么他这张老脸算是没了。
见公孙策不为所动,吕不韦选择忍了,不过公孙策看吕不韦的表情就知道,事情还没有结束。
参与早朝的群臣到齐,嬴政随后坐上高位。
吕不韦正要发声,公孙策却是对着嬴政微微点了点头,嬴政会意。
只见嬴政对着身边的赵高挥挥手,赵高开始宣读诏书。
大概意思如下:公孙策成为秦国太尉,兼任太师教导扶苏。
由于公孙策没有军功,暂时不封爵位,但是地位形彻侯,只是没有封地与食邑。
太尉+太师+地位形同彻侯
就名义上而言,公孙策的的站位理应在吕不韦之前。
这一手先声夺人让吕不韦想要脱口的话语被重新咽下。
如果是诏书下达之前吕不韦开口,那么吕不韦无疑是占理。
毕竟公孙策没有官位也没有爵位,甚至年纪还没有吕不韦年长,公孙策站在这个位置属实不讲道理。
但是嬴政先一手下达诏书,确定公孙策的地位,吕不韦原本占据道理的话语,此刻也变成了无礼。
公孙策好以整暇的看着吕不韦,开始思索吕不韦准备怎么继续攻讦他。
吕不韦思索片刻,“王上,公孙先生德高望重(一个毛头小子),担任太尉之职理所当然(德不配位)。
可是现在毕竟是在朝堂之上,太尉横躺在地,难道不是失礼,难道不是藐视君王?”
“周天子为君,相邦为秦臣,却也是周臣。吕相邦率领大军攻打天子,难道;不算藐视君王,哦,应该说藐视天子。”
公孙策暗里点明吕不韦欺嬴政年幼,独揽朝纲的破事,指桑骂槐这件事,公孙策很熟练。
吕不韦表情微变,“不可同日而语!”
公孙策继续追问,“有何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