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高薪引援计划
第647章 高薪引援计划
而且来到早稻田大学研发中心这么长时间,季东来见到了很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甚至有一些已经成为了日本国籍的国人。
“季先生,其实你不用问库鲁马,我就知道!”
孙连成就是八年前来日本后研修后获得了日本国籍的中国人,现在兼职季东来的翻译,因为对方获得了日本国籍,季东来心里并不喜欢,平常除了少数工作上的交流,很少和对方交流。
“真的,那和我说说呗,我有点好奇。”
少有的冲着孙连成举起酒杯,季东来给自己满了一杯威士忌,日方的清酒季东来很不喜欢,一点酒味都没有,跟水一样。
“其实很简单,结婚成本问题!”
孙连成喝了一口酒,对着季东来神秘的一笑。
“我看他们的生活成本并不是太高啊,小柳说他们都住在京郊,有新日铁进行交通,分分钟能够达到上班的地方。吃的也不是特别贵,而且他们的工资很高啊……”
来这里这么长时间,季东来发现本地人企业对工人的待遇都非常好。
单身公寓装修的和自己家的房子差不多,很多比家里装修的都好,各种家用电器全是配套的,微波炉电冰箱,做饭的家伙都有。
浴室有淋浴和泡澡的地方,公寓楼定期的举行各种聚会,各种公司福利,只不过和国内闹哄哄的聚会场景不同,这里即便是聚会也十分安静。
按照季东来计算,这里的生活成本也就相当于现在河北的生活水平。
“是结婚成本,并不是生活成本,您误会我了……”
听季东来说完,孙连成也是淡淡的笑了一下,季东来微微一愣,这才明白自己貌似唐突了。孙连成这才继续说,季东来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惊。
按照孙连成的说法,这都是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增长惹的祸。本来在小日子国内就有一种普遍的说法,二战中的日本并不承认对外侵略,而是实现全面工业化。
这种说法在整个小日子国内是最有受众的,季东来震惊之余全是愤恨,出于礼貌仍旧静静的听着。
战后的小日子领导层虽然换了一波又一波,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忘记了战前的初衷,整个民族对全面工业化的追求是提着裤子的那种。
加上某些国家不遗余力的布置亚太战略,小日子搭上了便车。
全面工业化配上欧美国家对小日子工业化的转移,亚洲四小龙的日本最先从泥鳅直接变成了龙,是那种真龙。
因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工业人口缺口,小日子企业不得已弄出了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美其名曰彻底放开了对女性的职业束缚。
本来日本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就是全世界几乎最高的,很多职业领域对女性放开,直接导致了女性收入的水涨船高。
配上各种软文加持,女性的地位被提的无限高,远远超过了男性。
直接结果就是女性开始看不起自己的本国男友,哪怕是结婚的都有很多离婚的。尤其七八十年代,很多日本工作的男性退休后被离婚。
就是被离婚,被自己的妻子拿走了几乎全部的养老金,就是全部养老金。当时的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对女性的保护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以至于很多本应该享受退休生活的男性穷困潦倒,那几十年大把的退休男性在自己租住的公寓烧炭自杀身亡。
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原本对生活信心满满的这帮人开始不相信婚姻,更加不相信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女性,再加上这个时候日本女性地位被拔高到出奇的位置,相当于女皇。
几乎每一个女性身边都有三个以上的男人围着,那些目睹了自己男性长辈退休后悲惨生活的男性无一例外选择了单身。
最夸张的是,日本的好几个政治家也未能幸免,家产被前妻分走,也是无能为力,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男性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开始选择对日国女性敬而远之。
“您身边的库鲁马是航模爱好者,工资基本上都被用来买了航模,全国航模大赛的前几名。九年先生是二次元的爱好者,平常工作之余画二次元,在业内是很有名的,已经被约稿了。”
“不光是工厂内,还有早稻田大学的很多教授和讲师,已经五十几岁了现在仍旧是单身,这在日本不奇怪。根本上来说,这是一场他们青年男女之间的危机,我以前来这里之前也曾经幻想过娶一个本地的媳妇。”
“后来我的前辈警告我,如果能从本国带来女朋友是最好的,因为这里的女人不值得相信。尽管现在的她们在工作上表现得很温柔,实际上高傲得很,一言不合真的离婚了,会真的去起诉离婚。”
孙连成说着拿出钱包,给季东来看了一下自己国内的女朋友照片,现在两人都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博士后。
两人都是全额奖学金,按照计划两人两年后会生孩子,不出意外孩子国籍留在这里,退休后两人也会回到国内生活,而不是这里。
“那他们这里的人口锐减,本国就没有相应的办法么?”
喝了一口威士忌,季东来想到了二十年后的大环境,貌似也面临同样问题。
尤其dna技术的普及,让很多已婚男人对婚姻充满了怀疑和忐忑。
八零后已经成为社会主力,有一句很时髦的话,抽着比父母更贵的烟,撑不起父母的那片天!
人口断崖式下降,很多人都在找原因想办法,有人提议放开第二胎政策,紧接着放开第三胎,期望人口能有所回升,实际上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对婚姻没那么渴望了。
“有,十年前日本产业省就已经实行了一条政策,对全世界,尤其亚洲的优秀贫困人才进行引入。因为他们知道亚洲文化和各种生活习惯相近,引入亚洲贫困家庭的男性孩子,这些人对传统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努力,最重要的是懂的创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