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正是顺军大举之时!
第139章 正是顺军大举之时!
在吴军击败喀尔喀各部联军后。
腾机思带着寥寥无几的随从逃往色愣格河。
土谢图汗、车臣汗等人也是逃往自己的汗庭所在,收拢部众。
吴军虽然击败了喀尔喀各部的主力。
可一来吴军人少,难以收获全功。
二来蒙古轻骑转进如风。
所以大批喀尔喀兵得以逃脱。
土谢图汗和车臣收拢兵马后,麾下军力依旧不容小觑。
可土拉河一战,五千吴军精锐击败五万喀尔喀联军。
直接把漠北蒙古王公的信心给打没了。
于是,即便收拢溃兵,军势稍振。
土谢图汗、车臣汗等人依旧不敢再战。
连忙请使向吴三桂请罪,想要罢兵求和。
吴三桂见状也是欣然同意。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整个蒙古草原,暂时恢复平静了。
而吴三桂以一万精甲,五千铁骑,打遍草原无敌手。
使得喀尔喀诸部臣服。
用自己的一万精锐顶替了历史上多铎的一万八旗兵,扫荡了草原。
让满清能够暂时解除了漠北蒙古的袭扰,得以动员漠南蒙古的数万外藩蒙古。
战报传来,多尔衮也是大喜过望。
连忙派遣使者前往草原,重赏了吴三桂,并给吴军有功将士叙功。
做完这一切后,多尔衮要求吴三桂以一万官甲为核心。
征集漠南蒙古各部的三万蒙古骑兵。
组建满清的蒙古军团。
自河套地区南下,进攻宁夏,侧击陕甘。
至此在六七月间,满清一连解决浙东、蒙古两大战场后。
除了阿济格的陕北军团,多铎的潼关军团外。
勒克德浑的江南军团,吴三桂的蒙古军团。
也预计在秋季到来之时,投入陕甘战场。
吴三桂得令后,退兵南下。
在大河之畔,扎下了大营。
随后下令吴军在草原上杀牛宰羊,进行休整。
并檄调蒙古诸部前来会师。
准备南下陕甘,为咱大清再次建功立业了。
而在满清解决了浙东和蒙古战场。
腾出手来,准备将江南和蒙古两大军团投入陕甘战场之时。
在湖广之地的大顺军主力,也终于休整、扩充完毕。
可以进行大规模地远征交战了。
长沙城外。
一座巨大的营地在湘江河畔坐立。
长矛、火枪、马骡、大炮,在营内不断地使用。
“杀!”
“杀!”
“杀!”
一声声喊杀声响起。
无数新兵手握长矛,正在奋力地连续刺杀。
轰轰轰——
砰砰砰——
营地内,除了长矛手外。
火枪手和炮手也在进行训练。
一名名炮兵将炮弹填塞进炮膛,而后在西洋教官的目光下,点燃了火绳。
一名名枪手将铅弹装进小斑鸠铳中,而后对准了靶心,打出了子弹。
除了这些外。
营地之外,还有大批胸甲骑兵正在训练有素地演习墙式冲锋。
而在他们的面前。
是一支支由新兵组成的步兵方阵。
正在模拟步兵和骑兵的对抗。
“不要慌,铅弹上膛!”
方阵之中,一名大顺军官高喊出声。
新兵们看着滚滚而来的骑兵,整个人顿时颤抖了起来。
甚至还有几名胆小的新兵直接吓得脱阵而逃。
面对骑兵大规模冲锋之时,哪怕是苏联红军在拍戏时都会感受到恐惧。
出现小规模的骚乱。
而这些大顺新兵们,自然也是害怕不已。
可是在军纪面前,他们的本能将会被严格的军纪所驯化。
咻的一声,一支箭矢脱弦而出,射杀了一名逃兵。
步兵方阵的指挥官直接开弓射杀了逃兵。
这让整个方阵,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鸦雀无声,静若寒蝉。
“临阵脱逃者死!”一声大喝响起。
负责方阵的大顺老将威慑道。
而与此同时,眼见方阵内出现逃并。
带着新兵训练墙式冲锋的顺军骑将也是冷笑一声。
“儿郎们!前面有几个逃兵,跟我杀啊!”
刹那间,胸甲骑兵们呼啸而至。
直接把这几個逃兵踏成了肉泥。
“看看!这就是临阵逃脱的下场!”
“对上鞑子的骑兵,谁要是敢跑,不仅会害死自己,也会害死兄弟们!”
方阵教官振振有词,指着变成了肉泥的逃兵们道。
在一片片欣欣向荣之中。
长沙城内,兵政府尚书王家柱侃侃而谈,向李自成汇报着一年来的各项工作。
“陛下,我大顺入湘之时,原有十万能战之兵。”
“后亳国公李过,临侯高一功,带着五万大军自陕北而来。”
“再加上招降了的马进忠等人。”
“我大顺那时候,共计有战兵十六万余。”
“而现在,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
“我大顺惨淡经营一年,在湖南、两广训练十五万新兵有成!”
“现如今,除去亳国公远征的五万兵马。”
“三省之地,我大顺共有骑兵四万余,步兵二十万以上,共计二十六万大军可以调用了!”
“只待秋收之后,便能大举……”
经过王家柱的阐述。
大殿之内的大顺文武也是一个个地眉开眼笑。
由于李过和高一功的陕甘军团在陕北和潼关的奋战。
自阿济格北返后。
清军主力已经有一年时间没有和大顺军主力交战了。
而利用这一年的时间。
仿造昔日在陕甘半年训练数万新兵的壮举。
大顺政权的十五万新兵训练有成,可以编入各部之中。
让老兵带着他们作战了。
十五万新兵,加上留在三省之地的十一万兵马。
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
大顺这个新兴政权已经有二十六万以上的兵马可以调用。
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
李自成靠着政权的先进程度,经过发展之后。已经不需要太过于畏惧满清了。
毕竟满清的可战之兵不过区区三十万。
在几万陕甘边军反正之后,更是只剩下了二十几万战兵。
大顺政权现在的可战之兵,在数量上已经超过满清了。
“大军装备现在如何?”
听完王家柱的报告后,李自成询问总抓军需、后勤、训练的泽侯田见秀道。
“陛下,这一年时间。”
“我大顺通过缴获、购买、收缴、制造。”
“二十六万大军的装备基本到位。”
“其中原计划的六百门西洋制六磅炮,三省之地一共制造了八百六十七门。”
“其中仅广东一省,便有七百一十三门产出。”
“佛山一地,更是贡献了三百三十二门。”
“在大炮方面,我军现在根本不缺。”
“不仅可以满足大军野战之需,还可以腾出数量装在城池和战船上。”
“而攻城所需的重型红衣炮。”
“我大顺不惜重金,从香山澳以及西洋共计购买了一百二十三门十八磅红衣炮。”
“六十三门二十四磅红衣炮。”
“更有英夷为贪图钱财,将夷人战船上的海用之炮卸下,卖给了朝廷。”
“现在,朝廷共计有大小红衣炮上千门,丝毫不缺火炮。”
田见秀侃侃而谈,先是道出了顺军大炮情况了。
“嗯……!”李自成闻言点了点头。
昔日孙元化在登莱编练新军,让孔有德等人的部队接收西洋大炮并在西洋教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结果这帮人的炮兵,直接助满清登顶了东亚第一。
其实孙元化这个登莱巡抚手中才多少资源?
他能购买多少大炮?训练多少炮手?
大清的炮兵能够窃据天下第一。
这只是大明拉胯,以及大顺没有时间去改善自己的炮兵而已。
而今,李自成在火炮上砸下了大批钱粮。
结果仅仅是佛山之地,一年时间便产出了三百门以上的红衣炮。
更有大批西洋教官受聘为大顺炮手训练。
现在坐拥红衣炮上千门,并且经过西洋教官一年训练的大顺炮兵。
虽然在炮手素质上还弱于满清的乌真超哈。
可大顺军在炮兵数量上已经不落入下风了。
东亚第一炮兵的名头该换人了。
“除了大炮外,三省之地,还制造中小型火炮四千余门。”
“大斑鸠铳八千余号,小斑鸠及各式鸟枪逾八万杆。”
“这些火器,十之七八皆出于粤东一省。”
“在火器方面,我军根本不缺,而且还有大批存余。”
田见秀继续开口,报告了大顺军的火器情况。
得益于去年秋收的两千万钱粮。
在经费充足的前提下,广东之地的军工爆发出了惊人的产量。
从红衣炮到佛郎机炮、虎蹲炮、大小斑鸠铳。
大小火器,皆可满足二十余万大顺军所需,还能够有所结余。
特别是佛山之地,这个火器之乡,几乎贡献了大顺军一半的火器。
几乎有一种钢铁唐山的趋势。
“广东之地,乃朕的福地啊!”李自成闻言也是感慨了一声。
若是没拿下广东,那么靠着湖南。
或许大顺军不会缺钱粮。
可是在火器方面,只怕根本不可能武装二十余万大顺军啊!
这也是晋王李定国心心念念想要东西并举,会师五羊的原因。
而他最终还是没能拿下广东,转而去偷了大哥的云南。
而现在,不同于李定国的止步新会。
也不同吴三桂这个老糊涂的瞻前顾后。
大顺政权以雷霆之势扫荡了广东,继而获取了这个全天下火器能力最强的省份。
在火器方面,顺利地完成了对满清的反超。
这也是大顺相比于西营、吴周要强的地方。
西营分裂,孙可望想要取湖广,李定国想要取广东。
最终二人皆失败,并在云贵开战。
吴三桂虽然统筹孙延龄、祖泽清、郑经等人成功地逼迫尚之信易帜。
成功地将两广之地变成了名义上的抗清基地。
可他瞻前顾后,毫无魄力。
既没有像孙可望强势整合王祥、袁涛、武大定、马进忠、张光翠、王进才等人一样。
将孙延龄、祖泽清、马雄等人彻底化为自己的部下。
也没有采取马宝的建议,趁热打铁,覆灭尚藩。
夺取两广核心的广州之地,为自己所用。
结果两广,特别是广东的财富和军工,根本就没给吴藩带来什么价值。
而大顺对比因分裂而两战不成的大顺,因糊涂而借两广之力不成的吴周。
已经整合两广成功的大顺政权。
拥有了几乎无穷无尽的火器资源。
“除了火器,大军所需要的长矛、刀剑等武器现在也已经尽数造出,并发放到了新兵的手中。”
“而大军所需要之盔甲,现在还稍显不足。”
“但再有两三个月,三省之地的各处工坊,必能让全军的甲胄配置齐全。”
“只是火器、盔甲、长矛、刀剑,我军皆足可满足需要。”
“但在战马上,无论是湖南还是两广,都不产战马。”
“从云贵和北方走私而来的战马。”
“对于朝廷二十万数量级的大军而来,实在是杯水车薪。”
“虽然陛下在三省之地,推行马政,设置了大批马场,用来培养战马。”
“可是等这批战马长成,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
“未来的两年,我军的骑兵,除了缴获以及少量的走私外。”
“根本没有其他稳定的战马来源了!”
田见秀缓缓开口,将自己主持的军备工作做出了一个总结。
火器有广东。
长矛、刀剑这种东西更是不容愁。
随便找个工匠,一打就是一把。
盔甲虽然艰难。
但大顺政权有足够的钱粮。
把银子和粮食砸下去,提升提升工匠们的积极性。
咬咬牙,集三省之地,也能勉勉强强给办了。
可是战马这种东西,没有产马地。
李自成除了少量走私外。
他就算有再多的银子也得从零开始准备。
一杆长矛,工匠们三下五除二就能打造而出。
盔甲和大炮,捣鼓个几个月也绝对出来了。
可一匹战马从培养到上阵,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大顺军现在才休整了一年。
就算李自成在三省之地,设置了大批马场。
最新的一批战马也得两年后才能上阵。
也就是说,大顺军的骑兵现在如果没打出大胜仗,缴获成千上万的马骡。
那么基本上将得不到补充,越打越少。
不过这种情况李自成也早有预料。
三省之地,没有战马来源。
可他手上却已经有了这么多兵了。
一年的惨淡经营,训练出了十五万新兵。
此时此刻,正是二十万顺军大举之时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