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03章 京辇之下,刺王杀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03章 京辇之下,刺王杀驾
    “驾!”
    快马冒雨驰行,嘶哑而低沉的驾驭声与马蹄急速踏在泥水中的啪啪声交织在了一起,无端衬出了来者紧张而急促的心情。
    雨幕深沉,黑云连绵,或有雷光闪动,沿途人马脚步声凌乱,呼和不止。
    戚继光一身绒衣还未及脱下,双腿死死夹着马腹,手中马鞭几乎挥出残影。
    他领着亲卫丝毫不停,骋马冲过长街,逆着逃窜的人流,生生撞破雨帘。
    一行人马面门已然被拍得湿透,却依旧化不开脸色凝重的神色。
    只因不远处的喊杀声,已经遥遥在耳。
    竟然有人在京城中聚兵,刺王杀驾!果真是捅破天的祸事!
    是谁这样胆大包天、丧心病狂,竟舍命要天下动荡!?
    又是哪里聚集来的反贼,人马几何,兵甲有无!?
    最紧要的是,圣驾现在有没有受到冲撞!
    戚继光每每想及此处,心中的不安便再添三分。
    快些!须得再快些!今上神文圣武,干系天下安危,万万不能出事!
    离得越近,便感觉喊杀声愈发清晰,甚至能见得从战场上逃离的贼人,众人见得,左右亲卫根本不用吩咐,随手几枪,将几名仓皇逃出来的贼人扫倒在地。
    “戚帅!白莲教的服饰!混杂有留守左卫的甲胄!”
    亲卫收枪勒马,大声汇报所见。
    戚继光皱眉瞥了一眼,很快收回目光,用力一甩马鞭:“手脚挑了,留给厂卫!咱们速速前去护驾!”
    “啊!”
    “饶命!”
    一声令下后,立闻数声惨叫,此起彼伏。
    戚继光却置若罔闻,只心中愈发沉重。
    留守左卫是左军都督府在京管辖的六卫之一,虽不属二十六卫禁军,却是镇守京师的腹心营卫,要是参与谋逆,当真是非同小可!
    当然,着有留守左卫甲胄,并不一定是此卫真就牵扯其中。
    天顺年间,昭武伯曹钦谋逆,率私兵攻打皇宫,所蓄甲胄,便是每次正经调兵遣将后,暗中留存——“每出,辄选达官、跳荡卒隶帐下,师还,蓄于家,故家多藏甲。”
    但即便如此,也至少说明谋逆之人的地位不低!
    除了兵部以外,五军都督府多半也脱不了干系。
    还有白莲教……
    当真是苍蝇一般,哪里有缝就往哪里钻!
    从永乐以来,白莲贼谋逆就没停过!
    世宗当初改制,就怂恿宗室造反,而后穆宗登基,朝局未稳,白莲教赵全又唆使俺答汗称帝,更是谋划了石州之乱,给鞑靼带路,屠戮同胞十万余,如今皇帝因度田事,白莲教又勾结上了石茂华一伙人。
    乱臣、贼子,二者当真如苍蝇遇屎一般!
    “从速!从速!”
    戚继光再度下令。
    他只带了十名亲卫,这是他如今的恩宠,所允许的上限。
    但即便人数不多,却依旧透露出一股沉重肃穆的气势,与别部有着天壤之别。
    此时一声令下,一众亲卫再快三分,整齐划一的十一人,在雨中竟如径流一般,轰然而行。
    愈近的沿途,家家户户尽是门窗紧闭,无声无息,唯有不远处,随着风雨而来,时有喊杀声,刀剑碰撞声,弓弩攒射声。
    ……
    不多时,一行人马终是急驰而至。
    放眼四望。
    但见雨簌簌从天而降,石砖铺成的地面上猩红一片。
    高府大门的牌匾砸落在地,伤员、尸体在门外东倒西歪,两侧墙边烧焦的痕迹,无声揭示了雨水的作用。
    厮杀还在继续。
    锦衣卫、东厂、腾骧左卫、白莲教、夷人、私兵,乱七八糟的人马混沌一团,只能依稀从双方的服饰上略作区分。
    刀枪剑戈狠狠冲撞在一起。
    “维持阵型,刺!”骆思恭站在高府大门前,高呼一声。
    腾骧左卫排作一排,紧紧咬着牙关,奋力一刺。
    “噗噗!”
    长枪入肉的洞穿声,痛彻心扉的哀嚎声,默契地同时响起,鲜血炸了一脸,令人胆寒。
    立刻有呕吐的厂卫被拖了下去,后人补上。
    “围拢!杀!”
    厂卫承平日久,反贼乌合之众,双方甫一遭遇,皆是毫无章法,闭眼瞎抡一般。
    待得彻底绞杀在一起之后,厂卫终于站稳脚跟,开始组织起阵型,整齐划一地开始屠戮贼人。
    数十红盔卫分在两翼,盔甲上道道白痕,沉默握着刀往中间围拢,脚步整齐,动作划一。
    “噗噗噗”
    寒光泛起,冲在最前面的十数个臂缠白巾的反贼,上一刻还面目狰狞,下一刻便戛然而止。
    沉闷的声音响起,几乎犹如割麦子般,十余人便倒地毙命。
    戚继光眼见厂卫虽同样有着损伤,却占据了绝大的优势,已然将贼子压制,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去!往右翼冲阵!”
    客军援助,最是忌讳以自我为中心,搅乱了正面的厮杀。
    作为当世名将,自然没有犯这种低级错漏的时候,只是指挥着亲卫发挥纵马的优势,冲向右翼那一团结阵而动,顽抗最是激烈的贼人。
    “得令!”
    短促一声应诺,便是战马嘶鸣声响起,汇入高府门前这一座绞肉的磨盘之中。
    哪怕只是长街,骑兵的优势依然尽显。
    驰骋而过,什么阵型都维持不住。
    长枪扫荡之下,便是几道血线抛洒在半空中,一具尸体跌落在地。
    “不愧是戚家军,哪怕长街纵马,依旧阵型俨然,当真天下精锐!”
    混乱中,不知哪个眼睛尖的赞了一声。
    戚继光回过头去,赫然见得一名绯袍大员,勒马靠近。
    前者看清面目,正欲翻身下马行礼,又见战事未停,一时犹豫。
    最后只好咬牙在马上拱手弯腰:“下官拜见殷总督,此时不便下马,还请总督见谅。”
    靠近之人,赫然是进京述职的两广总督殷正茂。
    殷正茂见其人与自己拉开距离,保持警惕,不由得摇了摇头:“癣疥之患,平定不过反掌,戚都督不必这般如临大敌。”
    戚继光一时无言。
    殷正茂的名声可不见得有多好,贪污成性这个词,说的就是此人。
    更何况,连兵部尚书石茂华都谋反了,眼下出现在这个地方的,又是身居高位的文臣,戚继光哪里敢放下戒备?
    面对殷正茂的近乎,戚继光只好语气急促地转移话题:“殷总督!陛下如何了?圣驾有没有为逆贼所冲撞?我能否入府面圣?”
    殷正茂拿下巴点了点守在高府大门外的血色杀场:“乱成这般,何必强往里面冲?”
    “莫急,陛下无恙,只偶有几名贼人翻入过院墙,很快便被扔了出来,皆未冲撞到圣驾。”
    “咱们等这些逆贼被彻底扑灭,再求见陛下便是。”
    当然,他还有话没说——戚继光都知道防着他殷正茂,那些厂卫此时又岂会轻易放人进去?
    他殷正茂堂堂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要进去自然不是难事,戚继光武将出身,敏感时刻,恐怕就要被拒之门外了。
    不妨待等上一等,事情平息,便从容求见问安便可。
    戚继光对于不得入府面圣,并未放在心中,只听到皇帝无恙,终于彻底放下心来。
    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那便好,那便好。”
    放松下来后,戚继光才有暇问起眼前的缘由:“殷总督,眼下这场景,究竟是何人丧心病狂!?”
    雨幕中,杀声逐渐小声了不少,有了平息的趋势。
    贼人尽数被冲散,四散奔逃。
    厂、卫、骑、巡,乃至来驰的家丁,各自结成阵型阵,绞杀露出后背的贼人。
    临近高府大门处,已经开始在人堆里翻找补刀。
    一旁的殷正茂沉默半晌,才缓缓开口道:“应当是诚意伯府谋逆,方才我见到五军营练勇参将刘豸,被押进府内了。”
    白莲教不过乌合之众,终究要靠人指挥。
    而为首的刘豸,当先便被重点照顾,立时擒住——这也是为何如今这些反贼溃不成军。
    戚继光皱了皱眉,喃喃自语:“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诚意伯刘世延……难怪这些反贼中混杂着六卫的甲胄。”
    “也不知道如何跟白莲贼混在一起的。”
    殷正茂闻言,冷哼一声:“这群人早就与境外势力勾结在一起了!”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继续说道:“昨日我入宫述职,便听闻王崇古查得马政与白莲贼、鞑靼、女真都纠缠不清!”
    “而无论兵部石茂华,还是五军都督府刘世延,皆在马政上,有着天大的牵扯。”
    “一朝谋逆,各方自然同力!”
    戚继光闻言,正欲开口。
    便在这时。“砰砰砰!”
    “嗖嗖!”
    “杀!”
    “砰砰砰!”
    外间的厮杀已然接近尾声,却仍未竟全功,几处搅作一团的厮杀,略显焦灼。
    只突然之间,一连串的炸响,犹如惊雷一般,骤然响起!
    继而一阵喊杀声,从高府由内而外!
    殷正茂双目圆睁,霍然回头:“不好!”
    有贼人侵犯皇帝!
    方才赶来在外观望的大小官吏,打杀反贼的游兵散将,也反应过来。
    众人不约而同,纷纷错愕回头,看向府内。
    两名青袍文官见状,方才还瑟缩于面前的刀光剑影,此刻竟联袂以袖蒙头,抖如筛糠地穿过了府前的杀场,就要入府护驾。
    戚继光深吸一口气,尚且还算镇定。
    方才那是火器的声音。
    这种雨天,只有室内、屋檐下这等避雨的地方,火器才能有六成能功用!
    如此,便必然不能是反贼所携带,只能是禁军在据守以射击!
    远程射击,甚至都未短兵相接。
    想及此处,戚继光立刻出声,对近卫发号施令:“回!随我入府护驾!”
    ……
    高府内。
    “诚意伯!皇帝此刻正瑟缩在内院!大事抵定,一步之遥!”
    方才替刘世延开门的锦衣卫,此刻捂着脸,一边说着,一边拱手求请刘世延让开道路,放自己离开。
    刘世延偏过头:“皇帝这都不曾发觉!?”
    那锦衣卫急着要离开,他哪知道皇帝发没发觉,只敷衍道:“必然没发觉,否则我岂能为诚意伯开门?”
    刘世延想了想,颔首认同。
    开门那人见状,松了一口气,而后抱拳一礼,便与刘世延错身而过,就要离开。
    下一刻。
    刀刃从胸膛穿过。
    锦衣卫愕然转过头。
    只听刘世延喃喃的声音响起:“老子都没得活了,你这种蝼蚁还想偷生?”
    刘世延抽回刀,也不收鞘,任由雨水打在刀柄上,混着血水一同滴在地上。
    他朝内院看了一眼,仿佛看到了瑟瑟发抖的皇帝一般,心中提前畅快了起来。
    “天命在我!若是皇帝安生待在宫里,恐怕仍旧只有放火落水、朱砂砒霜这些手段,却是他非要出宫找死!”
    “现在,只要攻下此府,杀进皇帝五步之内,便可见他痛哭流涕的模样了!”
    刘世延双目赤红,面目狰狞。
    “还望上天继续助我!”
    无视了地上的尸体,刘世延心中祈求不断,迈过后罩房的门槛,随着部众一同涌了进去。
    “杀!”
    人马冲入,踏入后院,却只见冷冷清清。
    不止后院,整个厅堂都无人值守,沿途也未再见厂卫。
    左右立刻警觉,靠拢朝刘世延,低声汇报:“都督!似乎不太对!”
    刘世延哈哈一笑:“没甚不对,厂卫倾巢而出,前门博军功去了而已,正说明天命在我!随我去前院直捣黄龙!”
    他声音不再低沉,反而极其清朗,一干私军都听在耳中。
    私兵一转念,确实如此,朝廷这些官兵,整日蝇营狗苟,行军打仗不行,博军功确实从不落于人后。
    众人将信将疑信了诚意伯的话。
    刘世延视线隐晦地扫了扫四周,将心中的惊疑抛诸脑后——他当然也反应过来有不对,但都走到这一步了,不宁为玉碎地一鼓作气,难道还要小心退出去,轻轻将门带上,客气地说一句失礼,走错了么?
    不管皇帝有没有准备,他都必须破釜沉舟!
    为了鼓舞士气,虽明知有所不妥,刘世延依旧作豪迈状,持着长刀一马当先,走在最前头。
    高仪这处府邸只有三进,占地规模也并不大。
    院落房屋各处都有些疏于打理的灰尘,沿途提前悬挂着准备过年的大红灯笼,在这阵狂风骤雨之中,被扯得七零八落。
    穿过后罩房,搜过两处耳房,都未见人时,一干玄甲兵卒丝毫没有停留,直奔内院。
    “皇帝必定躲在内院的东西厢房内瑟瑟发抖,距我不过百步。”
    “哪怕他有所防备,此刻我全副兵甲数十人,堆也堆死他!”
    “跑?这点距离之下,逃跑乱了阵型,反而是速死!”
    刘世延心中不断盘算,调整呼吸,不知不觉便当先踏入了内院。
    身后,密密麻麻数十条泛着寒光的身影,从正房走出,紧随身后。
    刘世延正要发号施令,余光只见两侧厢房楼顶上,影影绰绰。
    他突觉汗毛乍起!
    抬头看去,密密麻麻的弓弩,似乎陡然苏醒过来一般,杀意凌然!
    窗户前,一支支鸟铳伸出,黑洞洞的枪口,尽数对着下方,择人欲噬!
    刘世延忐忑的心,陡然间直接提到了嗓子眼!
    火器!弩箭!皇帝出宫见老师怎么能带这种东西!
    甚至根本不曾知会过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好个独夫,这般予取予夺,当真视兵库如私库!
    岂有此理!
    来不及多想,刘世延立刻下令!
    “躲回厅里!”
    话音刚落,弩箭离弦之声随之而来,黑洞洞的枪口在雨天约莫只六成闪起了火光,一阵鸣响,立刻交织在了一起。
    “嗖嗖嗖”
    “砰砰”
    “嗖嗖”
    “砰砰砰砰”
    蓬蓬两声,便有不幸的甲士脖颈炸开一团血,立刻仰倒在地。
    剩余的甲士终于反应过来,仓皇簇拥着刘世延避回厅堂。
    每一道铿锵有力的叮叮声,都是弩箭在甲胄上留下的划痕。
    噗噗。
    偶尔能听到弩箭入肉的声音紧随其后。
    弩箭、火器、号令、闷声、呻吟,交响不断。
    漫天的箭雨,带着火光,淹没了刘世延眼前的天空,几乎让他目眦欲裂!
    眨眼间,十余具尸体倒在了刘世延周围,鲜血如注般淌在内院的地砖上。
    “装箭,射!”
    “装填火药!发!”
    军官在此起彼伏。
    直到刘世延避入厅堂,才渐渐歇止下去。
    刘世延晃眼一扫,只见方才照面,就丢了十七人,心中不由大恨!
    若非为了掩人耳目,不能持盾,必不至于吃弩箭火器的亏!
    “厂卫竟然不经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私自调用火器弩箭!罪同谋反!”
    大事受挫,心态失衡之下,刘世延竟朝外喊着身边左右都目瞪口呆的话。
    可惜,无人回应。
    “尽取房中事物!倚作盾牌!”
    刘世延一声令下,甲兵立刻将屋内桌椅木牌顶在面前。
    与此同时,厅堂外走廊处的振甲之声,不绝于耳。
    这是要合围了!
    刘世延猛吸一口气,情知不能坐以待毙!
    “皇帝既然早有准备,却不防患未然,偏让你们深陷厮杀,这等刻薄之人,值得么!?”
    刘世延一面朝外喊话,麻痹敌军,一面重新组织阵型,准备冲将出去。
    他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皇帝出行,按制随从厂卫一百二十人,听收买的内应说,皇帝怕死,多带了百人,亦不过二百二十人。
    如今大部分还在府外缠斗,还未回防,厅外至多不过七十人以内,与自己不相上下。
    但彼辈都是富家子弟,架子货色;反观自己手下,无不是舍生忘死的亡命之徒,与自己南征北战多年。
    再者,无论是火器,还是弩箭,正怕冲阵,一旦近身,可谓是毫无用处。
    如此,未尝不能背水一战!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