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425.第420章 大明要有属于自己的万料大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420章 大明要有属于自己的万料大船!
    等到严绍庭带着人一路直奔马头镇东边的清江浦时。
    最近一直留在马头镇水驿的漕运总督王廷和淮安知府李幼滋才知道消息。
    两人闻询,连忙合衣冲到了水驿前头。
    只是此时严绍庭早已带着人远去。
    看着水驿外那满地的马蹄印,淮安知府李幼滋脸色呆滞的跺了跺脚。
    李幼滋扭过头看向身后的王廷,摇头叹息道:“这可如何是好啊!且不说话要继续南下去应天府,现在竟然又要往清江浦那边去了。”
    这位淮安知府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
    头皮发麻。
    王廷也是脸色难看:“人家是皇命钦差,你我又能如何?”
    说着话,王廷长叹一声。
    他摇着头摆了摆手,转身便坐在廊下台阶上。
    李幼滋低眼看向对方,却是眉头一挑,看向四周的驿丁、官兵:“都下去!”
    驿丁官兵们退下。
    王廷则抬起头看向明显是有私密话要与自己说的李幼滋。
    他现在心里也是乱的很。
    对于严绍庭不继续南下,反倒是留在马头镇的事情,王廷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下。
    虽然大家都被人称作督宪。
    可这人和人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严绍庭是钦差,是总理六省钱粮仓储的上差。
    自己这个漕运总督说到底也是能被人家管上一管的,更何况当日白莲教逆贼行刺后,严绍庭可是拿着自己巡抚两淮四府三州的事情点过自己。
    李幼滋却是在赶走周围人后,挪着屁股坐在了王廷身边。
    “王督宪,咱们可不能真就这样干等着啊。”
    “难道他严绍庭一日不走,咱们便要一直待在这马头镇?”
    王廷心中烦闷,听到李幼滋这话,立马翻着白眼看向对方:“难道你能将他赶了走?”
    李幼滋顿了一下,明显是吃瘪了。
    但他还是冷哼着说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咱们真成伺候人的贱婢了?他要是一直赖着不走,赶明儿咱是不是还要将自家婆娘送到他床上去伺候啊!”
    这纯粹就是疯言疯语,胡乱发脾气。
    王廷侧目斜觎着李幼滋,低声道:“我现在就是好奇,他到底为何留在此地不走,今日却反倒去了清江浦。”
    这才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情。
    李幼滋却是眉头一挑,随后凑到王廷耳边:“督宪,您说他该不会是明着去清江浦,实则是去大仓那边查账吧?”
    说着话,李幼滋心中生出几分玩味。
    这话却是让王廷心中一惊。
    要知道,漕运总督衙门下面,在这淮安城内外可是设有常盈仓两处、常平仓两处、预备仓三处以及庄仓五处。
    一共十二处大仓,积存着整个数不尽的钱粮财货,以着运河为纽带,输南送北,尤其是其中要供应京师和北方的物资最多。
    这么多大仓。
    加之漕运总督衙门下,还有诸如理漕参政、巡漕御史、郎中、监兑、理刑、主事等等官员,再加上督催那头的御史、郎中,押运那头的参政等等文武官员,合计近三百员,又有仓储、造船、卫漕兵丁两万余人。
    这上上下下。
    守着运河,守着运河上下的大仓。
    难免会滋生贪污,行那中饱私囊的事情。
    这等事情,就算是王廷这位漕运总督,大多数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何况。
    就算是自己……
    人非圣贤嘛。
    王廷转过头,微微瞪眼看向李幼滋。
    他的脸上挤出一抹笑容:“李府尊的意思……是说严督宪觉得本官有不法于朝廷?”
    李幼滋立马站起身摇头摆手:“王督宪,下官可是绝无此意啊!督宪为人,在这淮安地界上可是人人称赞,合府上下官吏,谁人不说督宪是为官清廉,公忠体国。”
    一边毫无营养却分外谄媚的夸着王廷。
    另一边,李幼滋却是脸色一沉,收敛神色,上前一步,压着声音。
    “可是……”
    “督宪须得知晓,这个严绍庭那是皇命在身,总理六省钱粮仓储,他若是当真拿着皇上的旨意查起来,难保咱们这边会有往日错漏之处被他抓住把柄。”
    被李幼滋如此一说,王廷也是心中有些不安。
    虽说自己当日已经对严绍庭低头了。
    可这官场上,却从来都是没有信用可言的。
    自己不过是权宜之计。
    难保严绍庭也不过是在与自己虚与委蛇。
    王廷不由开口:“他当真会如此做?”
    李幼滋见王廷如此反应,当即冷笑道:“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严绍庭年纪轻轻便大权在握,这次南下若是不搅风搅雨,他又如何从中取利?就算今日他确实只去清江浦,可他手下却还有锦衣卫的人跟着啊。”
    锦衣卫!
    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的王崇古的傻儿子王谦或许对锦衣卫的凶狠没什么了解。
    但王廷却是清楚锦衣卫都是怎样的人。
    那可是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虎狼豺豹啊!
    王廷当即站起身,双手抓住李幼滋的手腕。
    “计将何如?”
    “你我二人同在淮安为官,便是一条绳上的。”
    李幼滋深吸一口气。
    虽然现在严绍庭想要做什么他也不知道。
    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现在能哄着王廷跟上自己,等往后真要是出了什么事,也好有个人能一同陪着遭罪不是?
    他当即眯着双眼,冷声道:“咱们现在立马带着人赶去清江浦。但咱们人去那边,可消息却要往南京那边送!”
    王廷当即心中一动,脱口而出:“将严绍庭的这把火烧到南京去?”
    李幼滋重重点头:“对!烧到南京去!真要是出了事,他们那些个在南京的难道能躲过?这些年咱们在淮安,可没少给他们好处!”
    见李幼滋如此说,王廷连连点头。
    他脸色发狠,冷哼道:“哼!这些年可不光是好处,他们也没少让咱们做事!”
    见终于是将王廷给拉到自己的船上。
    李幼滋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如今严绍庭之想法尚不明白,你我二人还是以稳为先,不可自乱阵脚。如今先去了清江浦那边,瞧瞧他到底要作甚,再行计量!”
    王廷大喜。
    “好好好!”
    “就依你所说的做!”
    ……
    清江浦。
    因其地势,位处运河,又是朝廷漕运总督衙门所在,向来便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美称。????加之漕运总督衙门的设立,淮安城外十几座大仓,清江浦坐拥运河此等交通枢纽、漕粮仓储、商贾往来地利之便。光是清江浦这边,就有常盈仓两处,囤积粮草数十万石,因此与淮安诸仓一并亦有天下粮仓之名。
    而在清江浦,除了运河上沟通南北的码头和积存粮草货物的大仓外,更为重要的就是这清江浦乃是整个运河上下规模最大的造船厂所在。
    此刻清江浦造船厂内。
    一众造船吏和工头,簇拥着打出王命旗牌的钦差严绍庭一行人。
    造船吏小心翼翼的陪着这等在他们看来就是如山高的大官。
    “清江浦造船厂,如今可造百料至千料的平底内水船。”
    “这两年朝廷拨付钱粮充盈,年初船厂就一气开建了足足十条千料船,都在船坞里,等到下半年这十条千料船就能下水。”
    “至于八百料、六百料、四百料的船更有四十多条在建。”
    说着话,造船吏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严绍庭一眼。
    继而。
    造船吏满脸堆笑道:“大伙都说,这是因为督宪您在朝廷运筹帷幄,给朝廷弄去了好多的银子,所以朝廷这才有钱粮给到咱们清江浦造船厂。大伙如今虽然干的活多了,可工钱也多起来了,这日子便过的越好,大伙都记着督宪您的大恩大德。”
    这便是专业数据之外的奉承拍马屁的话了。
    不过造船吏如此开口,周围的小吏和工头,也是立马附和了起来。
    反正核心的论点基本是围绕着,没有严督宪就没有今日清江浦造船厂。
    严督宪就是清江浦造船厂的爹!
    对于这些小吏的奉承,严绍庭不过是一笑而过。
    他目光仔细的看向前方船坞里停靠着的那一条条正在建造的船只,心中愈发欢喜。
    “我知内水河道,需是平底船才能走动,又因运河河道之缘故,千料大抵便是上限。”
    内水河道水深较浅,造船向来都是用平底船。
    如此行船更稳,载货也能在能力范围内最大化。
    而按照现在的计量单位换算。
    千料的船,以清江浦这等官办造船厂的工艺,换算成运粮载货估摸着大约就是千石左右(史料缺失,没有明确数据,但基本是这个范围)。
    造船吏对于严绍庭张口就来的详细数目。
    虽然心中有些惊讶。
    但面上却是始终保持着那谦卑的笑容。
    “督宪英明,咱们大明这运河里头,走千料的船大抵就是到头了。”
    严绍庭点点头,却是转口问道:“可若是真要你们去做,能否做出更大的船?譬如两千料,甚至是三千料的?”
    造船吏愣了一下,不知严绍庭何故有此一问。
    但上官,尤其是严绍庭这等钦差大臣询问。
    造船吏立马开口:“造自然是能造出来的,只要朝廷和官府给足钱粮,运来造船所用的料子,清江浦这边匠人们都是传代的老手,两三千料的船也能造的出来。”
    严绍庭嗯了声。
    却没有急着继续询问,而是在这清江浦的造船厂里走动了起来。
    细看之下,严绍庭才算是对大明的造船业有了个具体的了解。
    如那些三五百料的船,基本就是用一整根龙骨铺设,外面盖以木板嵌合而成。
    但要是到了七八百料乃是于千料的船,自然不可能全都有这等粗大的木料整根铺设。于是用的工艺就成了捆合几根大木料铺设制造,虽然工艺繁琐了些,但对于拥有着数千年榫卯工艺的木匠们来说,工艺的繁琐并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
    而清江浦造船厂里。
    也果然是如那管事的造船吏所言。
    工匠们对于严绍庭这位京中大官的到来,尤其是在知道了严绍庭的身份之后。
    那是从头到尾全程赞不绝口。
    对于此。
    严绍庭也只是一笑了之。
    想来也能知道,过去朝廷年年亏欠,像清江浦造船厂这边匠人们的日子大抵是过的不好的。
    即便能给外面的商贾造些民船,也不过是糊口过日罢了。
    如今朝廷有钱了,给下面拨付钱粮自然也能大方一些。
    虽然中间难免依旧会有人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但总数多了,落到下面人手里的份额自然也会变多。
    走了一路。
    看了一路。
    严绍庭终于是站在了船坞和运河水道相连的位置。
    在外面。
    因为造船厂的原因,这一段河道比之其他地方要更加宽阔,甚至在造船厂旁边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码头,用来停靠给造船厂运送木料、建材的船只。
    站在水边。
    严绍庭回头看向造船吏,眉目和善,神情和睦。
    “不知,你们能否造出万料的大船?”
    一直跟在严绍庭屁股后面的造船吏闻言,顿时被吓了一跳,浑身猛的一颤。
    万料!
    他这会儿不相信是严绍庭说错了话,但却坚信定然是自己听错了。
    而严绍庭也只是平静的注视着造船吏。
    好半天后。
    造船吏这才满脸尴尬的挤出一丝笑容:“督宪,清江浦有能造两三千料船只的手艺。但……但万料大船……就算是南京那边的龙江造船厂……恐怕也……也难……”
    说完后,造船吏搜肠刮肚的苦思冥想。
    又是半天的功夫。
    造船吏才低声道:“当年成祖皇帝时,龙江造船厂造的最大的也就是五千料的船,只是如今……”
    如今如何?
    随着当年那一把火。
    大明朝再也没打造那传说中五千料的福船、宝船了。
    严绍庭也是知道这件事。
    并且这两年他甚至早就让人暗中去东南那边探访了。
    但他还是有些不愿放弃。
    毕竟。
    如今开海之后,自己要让大明走上海外殖民的路,这船自然是要造的越大越好。
    大明。
    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万料大船!
    他再一次沉声重复道:“若论手艺,当真能否造出万料大船?”
    …………
    月票月票
    …………
    《明史·食货志》载:“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百五十万石于淮安仓,苏、松、宁、池、卢、安、广德民运粮二百七十四万石于徐州仓,应天、常、镇、淮、扬、凤、六、滁、和、徐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临清仓,令官军接运入京、通二仓。”
    《常盈仓周垣记》曰:该仓“俯临大淮,廒凡八十有一,联基广凡二百七十八步有奇,周凡一千五百四十四步有奇。廒自永乐壬辰陈恭襄创建……周垣则屹如城墉,色且积铁然,盖水次诸仓所未有者。”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