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支持撤兵
第377章 支持撤兵
听了薛姨妈的话,宝钗不但没有担心,却反问道:“妈……既然如此,那女儿问您,林姑父身为内阁阁老,身份何等尊贵,却为何要将林妹妹许配给瑜大哥为平妻呢?”
“这……”
薛姨妈不禁哑然。
是啊,林如海贵为内阁阁老,身份何等尊贵,他的女儿林黛玉无论是容貌学识那也是一等一的,只要他放出话却,想要跟他结亲的达官显贵能踏破他们家的门槛,为何他却偏偏将女儿许配给贾瑜呢?
想到这里,薛姨妈似乎意识到了自己似乎漏掉了什么事情。
不过,薛姨妈显然不是什么聪颖之人,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
宝钗这才悠然道:“妈……您也不想想,林妹妹的子女固然不能继承定远侯府的爵位,但以瑜大哥的本事,替他的子嗣谋个好的出身难道很难办到吗?
女儿也知道,一直以来您一直想撮合女儿和宝玉,但宝玉的为人您也看到了,您认为他能担起荣国府的重任吗?
更何况,如今宝玉和邢岫烟俩人情投意合,女儿可不会去做那个恶人。
亦或是说,您能帮女儿寻一个和瑜大哥一样的年轻俊杰?”
薛姨妈一时间没话说了,找一个和贾瑜一样的年轻俊杰,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看到自己母亲不说话,宝钗握住了她的手柔声道:“妈……女儿既然已经和瑜大哥定下了白首之约,便不会反悔。
况且,这一年多来,咱们家靠着他的关系得到了多大的好处您也不是不知道。
光是哥哥带着那些伙计和掌柜去了几趟草原,换回来的牛皮羊皮就赚了至少十多万两银子,内务府更是重新给了咱们皇商的身份,这些您都忘了吗?”
薛姨妈长叹了口气,“娘没忘……娘只是……只是不想委屈了你。”
宝钗的眼眶突然红了,她一把搂住了薛姨妈,将皓首埋在母亲的怀里泣声道:“妈……女儿不委屈,这是女儿自愿的。”
看着埋在自己怀里哭得泣不成声的宝钗,薛姨妈的眼眶也红了起来:“罢了罢了……既然你已经有了决定,那我也不再劝你了,等瑜哥儿班师回朝后,只要他能求得圣上下了恩旨,那就随你们去吧。”
“谢谢娘亲!”
…………
大明宫御书房
戴权将一份一個信封放在了龙案上,低声道:“皇爷……这是于冲将军派人送来的密折。”
昌平帝查看了一下火漆后撕开了信封,仔细看了好一会,面上阴晴不定,过了好一会才轻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贾瑜啊贾瑜,希望你莫要让朕失望才好。”
双手插进衣袖,一根浮尘搭在胳膊上的戴权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看上去神情平淡无比,但心跳却已然开始加速。
昌平帝的话虽然不长,但里面透露的意思却足以让人心惊肉跳了。
虽然他很想知道这封密折里写了什么,但多年来的经验告诉他,在皇宫里最好不要有太过旺盛的好奇心,否则是会丧命。
好在,他的好奇心并没有持续多久,昌平帝自己解惑了。
只见他沉声道:“戴权,于冲在密折里说,贾瑜率领大军在辽东打了个胜仗。
将女真人掠走的三万多百姓和诸多粮食财帛给抢了回来,如今努尔哈赤已然率军逃窜,估计是回赫图阿拉休养生息,看来辽东之事要告一段落了。”
戴权故作高兴道:“皇爷,这是好事啊,如此一来贾侯爷应该就要班师回朝了吧?”
“嗯!”
昌平帝点点头,随即又肃穆道:“但于冲在密折里说,在那一仗里,他有些怀疑贾三思有意将莽古尔泰放走,但这事他又没有什么证据,所以想请朕派人调查一番,你对此事是怎么看的。”戴权强忍着心中的惊骇,故作苦笑道:“陛下……您可是难为奴婢了。
只是奴婢虽然没带过兵打过仗,但也听人说过,战场上战机转瞬即逝,情况也是前边幻化。
往往同一件事,但只间隔一会,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便是截然不同。
在奴婢看来,贾侯爷此番只带了四万大军出关,要面对努尔哈赤这个老贼和十多万大军,必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如今仗能打成这个样子,已然是老天保佑了,哪能因为一点瑕疵便要怀疑一名统兵大将。
于将军这封密折在奴婢看来,其实是有些吹毛求疵了。”
昌平帝眉头一扬,“嗯……你这老货,说的还真是有点道理。”
说完,他也轻叹一声,“是啊……那努尔哈赤哪是那么好对付的。
昔日父皇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关,还不是照样……罢了罢了。”
他摆了摆手,苦笑道:“是朕要求太高了,贾三思能把仗打成这样,已经是出乎朕的意料了。
而且上次他还阵斩了那皇太极,如此大功,纵观满朝文武又有谁能做到?朕又怎能苛求太多?
对了,伱去一趟文渊阁和内阁,让几位阁老和西宁郡王等几位军机大臣都叫来,朕有事与他们商议。”
“喏!”
戴权应了一声,垂头后退了几步,这才转身出了御书房。
…………
半个时辰后,内阁六名阁老和四名军机大臣便齐齐汇聚在御书房。
等众人到齐后,昌平帝开门见山的对众人道。
“诸位爱卿,辽东军报,我大军在大凌河以及辽阳镇外重创女真大军,如今努尔哈赤老贼已然败退赫图阿拉。
但大军出关好几个月,虽然打了好几个大胜仗,但关外天寒地冻,将士们连续作战,已然人困马乏,贾三思请求先班师回朝,待大军休整后再做打算,不知诸位臣工是什么看法?”
汪知节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定远侯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此番定远侯出关原本便是为了解辽东之围,既然已经达成目的,自然应该班师回朝。”
“臣等附议。”
汪知节的话音刚落,简德三、杨继林、叶祚等三人也站了出来支持汪知节。
林如海和景三和二人则是有些犹豫。
只是还没等他们说话,安再师等几名军机大臣也站了出来支持撤兵。
很快,这件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