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63章 人心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63章 人心啊~
    在刘荣拿出成文的军功审核制度改革方案,宣室殿内,便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沉寂。
    改革二字,从这两个字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动荡和危险。
    改变;
    革新。
    改变制度,革新秩序,从来都不是某个人一句话,甚至是一纸政文所能做到。
    后世有句俗谚:屁股决定脑袋。
    人类自文明诞生的那天起,便天然被划分到不同阶级。
    而每一个阶级,在文明当中所占据的位置、权利,以及利益诉求,都不尽相同。
    底层有底层的需求;
    中层有中层的追求;
    贵族,自然也有自己的保留地。
    而改革二字,往往便是统治者出于必要,为确保占据绝大多数的中低层利益,而牺牲贵族阶级的利益。
    故而,改革的阻力,往往便是既得利益者——绝大多数时候,是贵族阶级的反抗和阻挠。
    就拿此番,刘荣要改革汉家的军功统计、核算制度距离。
    个人以斩首计算、核准,将领以浮斩判定军功的制度,为何能延存至今?
    为何能从天下人一直反对的‘暴秦’,一直延存至今,延存至汉开国五十年后,都依旧存在?
    究其原因,固然不可忽视这套制度,是当下时代最有效、成本最低的军功核算方式。
    你说你有功劳?
    好说,拿出你斩下的敌人首级即可。
    你拿得出首级,我就给你计功;
    朝堂想查验,也根本不需要费什么事——直接数数送去长安的敌军首级,数量对不对就行。
    至于军官将帅,那就更简单了——把你部斩获的首级送来,并报上你部的伤亡人数,一个简单的减法,就能算出你是有功还是有过,有多大功、多大过。
    这套秩序的优越性在于:没法造假。
    ——在如今汉家,在这个人人都讲究‘风骨’二字,人人都视名誉生命的时代,杀良冒功、以百姓人头充当贼寇首级的事,是绝无可能发生的。
    自然,隐瞒本部伤亡,为了个人前途而剥夺麾下阵亡将士英烈待遇的事,就更没有发生的可能了。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正式由于个人无法冒功,将帅无法隐瞒损失、夸大战果,这个制度才得以延存至今;
    且至今为止,都始终是这个时代最具性价比、最能确保公平公正的军功核准制度。
    那为什么说这个制度,也同样是贵族阶级的保留地、针对这个制度的改革,可能会引发贵族阶级的反抗呢?
    答案,不言而喻。
    至少对此刻,出现在宣室殿内的每一个重臣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需要尽心思考。
    原因很简单;
    在场众人,除御榻上的天子荣外,无不是这个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太祖高皇帝制:凡调动兵马逾五十人,皆需虎符、诏书为凭。”
    “违令者,以谋逆论处。”
    “但这一条定律当中的‘兵马’,指的却是长安中央,及郡县国兵。”
    “——也就是民间百姓所称的‘官兵’。”
    “公侯贵戚家中壮丁、奴仆——即卸甲私兵,却并不在其中……”
    捧着那一本新鲜出炉的军功核算制度改革草案,皱眉沉思了许久,终还是刘舍站出身,承担起了相宰因有的担当。
    有刘舍将这层窗户纸捅破,众人便也就没了太多顾忌,你一眼,我一语的分说起过去,贵族阶级从现有的军功审核制度当中,所能得到的‘不当’利益。
    “孝景皇帝三年,吴楚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奉诏率军出征,却苦无军费,终不得已找上子钱商人无盐氏,举贷千金。”
    “——乱平之后,周亚夫挟邀天之功,却仍不得不以十倍之利,即万金相还与无盐氏。”
    “彼时,坊间只顾着震惊于周亚夫平乱归来,竟能拿出万金偿还借贷;”
    “却不曾有人想过:周亚夫奉诏出征,麾下大军一应用度、耗费皆出少府内帑,又何须私备军费千金?”
    “这千金的必要性,甚至到了周亚夫不惜举债、不惜偿还十倍之利,也非筹措不可得的地步……”
    刘舍之后,老岑迈也开了口,顺着刘舍方才的话头,小心翼翼的将话题引向了正轨。
    而在其余几人也开口,又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甚至有些含糊其辞的试探之语后,刘荣也终是将拳头轻轻砸在了面前御案之上。
    略带愠色的一抬眸,待众人都面带愧色的低下头去,才掷地有声道:“说到底,不过是太祖高皇帝禁公侯贵戚养私兵,却并未禁止贵族蓄养仆从,乃至于门客。”
    “——无战事,公侯家中无不是千百家丁、童仆;”
    “一伺战起,公侯们每拿出一柄刀、一把剑,便能装备起家兵一人。”
    “带着私兵出征应战,私兵们砍下敌军首级,就算无法被算作公侯的个人斩获,也会被纳入将官‘浮斩’的战果;”
    “但这些私兵们战殁,却并不会被朝堂算作核算军功、计算浮斩时的伤亡。”
    ···
    “于是,便有人率家兵百十,死伤大半,战后却浮斩十数,累功得赏;”
    “也有人率家兵上千,带回上百颗贼寇首级,名扬一方,却无人知此战过后,便有一乡之地家家戴孝。”
    “——有人家财万贯,便不惜用仆从的命,硬生生堆出来个‘常胜将军’的美名;”
    “更有雁门太守李广这样的人,凭借自己在军中将士心中的威望,巧妙绕过浮斩之制——连家丁、私兵都不用养,便可以我汉家将士死伤为代价,换取自己的武功勋……”
    嘴上如是说着,每说出一句话,刘荣虚握成拳的手,便在面前御案之上轻砸一下。
    可即便刘荣已经砸的足够轻——甚至都不能算做‘砸’了,众人也还是觉得刘荣这一拳又一拳,都砸在了众人的心头。
    汉风尚武,公侯贵戚有自掏腰包组建军队,响应朝堂中央号召,出征平叛/北上御敌的义务。
    而此刻,能出现在宣室殿,同刘荣就国家大事进行商磋的大臣,基本也都同时具备公侯的斜杠身份。
    丞相刘舍?
    桃侯;
    御史大夫岑迈?
    建陵侯;
    太仆直不疑?
    塞侯。
    至于少府石奋、廷尉赵禹等,即便不是彻侯,也都是大上造、驷车庶长乃至大庶长——距离封侯只差些许武勋的显爵。
    就算过去,这些人不曾拿家丁、仆从的命为自己堆军功,却也一直将此作为日后,自己跻身功侯之列后安身立命,壮大家族的重要手段。故而,刘荣嘴上虽然说某人某人如何——甚至指名道姓提到了李广,众人也还是难免被溅射伤害所波及。
    但终归是政治人物,脸皮早就练得比长城的城墙还厚;
    仅仅只是羞愧了不片刻,众人便纷纷缓过劲来,先后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姿态。
    就好似是在告诉刘荣:居然还有这种事?
    实在是太气人了!
    臣等作为陛下的臣子,居然没有发现这样的状况,实在是不应该;
    日后,这般无耻的人,臣等绝不与之为伍!
    而这,也正是刘荣此番,改革军功核算制度所需要的。
    后世有一位伟人说过,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但在这个时代,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刘荣还无法做到团结朝堂之上的‘大多数’。
    索性也就不强求,转而决定:擒贼先擒王!
    就此刻,站在宣室殿内的朝中重臣,无论是哪一个,放在先孝景皇帝那会儿,都绝对无法具备如今的权势。
    ——现而今,礼绝百僚,群臣避道的丞相刘舍,是先帝朝毋庸置疑的幸佞小人!
    朝中不止一次、不止一人曾说过:刘舍能做九卿,一半靠的是现在的刘姓,另一半,则是靠着祖上的项姓。
    现在怎么着?
    莫说是丞相府——便是刘舍的桃侯府,都已经在过去几年换了好几个门槛!
    过去,骂刘舍骂的最凶、最勤的那几个,恰恰也是现如今,跑桃侯府跑的最多、跑的最勤的。
    只能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国与国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亦不外如是。
    再说御史大夫岑迈——先帝朝的少府卿,除了一毛不拔,便没什么值得人称赞的特质。
    朝堂内外提及此人,也大都只是就岑迈的原则性,或由衷,或暗讽着赞叹一番。
    现而今,岑迈却已官至亚相御史大夫,在外朝地位仅次于丞相刘舍,实打实的三公!
    虽然年纪大了些,不大可能再进一步,却也是如今汉家数一数二的重臣;
    放眼如今汉室天下,需要岑迈点头哈腰赔笑脸的人物,也不超过五指之数。
    太仆直不疑?
    太宗皇帝朝平平无奇的中郎,秩六百石,到先帝朝才做了未央宫卫尉;
    又在吴楚七国之乱时平乱有功,加官进爵,封了侯做了卫尉,跻身九卿之列,却是众所周知的‘靠爱惜羽毛,彰显德行’做官。
    廷尉赵禹?
    先帝朝的廷尉左监,比千石的小虾米,上了朝连主动发言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人在过去,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小人物——哪怕是丞相刘舍,在三公九卿一级眼中,也同样如此。
    但现在,这些人却组成了刘汉政权最高决策层的核心班子,成为了站在汉家权力金字塔最顶部的一群人。
    刘荣想做某件事,如果这些人反对,那就算刘荣硬要做,难度也会极高;
    反之,只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哪怕刘荣是要手搓歼星舰,也至少不会遇到太大的人为阻碍。
    今日,刘荣算是就军功核算制度改革一事,得到了公卿级别重臣的一致支持;
    日后具体推行起来,也就不再需要刘荣事事亲为——有这些人在,甚至是有下面,那些愿意捧这几人臭脚的官员在,此事便算是成了大半。
    而这件事一旦完成,无论是对于此战之后的程不识,还是汉家日后的军队建设,乃至于民风引导、战争动员,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才是刘荣在眼下——在北墙战事正憨,刘荣自己都还熬着日子,等着开春加冠大婚的微妙时间点,莫名其妙要改革军功核算制度的真正原因。
    ——保程不识一手,免得战后程不识因‘作战不利’而获罪,只是顺手而为;
    为日后的汉匈决战铺路、创造更为积极地政策环境,才是刘荣的真实目的。
    政策内容得到决策层的支持,具体措施上,刘荣自然也没忘拉个典型出来,好将口风放出去,以供朝堂内外明白自己的意图。
    很不辛:刘荣这次挑选的典型,依旧是历史上,那位‘终老难封’的悲情人物……
    “李广为雁门守,战功卓著。”
    “为验证李广的才能,调李广为广陵太守,不日赴任。”
    “除调任外,别无赏赐、嘉奖。”
    刘荣此言一出,众人当即心下了然。
    ——广陵太守……
    曾经的吴国领土,绝对意义上的南方,现直属长安中央的关东临海地区。
    做了广陵太守,李广别说再找匈奴人的麻烦了——就算是想见到匈奴人,都得好好想想该枕什么样的枕头,采取什么样的睡姿。
    太守平调太守,看似不涉及升、贬,但边郡太守平调内陆——尤其还是北方最前线直接平调南方荆吴,贬官雪藏的意味已是显而易见。
    再加上刘荣刻意加上的那句‘不另外赏赐、嘉奖’,就更坐实了李广此次调任,完全就是给李广留个面子……
    “臣等,亦深以为然。”
    “李广为雁门守,镇守边关,实在是太过屈才;”
    “去了广陵,李广一身旷世奇才,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虽不知刘荣为何对李广有如此成见,却也丝毫不影响众人逮着个杆子就往上爬,当即接过话头,顺着说起来李广的‘丰功伟绩’,以及广陵郡这个平台,对李广发挥才能的重要性。
    又和众人聊聊了朝中琐事,刘荣便也没再多留众人;
    象征性的邀请众人一同用餐过后,便顺势接受了众人的推辞。
    待诸重臣各自离去,刘荣这才长呼出一口气,起身走下御街。
    走出殿门,来到宣室殿外的长街前,背负双手,居高临下的看向诸重臣离去时的背影。
    发现有人回头看向自己,刘荣还不忘含笑挥挥手;
    只心下,刘荣却悠悠发出一声长叹,眉宇间,也悄然涌上一抹不以为人察觉的阴郁。
    “公卿眷恋官爵、名禄,对朕予取予求;”
    “其他人呢?”
    “那些只身彻侯之爵,却无一官半职,赋闲在家的公侯贵戚呢……”
    “甚至就连这些人,也未必不会阳奉阴违——当朕的面点头连连,背着朕又暗中下绊子……”
    ···
    “呼~”
    “谁说做皇帝容易的?”
    “早知道前世,便该考个心理学博士之类……”
    “起码这些人在想什么、想做什么,都能肉眼看出些端倪;”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脑细胞死一茬又一茬,二十出头的年纪,头发也是一把一把掉……”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