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蜡炬成灰泪始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我不想学了。”小清清眼神抗拒。
    李玥突然笑了,“那你不学,你爹就把本事教给本人,等哪天你反悔了可就来不及。”
    “不好!”小清清不停晃着脑袋,一双小手扯着袖子。
    “那你跟着舅舅和姨姨们听课。”
    她这才点头,怀抱着母亲的脖子,“娘,皇帝是不是很厉害?”
    李玥小声道:“皇帝呀,你爹爹常说当皇帝都不是正常人。”
    此刻长安城内,随着世家子弟被押送到,跟着而来的还有各地门阀大族,此时他们聚在一处宅院中正商议着。
    “李世民会杀了孩子的。”一个妇人哭泣着,她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押入长安城,在朱雀大街上坐在囚车中示众。
    “他不敢!他若动我们的孩子,清河一脉第一个揭竿而起,他李世民出身不过是个陇西小族。”
    一个老人家拄着拐杖怒声道。
    人们往往会根据过往的经验来判断接下来事态的发展,自汉以来历朝历代不论谁做皇帝,都要对世家礼让三分。
    在他们眼里李世民也是这样的人,这个皇帝顶多是想要一些好处,而后大家相安无事,还是和当初一样。
    这是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他们来说李世民与那些皇帝也没什么区别。
    卢家的一位长者缓缓道:“当初我等皆是支持李建成的,也是因为李建成我等这才会扶持李唐,如今他李世民不念着当初的恩情,竟然拿我等开刀!”
    “诸位长者,是否去请赵国公前来商议。”
    “说的可是当年跟在高士廉身边的那个长孙小子?他靠得住吗?”
    “当初卢承庆因颜师古之事被牵连,就是在赵国公劝说下保住了性命。”
    “那便去把人请来。”
    且不说如何发落这些世家子弟,孩子们跟着张阳一家人去了骊山。
    李世民还在发愁尚书省的事情,那是朝堂的钱袋子。
    李君羡打开尚书省门上的大锁,推开老旧的门,“陛下,自从腊月之后,便没有人进入过这里。”
    走入这座官邸,入眼是干净的地面。
    此地被打扫得很干净,李世民目光所及看到角落放着扫把,“他们平时都会打扫吗?”
    “回陛下,据末将所知早晚各打扫一次。”
    听着话语,李世民推开官邸正堂的大门,张阳就在这里主持了朝中半年的用度。
    走入昏暗的官邸正堂,一张张胡凳被倒放在了桌案上,地面很干净,像是被洗过一般。
    卷宗整齐地摆放着,抬眼看去一旁还挂着两张巨大的表格,表格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标注了月份与六部,还有写明了用途与具体数目。
    看着一目了然,再看向上座,李世民低声道:“张阳平日里就在这里处理账务。”
    李君羡回道:“多半是的。”
    地上还放着一样事物,这样的事物让李世民眉头紧锁,这分明就是一个枕头,枕头很松乱,边沿还漏出来一些麦麸。
    “呵,这小子不论怎么是地方,都如此怠慢。”
    李君羡看了一眼枕头,又见到陛下森冷的笑意,他迅速低下头。
    朝中用度不可无人打理,张阳是度支郎掌管朝中银钱用度,现在他去了骊山,要主持骊山生产。
    李世民颔首道:“让褚遂良暂代度支郎一职,等朕将张阳召回来,再做打算。”
    王公公回道:“老奴这就去安排。”
    当天下午,陛下召见了孙伏伽与马周,谁也不知道他们与陛下说了什么。
    而陛下也没有颁布旨意,更没有说要如何处置那些世家子弟。
    只是让孙伏伽与马周回去继续整理从洛阳带来的卷宗。
    许国公高士廉在士族中一样有地位,当他听到陛下没有要发落那些世家子弟的意思心中越发不安。
    长孙无忌着急道:“已经有人来请见了,不过都被侄儿拒绝。”
    高士廉抚须道:“陛下杀人需要一个时机,杀那些世家子弟更需要时机,来达到皇帝的目的。”
    长孙无忌神色迟疑,“舅父的意思是陛下一定会杀了他们?”
    高士廉盘腿坐下,“辅机,陛下不是当年的李建成,更不会走李建成的来路。”
    长孙无忌低声道:“舅舅可看明白了?”
    回想起当初还在朝中的日子,高士廉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重修氏族志,勒令清河崔氏不能用天价嫁礼,再到开辟科举。一步步走来可见陛下一直都想要摆脱世家,更想要天下士子也摆脱世家。”
    “太子的妃子是个小门小户人家的女子,甚至从未提及过五姓女,由此可见,就算是李唐江山的下一代也要和世家划清界限,这便是当今陛下的决心。”
    高士廉又道:“老夫不明白的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张阳竟然不回长安城,还听说调动了整个骊山的人力,似乎在准备什么。”
    长孙无忌想着自己去过骊山的次数,屈指可数。
    更不要说是窥见骊山的全貌了。
    “对这件事你万万不可参与其中。”
    “侄儿明白了。”
    “老夫年纪大了,以后朝中的事情你也不用再来过问。”
    “可……”
    高士廉叹道:“你是老夫看着长大的,辅机啊,你才能亦不在老夫之下,正是壮年也是建功立业的时候。”
    长孙无忌听着舅舅的话语作揖行礼,“侄儿告退。”
    话语带着些许颤抖,从小丧父,长孙无忌便跟着母亲,在舅舅地抚养长大。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舅舅在他心里有了别样的情感,是舅舅更要像养父一般照顾,可权力交替时一样要将舅舅的门生悉数驱离朝中。
    “提防着张阳,那孩子善藏,老夫觉得他藏得很深。”
    走到门口背对着舅舅,长孙无忌疑惑道:“舅舅的意思是他在骊山藏着的事物?”
    高士廉摇头,“不是表面能够看到的,他很不一样,他与大唐的很多人都不一样。”
    舅舅一生识人无数,只要见对方一面,便可以将对方的品行了解个大概。
    说是大概已经是八成了。
    再者观察时日,便能知道其人能力如何?
    而从小到大,舅舅的眼光就没有错过,当年坐镇吏部,掌官员任免,深得陛下信任。
    长孙无忌加快脚步离开,既然舅舅这么说了,那便没有错。
    张阳擅藏,而且藏得很深。
    他在藏什么?
    走到宅院外,长孙无忌回头看向坐在屋内的舅舅,那舅舅又看明白了几分,看到了什么。
    中书省内,褚遂良刚刚收到了陛下的旨意,要去暂代张阳的度支郎一职。
    他跟着王公公的脚步很是不解,“为何要下官暂代度支郎一职,张侍郎人呢?他不是主持尚书省事宜吗?”
    王公公回道:“张侍郎身体不适,在骊山养病。”
    他有病就可以躲进骊山,中书省还有一摊子事情没有落定,就要急急忙忙来接手尚书省的事宜。
    褚遂良加快自己的脚步,不过只是过问一下银钱用度多半不会太复杂。
    走入尚书省的府邸,王公公便离开。
    看着空荡荡的尚书省,褚遂良心中五味杂陈,快步走入正堂,还未坐定就看到尚书省门前站着人。
    让人进来,听着对方的话语接过奏章。
    “褚侍郎,这是岑侍郎让下官送来,是否可以增加用度。”
    褚遂良接过奏章自己看着,官学开办需要额外增加一百贯的用度,以安排夫子前往各地支教路途上的花用。
    看起来没有问题,褚遂良当即批复好,让人送了回去。
    只是再抬头,正堂外还有几个人。
    褚遂良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处理事务,要拨给薛延陀粮草十万石,兵情紧急不能耽误,当即也给批复了。
    紧接着又来了工部,户部,门下省,还有秘书监的奏章。
    褚遂良倒吸一口凉气,平时都这么忙的吗?
    当天忙完,他扶着发酸的手腕,黄昏时分离开尚书省。
    接下来的三天,褚遂良一直都在这里忙着,在赵国公的安排下,倒是给了三个文吏来协理尚书省事务。
    只是今天出了一些意外,褚遂良看着库房送来的账目,感觉眼前一黑,朝中库房就要没钱了,还剩下两万贯的余钱。
    搁下手中的笔,他使劲挠了挠头,再看还等着批复的各部官吏,怎么就没钱了?
    平时张阳是从哪里拿钱出来,去年还有八万贯的余钱,这才不到一个月就花用完了。
    而此刻褚遂良犯难的同时,收到消息的还有李世民。
    本就在宫墙间的一处空地,闲着无事射箭的皇帝听闻这个消息,射出去箭矢脱靶了,差点射到一旁的守卫。
    “朕的钱没了?”李世民讶异问道,好像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要是就是李君羡在开玩笑,要不听错了,还是说朕在做梦?
    李郡羡拿出账册,“还请陛下过目。”
    将胡思乱想抽回现实中来,他迅速夺过账册仔细查看着,这一看让天可汗无言良久。
    “三天时间,他就批复出去三万贯?”
    “正是如此。”
    李世民再一看账目,给薛延陀的粮草倒是应该的,官学开办,增加银钱也是需要的,秘书监需要采买笔墨,倒也无错。
    都是一些应该花的银钱,数目都不大,但各部都要一些零零碎碎加起来又是一笔大花用,可偏偏就是没钱了。
    回想着当初张阳主持尚书省事宜,那小子算钱花用银钱,那都是从牙缝中抠出来的,愣是可以拿出几千贯钱应急。
    李世民搁下手中的弓,忙里偷闲的心思也没了,他坐下来擦着汗水,“张阳在做什么?”
    “据探子回报,张阳这些天与一群村民在一起一直都在工坊中忙碌,早起与午后,每天不落与村民一起劳作。”
    李世民颔首道:“传朕旨意,让他来甘露殿议事。”
    “喏。”
    ……
    此刻的骊山,张阳刚在工厂忙完一天,身上单薄的旧衣裳打着补丁,脏兮兮的。
    他坐在河边洗脸洗手,每天都把自己收拾一番再回家。
    上官仪领着李君羡前来,“县侯,陛下有旨意传来。”
    李君羡正声道:“陛下有旨,请县侯去宫中甘露殿议事。”
    “唉……”
    一声叹息,张阳依旧在河堤边蹲坐着。
    李君羡疑惑道:“县侯这是何意?”
    张阳扶着额头,“李将军,你看见那边的魏王了吗?”
    闻言看去,一里外田地中,魏王殿下正拉着一头熊在耕地,场面很是新奇,怎么会有一头熊在耕地?还有三头牛吃着草在看热闹?
    “末将看见了,魏王殿下拉着那头熊在耕地。”
    张阳双手捧起清冽的河水,往自己的脸上泼着,“李将军可知道魏王得了一种病,一种去长安城就会犯晕会吐的病。”
    “末将有所听闻。”
    “对了,我也得了这种病,有些病是会传染的,如今我去长安城也会吐,也会犯晕。”
    张阳拱手道:“还请回禀陛下,等我在骊山养病养好,再去朝中为大唐社稷抛头颅洒热血,殚精竭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当真要末将这般回复陛下吗?”
    “有劳了。”
    李君羡的脚步很快,出了村子便策马离开了,他的眼神好像在说你死定了,你等着。
    上官仪神色担忧,“陛下素来贤明不会责怪县侯的。”
    张阳叹道:“但愿吧。”
    从骊山到长安城策马只要一个时辰,李君羡回到宫中天色已经入夜。
    “陛下,县侯就是这么与末将说的。”
    甘露殿内传来阵阵冷笑,李世民擦拭着手中的一柄匕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真是好句子,不愧是写了聊斋和狂人日记的大才,来了长安城就会犯晕会吐,第一个人用这个借口朕就不计较了。”
    “他人用过的借口来敷衍朕,他可知朕当年是如何杀人的。”
    “陛下,末将只要三百骑便可冲入骊山,将张侍郎拿来。”
    李世民冷声道:“你且退下。”
    “喏。”李君羡躬身又道:“末将就在殿外。”
    一旁的宫女和太监眼看这个皇帝一脚踢开眼前的桌案,手握匕首将那个从尚书省带来的枕头刺了好几个窟窿,窟窿中不断有麦麸漏出来。
    就这么无声地发了一场脾气,皇帝丢了手中的匕首,整了整自己的衣裳后面无表情走出了甘露殿。
    见陛下出来了,李军羡又道:“陛下,末将随时可以开赴骊山。”
    李世民瓮声道:“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轻举妄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