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周天子【二更,求追读收藏】
第95章 周天子【二更,求追读收藏】
惠文王十二年,秦国派遣使者前往“巩”参拜周天子。
这是几十年间第一次有强国正儿八经的派遣使者、礼节周到的前往天子地参拜周天子。
周天子隐隐约约觉着有些不安。
秦国想要做什么?
天下人也有些不安,秦国要做什么?
谁都不知道秦国想要做什么,但所有人都在期盼着秦国做些什么,以打破自己仁义的名声。
惠文王十二年,在使者“苏秦”、“张仪”二人还在参拜周天子路上的时候,陈野怒而发出了讨贼檄文,讨贼书的主要攻击对象便是苏秦、张仪二人。
同月,秦国国君也愤怒的表示,苏秦、张仪二人妄自称矫诏,他们二人不是秦国的使者。
秦国国内的诸多贤才、咸阳宫中的众多对象也全都是进行了辩论,往常的辩经会只会持续一天两天左右,而这一次的辩经则是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月还未曾结束。
辩经的主题很简单,便是苏秦、张仪二人的举动。
随着辩经会的持续进行,苏秦、张仪、陈野之间无声的战争也在持续的蔓延,没有硝烟的战争蔓延的时候,关于他们的争论主题也逐渐的流传了出来。
苏秦、张仪二人欲请周天子册封秦国为王,而陈野则是不赞同,甚至秦国国君都不赞同。
但国内许多人赞同这件事情,并且觉着秦国已经足够强大。
楚国、齐国、魏国三个国家都能矫诏称王,为什么秦国这么强大的国家反而不能称王呢?
并且,秦国是正儿八经的请周天子册封,而不是像魏国、楚国、齐国一样自己妄自称王。秦国有什么僭越的地方呢?
所有人都在疯狂的辩论着这件事情。
最开始,天下人争论的是秦国称王的事情是不是僭越。
慢慢的天下人争论的话题变成了,楚国这等蛮夷都能僭越称王,魏国、齐国也能妄自称王,那为什么秦国这种正儿八经尊周天子的强国不能被册封为王?
之后人们争论的言语慢慢的变成了“秦国这等仁义的国家称王,难道不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么?”
再之后,人们的争论变成了“秦国称王之后,会对天下有什么样子的改变。”
到了最后,人们已经不再关注秦国称王这件事情的本身了,而是开始逐渐讨论起来秦国称王后其余的国家会不会景从,那些国家的僭越该如何处理。
在天下人讨论最纷纷扬扬的时候,苏秦、张仪二人来到了“巩”,并且见到了周显王。
周显王坐在大殿中,周围的装饰十分的繁琐而又华丽。
他看着站在台下恭敬中带着些许敷衍的苏秦、张仪二人,心中幽幽的叹了口气。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从一开始秦国开始尊他,并且纳贡的时候,他就知道,秦国一定是有目的的,而这个目的恐怕便是称王。
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餐食。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恢复数十甚至百年前的纳贡之礼,一直持续到如今已然有了三十多年了。
这三十多年来,秦国的纳贡带动了其余国家的纳贡,让他的日子、让周王室的日子好过了许多,甚至现在几乎已经恢复到了与最开始差不多的地步。
除了王权以及实力。
尊贵的生活并没有腐蚀周显王的智慧,反而让他更加聪明了。
他明确的知道,这些是秦国预先付出的报酬,总有一日是要收回去的。
周显王声音平和:“二位先生来此何干?” 他的声音中带着慈善,像是一个寻常人家的老人一样。
苏秦、张仪二人对视一眼,神情恭敬:“臣参见天子。”
“臣等今日前来,是为我国君请,请天子赐封我国君为王1
二人站在那里,虽然行着礼,但腰却是直的。
周显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幽幽的叹了口气:“可以。”
两个字让苏秦、张仪也有些震惊,他们以为要行威逼利诱之事,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声名而为秦国的准备。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竟然如此顺利。
看着他们惊愕的神色,周显王反而笑出了声,他看着苏秦、张仪二人说道:“怎么,难道这不是你们的所愿么?”
“孤准允了。”
他笑眯眯的说道:“天下之国中,唯有秦国可以承担“王”的声名和地位。”
“自孝公恢复纳贡起到如今,已然有三十来年了,这三十年间,因为秦的缘故,天下众国不再装聋作哑,而是纷纷效仿孝公之行而恢复纳贡。”
“孝公是尊礼的仁义之国君啊1
“而如今,嬴驷继承了他父亲的仁义之名,不仅恢复纳贡,还每年年节都朝拜孤,这是天下众多国君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埃”
“嬴驷则是做到了。”
周显王的神色看起来十分感慨:“如此仁义的国家,如此圣明的君王,几乎是要从上古先贤的典籍中才能够见到的,这样子的国君孤加封他为王,又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呢?”
他平和的看向苏秦,张仪:“回去之后,回禀你国国君,便说盟会之日,孤会亲自前往官渡。”
“为他加封为王1
“此事不可推辞!辞则违抗天子之命1
周显王的话语中带着些许坚定,他已然决定要在最后的关头为秦国做些什么事情。
反正邦周在他的手中已然是分崩离析,几乎撑不住最后的脸面了。
是秦国、是秦孝公以及现在的嬴驷纳贡才让邦周有了最后的体面,秦国如此,他怎么能够不投桃报李呢?
当然,这也与当今的天下局势有关。
若此时天下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妄自称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僭越的话,即便是秦国如此再做三十年,周天子也不会动容而加封秦国为王。
可如今邦周的“礼”已然崩塌,天下间已然有了三位王,他不在乎再多一个。
在苏秦、张仪二人离去之后,周显王甚至嘴角带着些许微笑。
他看向远处,轻声低喃:“这天下啊,再乱一些吧。”
“显王四十四年,秦使入巩朝天子,议秦王事。时天子慨叹曰:“孝公之仁义、惠文王之德行,乃上古先贤典籍之君,足以称王也1,言,亲往盟会,加封秦王。——《新战国书·周本纪第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