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25章 破敌之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25章 破敌之策
    黄昏时分,朱序率领河西鲜卑赶赴高王城下。
    提前得知他们会来此歇脚的河东太守沈劲,早已让人搭设了营寨,三万骑卒可以直接入营休息。
    沈劲与朱序也是旧相识了,桓熙前往汉中时,除了五千将士及其家属,便只带了四名心腹,即邓遐、朱序、沈劲、桓伊。
    他们并非是在众人为桓熙的成就欢呼时,跟着喝彩之人,而是桓熙成为一方霸主之前,就在追随他一同奋斗的元从。
    一个国家的内部,有政治,必有派系,自古皆然,梁国也不例外。
    邓、朱、沈、桓都是南方人,也皆为桓熙的创业元从,无论四人是否结党,外人都会将他们视为同一个派系。
    当年桓熙由子午谷进攻关中,沈劲为其先锋大将,而朱序奉命留守梁州,从此二人天各一方,相隔十载,从未见面。
    旧友重逢,本该是喜悦的时刻,但二人担忧河东的局势,心情沉重。
    营门外,沈劲感慨着说道:
    “次伦行军,何其速也,可媲美古之良将。”
    朱序却是摇头道:
    “只恨军马不足,否则必当星夜兼程,日行三百里1
    众所周知,梁国的骑兵,只有战兵才会享受到一人三马的待遇。
    至于河西鲜卑这等杂牌部队,能有一匹代步马,这还是王猛急于驰援河东,才从民间征集了三万匹此前被淘汰的劣质军马,交给了朱序。
    当然,所谓日行三百里,也就朱序随口一说,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骑兵并非做不到,可如果长时间维持这种高强度的行军,不出数日,军马没有跑废,人也给累死了。
    朱序注视着沈劲,询问道:
    “此前我听说世坚(沈劲字)在解县平定暴乱,如今怎地回到了高王城?”
    由于桓熙圈占盐池,触动私盐贩子的利益,解县始终不曾安宁,于是派遣沈劲率军镇压。
    沈劲回想起那些暴徒,冷哼道:
    “不过是些利欲熏心之辈罢了,我在解县斩杀上千人,杀得他们胆寒,自然无人再敢作乱。”
    说着,沈劲收起了脸上不屑的神情,继续道:
    “暴乱平息,恰逢燕人南下,梁公担心被慕容恪袭取高王城,于是命我班师。”
    朱序闻言,微微颔首,高王城确实不容有失,这关系到前线的粮道安全。
    虽然桓熙目前粮草充足,但总有耗尽的一天,而由关中运粮,就必须要通过高王城,这是梁军的生命补给线。
    至于桓熙进军河东的路线,也就是从风陵渡登陆,向东行军,至大阳县,而后翻越中条山脉。
    这条路线并不安全,大阳县距离燕国河内郡不足二百里,受到河内郡守军的威胁。
    桓熙自然不可能选择在皇甫真的眼皮子底下运粮。
    高王城外,三万鲜卑骑卒有序入营,朱序与沈劲却还在营外说着话。
    “河东如今战况如何?梁公有无危险?”
    这是朱序最关心的问题。
    沈劲回答道:
    “梁公坚守营寨,而慕容恪胆怯,不敢强攻,梁公高枕无忧,次伦无需为此乱了方寸。”
    分明是慕容恪遣使,要与桓熙会战,桓熙主动选择避战,如今在沈劲的嘴里,却是慕容恪胆怯,不敢进攻梁军营寨。
    慕容恪当然不是傻子,哪怕他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也不会去强攻一座有着三万重步兵,配置一万五千名精锐骑卒的营寨。      朱序听到这里,才算真正的放了心。
    他这十年间虽然一直是作为长史,治理地方,只有在凉州发生叛乱时,才奉命率军北上,但也只是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使得乞伏部的主力不敢南下,并未真正参与到战斗之中。
    可朱序毕竟出身将门,早年也曾投身行伍,与父亲朱焘一起追随桓温伐蜀,不是那种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官。
    他当然也知道以自己不顾一切的催促行军,即使赶到了战场,人困马乏之下,也不剩下多少战斗力,更有可能在途中遭遇伏击,一败涂地。
    然而,朱序没得选择。
    当他得知联军统一指挥,桓熙在河东面临险境的时候,朱序就必须抛开一切顾虑,只为早日与桓熙汇合。
    毕竟主公在前线可能有难,你还不紧不慢的走着,究竟是存了什么样的险恶居心。
    因此,必须是桓熙亲自派人,让朱序保持警惕,放慢速度,甚至还得在后方稍作休整,否则,无论是谁来劝,朱序明知前路危险,也不会采纳。
    当然,以朱序跟随桓熙的时间来看,想必他也是料定桓熙一定会派人前来。
    朱、沈二人携手步入帅帐,没有了外人,朱序径直询问沈劲:
    “梁公可曾有了破敌之策?”
    朱序自然是能够信任的对象,他是桓熙的心腹、元从,没有什么利益能够诱使他背叛如日中天的桓氏,就如同桓熙并没有考虑过要挖角姚苌一样,根本就挖不动,只会白费力气。
    然而,沈劲却是摇头道:
    “这一战,不同以往,梁公曾亲口与我说,并无必胜的把握。”
    局势不容乐观,朱序闻言叹息道:
    “是呀,毕竟联军主帅是慕容恪,这是一个棘手的敌人,不容小觑。”
    慕容恪自崭露头角以来,在军事层面上所取得的成就,实在耀眼夺目。
    不过,朱序又很快重新焕发起了斗志:
    “安喜一战,魏人已成困兽,燕军以众凌寡,亦曾十战十败,可见此人并非不可战胜。
    “而梁公东征西讨,未尝败绩。
    “我等因为慕容恪的盛名而嗟叹,可燕人又何尝不畏惧梁公。
    “否则,梁公兵少,如何能够与慕容恪僵持至今日。”
    听朱序这么一说,就连沈劲也信心大増。
    正当二人准备一同进食之际,一名使者闯入了高王城外的大营。
    “朱长史!梁公有密信让我当面转交给长史1
    周琼喘着粗气,从怀中摸出了一封信。
    朱序与沈劲对视一眼,沈劲朗声笑道:
    “次伦方才还在好奇的破敌之策,想必就在这封信中。”
    朱序接信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