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7章 改革军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7章 改革军制
    赵歙隐隐感觉到,改变命运的机会,如今正摆在自己的面前。
    他这样的人,看似风光,通过在晋赵边境的走私贸易,积攒了许多财富。
    可说到底,也不过是官府养的年猪,等养肥了,随时可以开宰。
    如今他为桓熙办事,只要桓家不倒,试问将来,谁又敢谋夺自己的家产。
    只需要抱紧桓熙这条大腿,将来蒙他恩赐,得个一官半职,子孙后代也将受益无穷。
    因此,哪怕桓熙再交给他一个任务,让赵歙熟记沿途山川地貌,赵歙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翌日,赵歙匆忙准备着货物,只是与往常不同,他将亲自前往关中。
    这并没有引起外人的怀疑,毕竟当夜赵歙是被秘密带去的征虏将军府,无人知晓他曾受到桓熙接见。
    其次,赵歙囤积了一大批货物,按照他的说辞,自己亲自看着才能安心。
    离开汉中之前,桓熙再度派人暗中接触赵歙,叮嘱他,即使王猛拒绝,也不可以失了礼仪,对王猛不敬。
    《三国演义》里,先主邀请武侯出山,也是三顾茅庐,才得卧龙辅佐。
    桓熙对王猛有的是耐心,像他这样的经世之才,又怎么可能轻易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赵歙走后,桓熙也暂时放下对王猛的渴望,专注于州务。
    不同于此前在益州与周抚分享权力,如今的桓熙,集梁州军事、政治、财税等三权于一体,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桓熙已经掌控了绝对的权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无需理会桓温的态度,可以自行其是。
    桓熙摩拳擦掌,想要在梁州大展拳脚,而最先便是在军队进行改革。
    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不能抓牢军队,哪怕是天子,也只能作为傀儡,任权臣欺凌。
    梁州原有三万守军,其中掺杂着许多成汉降卒,他们的军事素质良莠不齐。
    桓熙与长史朱序、司马邓遐、参军桓伊、沈劲等心腹商议过后,决定把军队分为两部。
    其中之一,名为战兵。
    战兵不事生产,由官府提供衣食,发放军饷,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军饷定额参照后世唐朝边防军的标准,年赐春冬衣物7件,绢布12匹、栗12石。
    而战兵的规模,暂时定为一万人,其中就包括了桓熙从江陵带来的五千将士。
    桓熙如今掌握梁州财税,也有底气能够养下这一万战兵。
    战兵之外,便是州郡兵。
    州郡兵与其说是兵,倒不如说是乡勇,他们半农半兵,只在农闲时,偶尔被召集,进行简单的城防演练,因而并不承担进攻任务。
    当然了,官府也只会在他们被召集时管饭,极大的缩减了财政开支。
    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桓熙相当于是集中资源供养战兵,而州郡兵则只作守城之用。
    至于沈劲募来的一千部曲,不在二者之列。
    消息一经发布,各郡守军无不摩拳擦掌,想要应征战兵。
    在唐朝以前,是没有当兵吃饷这一概念的,仅有军官才有俸禄,普通军士只能得到一口温饱而已。
    如今桓熙开恩,为战兵提供军饷,立即引发了将士们的积极性,纷纷踊跃报名。
    在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桓熙走遍了梁州八郡,从各地守军之中,挑选精壮,共得五千敢战之士,将他们举家安置在汉中郡,与自己从江陵带来的五千将士一起作为战兵,拱卫治所。
    此举,也能方便他征调将士作战。
    若是遇到叛乱,或者敌军入侵,桓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召集将士,随他出征。      这一万将士,将是他北伐关中时的主战部队。
    落选之人,则尽数作为州郡兵,用以守城。
    桓熙在汉中集结将士之后,每日都要出入军营,观摩他们操演,抚慰将士。
    虽然他干不出吴起为士兵吸脓的戏码,但也愿意放下身段,与将士们亲近。
    桓熙时常赐给酒肉,与军士同乐,因此,他很快就笼络了军心,得到战兵们的效忠。
    彻底掌控了军队之后,有一万战兵聚集在汉中周边作为武力威慑,桓熙可以不必担心豪强反对,无所顾忌按照自己的心意,在梁州推行改革。
    而在桓熙选拔战兵,抚纳将士期间,赵歙靠着贿赂关卡守将,也终于带着商队走到了华山附近。
    华山为五岳之一,自古以来,就常为名士隐居之所。
    王猛祖籍青州北海郡,出身贫寒,成年后以贩卖畚箕为业。
    走得地方多了,他在兵荒马乱之中观测风云,自学成才。
    曾在学成之后前往邺城游历,却因其身世,被权贵所轻,唯有侍中徐统有识人之明,征辟王猛为功曹。
    然而王猛辞不就任,自此隐居华山。
    由于他拒绝徐统的征辟,王猛积攒了些许名声,故而赵歙很轻易的在华山打探到了王猛的住处。
    赵歙带着厚礼,来到一间草庐之外,他整理好衣冠,叩响了屋门。
    “何人造访?”
    一个妇人隔着木门喊道。
    赵歙朗声道:
    “白水人赵歙途经贵宝地,闻王公之名,特来求见。”
    “还请稍候,我去问过夫君。”
    妇人转身离开,许久,赵歙才听见脚步声重新响起。
    “我家夫君不见外客,还请赵先生见谅。”
    说着,妇人又有走开,赵歙赶忙将她叫住:
    “夫人止步,实不相瞒,我是受人之托,前来拜谒王公。”
    妇人问道:
    “敢问贵客是受何人所托?”
    赵歙犹豫许久,一咬牙,靠近木门,压低了声音道:
    “还请夫人为我通禀,我受梁州桓刺史之命,诚邀王公出山辅佐,略备薄礼,还请王公一见。”
    这一次,妇人离开的时间久了许多,然而她回来的时候,还是拒绝放赵歙进门。
    “我家夫君有言,还请赵先生转告桓刺史,他本是闲云野鹤,不愿受人打扰,才在华山避世隐居。
    “桓刺史的美意,我家夫君心领,但他自谓才疏学浅,难以堪当重任,只怕要让桓刺史失望了。”
    赵歙吃了一个闭门羹,见王猛执意不愿出山,甚至不肯露面,偏偏桓熙又叮嘱他不许无礼,赵歙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实在想不到办法。
    还差了一千字,会在明天补上。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