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48章 蒙古人面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清晨,皇极殿内。
    崇祯稳坐金銮宝座。
    王承恩站在旁边尖声喊道:“宣蒙古使团上朝觐见!”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鄂尔多斯部首领额璘臣和西土默特部首领俄木布,迈着紧张的步伐来到大殿。
    俄木布率先施礼:“臣俄木布率奉旨领西土默特使团进京朝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俄木布的父亲卜石兔是大明第四代顺义王,他身为顺义王的儿子,向崇祯称臣合情合理。
    看着跪在旁边的俄木布,额璘臣犯了难。
    他可没有俄木布这样的关系,直接开口称臣又有些说不出口。
    急中生智下,他施礼说道:“鄂尔多斯部额璘臣奉旨率领使团进京面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鸿胪寺官员挑毛病前,崇祯率先大大方方地抬了下手 :“免礼平身。”
    “谢陛下!”额璘臣与俄木布起身的同时松了口气。
    崇祯说的话虽然简短,但是语气中携带的帝王威严让他们压力很大。
    在礼部官员的提醒下,俄木布和额璘臣分别上交贡单。
    王承恩接过贡单,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念了起来。
    “西土默特部上交贡品一千匹战马,五百头牛...”
    念完俄木布的贡单,王承恩又拿起额璘臣的贡单念了一遍。
    蒙古人的贡品种类特别少,有马匹,牛,羊和相应动物的皮毛。
    除了这些,再无其他。
    不是他们不重视朝贡,而是草原贫瘠,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这些。
    念完贡单后,俄木布率先对着崇祯说道:“臣有两子,长子十四岁,次子八岁,臣愿将长子留在京师为质,以示忠诚!”
    “另外西土默特部八位将领也愿意将长子留在京师,陪伴臣的儿子学习生活。”
    崇祯没说话,看向额璘臣。
    额璘臣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年逾五十,膝下有四个儿子。
    除了最小的儿子还未结婚外,其他三个儿子早已结婚生子。
    甚至长子的儿子也已有十五岁。
    额璘臣不知道该把谁留下当成质子,所以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崇祯。
    他施礼后说道:“臣愿留下子嗣为质,请陛下指定人选。”
    对于这个问题,崇祯略微有些迟疑。
    他不是迟疑留不留人质,是迟疑留谁当人质。
    中原王朝的继承原则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即皇位和财产都由嫡长子继承。
    何为嫡长子?
    皇帝的正妻,也就是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
    该制度起源于于商,定于周。
    到了明朝亦是如此,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终子及,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不过这个制度有漏洞。
    以建文帝朱允炆为例,他并非朱标的嫡长子,嫡长子是朱雄英。
    朱雄英虽然早夭,但是朱标还有一个嫡子朱允熥。
    按照有嫡立嫡的原则,朱允熥应该被立为继承人。
    可惜朱雄英和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死的早,朱标在她死后改立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为太子妃。
    于是乎,朱允炆便成了嫡长子。
    朱允熥也就失去了继承的权力。
    游牧部落和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截然相反。
    游牧部落奉行幼子继承制度,又称幼子守灶。
    这项制度和游牧部落的习性有关。
    一个游牧家庭大儿子出生早,成家也早。
    在他成家时,家里会分给他几只牛羊去放牧。
    二儿子成家后也分走几只牛羊。
    游牧部落一直是游走放牧,等家里的老人快不行的时候,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赶着牛羊去了很远的地方,或者彻底失去了联络。
    所以老人只能把家产留给幼子。
    时间久了,幼子继承家产的习俗便形成了制度。
    其实不止游牧部落奉行幼子守灶,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明代时期的关中地区也有类似的制度。
    蒙古人施行幼子继承,而中原王朝施行嫡长子继承。
    两种制度有冲突。
    想到这,崇祯看向俄木布。
    俄木布的父亲是第四代顺义王,这四任顺义王都是按照嫡长子制度进行传承。
    也就是说,在蒙古内部施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没问题的。
    崇祯坐在龙椅上开口道:“大明朝奉行嫡长子继承,对外所封的爵位称号也应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诸位要把嫡长子留在京师学习生活。”
    “臣遵旨。”俄木布率先令旨。
    额璘臣反应稍慢,紧跟着接旨。
    等他们起身后,崇祯问:“两位首领对留在京师的孩子有什么要求吗?”
    “要求?”额璘臣和俄木布同时一愣。
    俄木布施礼问道:“臣不明白陛下所说的要求是什么,请陛下明示。”
    “这些孩子在京师的花费皆由朝廷负责,另外朕已命翰林院和五军都督府新建了一所学堂,翰林院教文,五军都督府教武!其他的朕还没想好,你们是孩子的长辈,想让他们学什么可以告诉朕,朕回头就派专人教导。”
    额璘臣和俄木布同时一怔。
    他们本以为把孩子送到京师后会像囚犯一样被关在某个地方,足不出户。
    没想到崇祯不但建了学校,还还教他们知识和武艺。
    等等...
    额璘臣率先意识到不对,在他看来这是崇祯的毒计。
    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回到蒙古后,还有几分蒙古人的血性?
    不等额璘臣做出反应,崇祯迅速补充道:“你们是孩子的长辈,让他们学什么你们自己定!也可以什么都不学,只学骑射!”
    听到崇祯这么说,额璘臣稍稍放下戒心,低着头与俄木布开始商议。
    商议了一会,二人都觉得有必要学习一些汉人的知识,但也不能忘记蒙古人的文字和语言。
    “臣请陛下给蒙古的孩子们派遣两位老师,一位教汉语,学汉字;另一位教蒙古语,学蒙古字。”俄木布和额璘臣同时叩首道。
    “准了。”崇祯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安排完质子的事情后,崇祯忽然岔开了话题,在朝堂上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闲聊了一会后,额璘臣和俄木布退到旁边。
    朝会按照流程进行下一环节。
    等所有环节都进行完毕,王承恩宣布退朝。
    其他人先后离开。
    崇祯没走,一起留下的还有内阁成员。
    额璘臣和俄木布也被太监留了下来。
    确定殿内没有其他人后,范景文站出来朝额璘臣和俄木布拱手:“两位都是部落的首领,掌管数万牧民!请问两位在治理过程中是否遇到了麻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