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94章 ,赴香江提升含鱿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这么急吗?说好明天早晨通关过来,非得今天就把我叫过来?”
    就很气!
    本打算今晚安排大餐,准备工作都做足铺垫,只等临门一脚,奈何林文辉催命一般。
    工作和个人享受,他还是能分得清轻重的。
    有事业,就有一切。
    没事业,什么都是虚幻。
    林文辉闻言哈哈大笑道:“活该!我们都忙,就你轻松?
    不就是東莞和鹏城那点事吗,随便让下面人代劳好了。”
    公事以外,就只有张涛知晓内幕,连郭鑫毅这个实际经手人都一知半解,或许猜出来一些,但绝对不敢对外透露半个字。
    林文辉也不是没事找事,而是这次前来香江的目的,成功了一大半,最后只差李泽华亲自到场拍板。
    涉及青云投资3亿美元的融资,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哪怕它的发起方是青云集团。
    没有集团关连公司做保,人家很难相信一个在金融圈,没什么名声的后起之辈。
    以30万自有资金几个月做到近亿,或许是不错的宣传点,奈何这是3亿美元,不是3000万。
    “哦?和高盛,旗谈妥了?”
    李泽华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追问细节。
    用美利坚金融机构的融资,投资美利坚二级市场,是他早就定下来的战略。
    毕竟青云集团身上的含鱿率略显不足,贸然跑去美股,亏了还好说,万一赚多了被针对怎么办?
    后世那种动辄金融机构破产,存款数据丢失,搞特殊针对,甚至撕破脸皮直接冻结没收,连大毛家都躲不掉,他可不敢赌一把。
    这几年还行,他买的都是大盘股,参与的机构太多,除非运气逆天碰上黑天鹅事件,不然很难亏损。
    但以后呢?
    美股的收益率摆在那儿,对他来说就和捡钱一样,比如还未上市的特斯拉,受谷歌退出国内市场利好刺激,而暴涨三四倍的千度。
    这种捡钱的机会一抓一大把,更别提迟早要进入资本视线的比特币,这玩意不受监管,数量有限,又能推动英美科资本收割全球。
    后世光因为挖矿而做炒作起来的矿卡,就让利益链条上整个产业链吃的满嘴是油。
    他怎么可能不心动啊!
    在利益面前,大是大非他站得住脚,但能在危机爆发前,尽可能增强自身实力的机会,也不会放过。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鱿鱼借钱。
    有多少借多少!
    只要鱿鱼控制的金融机构同意,他不介意借出一个美债规模,不就是十几万亿美元吗?
    凭本事借的,为什么要还?
    有十几万亿,背靠东大,还怕个屁啊!
    当然,人家疯了也不可能借他这么多,但以青云集团发展的速度,未来借300亿美元,3000亿美元呢?
    慢慢来嘛,一点点借,比如现在的3亿美元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局。
    明面上说大头投入国内,涉及关联企业的二级市场投资,实际上就是内幕交易嘛,鱿鱼资本持谨慎态度看好这个项目。
    实际上鱿鱼收利息,他在美股躺赚,只要控制好风险,把马甲准备好,隐藏自己的意图,未必不能滚雪球一般发展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首先要出海,就必须得遵守别人的游戏规则,无论内心对鱿鱼有多警惕,明面上他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那就是自从08年金融风暴后,鱿鱼事实上已经控制了,美利坚金融和大部分新闻传媒,他出海无论如何都躲不开鱿鱼的影响。
    比如未来上市后,难道还能阻止贝莱德,道富这些基金,在二级市场公开交易购入股份?
    何况他还存着养寇自重的心思,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朝把脸翻,做切割也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事情。
    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双方的经贸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就分不清谁是谁了。
    在这个过程中,未必不能利用鱿鱼资本为自己谋福利,哪怕挡一挡各种明枪暗箭也行。
    当然,有舍有得,想要借用别人的势,自己也必须出让一部分利益。
    相比于失去的一点点,收获更大就行了,亏本的买卖绝不干。
    就比如这3亿美元,丢进美股,最多一年就能翻好几倍,一个千度股票买下来,稳赚不赔啊!
    更别提那么多记忆中待涨的优质股,随便买买都不止百亿,这时候找鱿鱼借钱就显得尤为重要。
    赚来的钱,他会通过股票质押的方式,不断转出美利坚,转移回东大或其它地区,将钞票换成资源的分配权。
    就那么一点点利息,谁在乎?
    将来彻底翻脸时,他也不怕了,大不了被没收,直接互相抵债呗,到手的才是真的。
    在此之前,借款越多他越安全,双方关系好时,没有原则性冲突,谁会舍得动自己的善财童子呀?
    光想想都觉得刺激。
    林文辉不知道他的具体谋划,只觉得很可惜,这些融资债券,其实可以拿去李家坡发行的嘛,淡马锡和李家坡主~权基金很有兴趣。
    每年有固定收益,发债方信誉有保证,光一个拼夕夕股份就能抵押好多个亿,非得在香江弄,还得找高盛旗融资。
    它们的利息,比在李家坡发行高出0.5%啊,每年就是上百万美元额外支出呢。
    想不通,劝过,可惜不听。
    好在他也懂得其中一些内幕,知道李泽华所作所为的基本逻辑,权当买保险了吧。
    就道:“基本问题不大,但是高盛希望介入公司下一轮融资,毕竟您知道的,它们旗下也有自己的风险投资部门。”
    “都可以谈,稍微放出去一点点,对公司未来在李家坡,或香江上市也有好处。”
    李泽华早就拉拢国资进场,稳住了基本盘,加上和五军都督府的联系越来越深,丝毫不担心将来被当成二五仔弄掉。
    加上未来发码集团在欧美的利益,他相信高盛旗会满意这块蛋糕的。
    再不济还能拉上某些集团共同投资抖音,增强它们的传媒控制权。
    “那就没有太大问题,明天签约,只需要您个人提供连带担保即可。”
    林文辉小心翼翼的提了一句,“只要您能证明自己在金融圈的实力,往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每一笔借款,都要老板亲自负连带无限责任,那金融机构一大半都得破产倒闭,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嘛,再苦不能苦老板。
    李泽华也不在意,“签个字而已,有什么可担心的?”
    又问:“大概签下来多久,资金能到账?”
    林文辉对他看准就马上要下手的性格,已经习惯了,“这边的效率很高,尤其您个人资产能轻松覆盖债务,签字后两三天内可以到账。”
    “真有钱啊!三个亿美元,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
    他很是羡慕,接着道:“按计划好的,多周转几次,哪怕白的变成黑的也无所谓,总之要绝对保证资金保密性。
    按给出的几个标秘密建仓吧,另外操盘团队筹备招募,是按我要求来的吧?”
    林文辉可不敢在这些事情上马虎,“借用了一些原本的人脉,自行招募了一些,又从国内调来一个操作团队,大家互不统属互不接触。
    理论上如果不被重点盯防,小心一些不会被察觉,毕竟美股的交易量很大,用三到四个月分批建仓,应该是安全的。”
    “那就好,不要舍不得钱,一定要确保操作团队的隐秘性,另外找证券公司购买看涨期权的事,就找高盛旗吧。
    一事不烦二主,总得让人家明白,我们究竟把钱在哪里了。”
    林文辉被他的操作弄得有些晕,“私下几十万上百万美元,额外支出转来转去,瞒着它们购买预定公司股票,明面上再去买看涨期权,这不是?”就差明说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
    “我什么时候说要买那几只了?”
    李泽华眨眨眼睛,笑道:“长线价值投资,我有的是耐心和优质的企业一起成长。”
    要的就是漫无目的投资,让对方分析不出来他的真实目标,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股市每天进出那么多资金,谁还能完全监控到位?
    有国内金融机构配合,届时出具外保内贷证明文件,让鱿鱼相信资金大头进入国内市场即可。
    何况美利坚的金融机构多如牛毛,谁规定说他不能在高盛买看涨期权?
    在操盘建仓的过程中,他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物色合适可靠的人选,届时团队解散以后,他可以再次招募。
    美利坚金融机构遍及全球,加上其它各国参与美股交易的金融投行,这家买一百万,那家买八十万,算上杠杆,也不少赚。
    还不会引起特别注意,反正国内对海外股票投资,不征收额外资本利得税,也不担心留下把柄。
    林文辉都快被他整蒙了,最后实在无语,“感觉你上辈子就是天生被迫害体质,至于这么小心吗?”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一点老祖宗,已经用无数血淋淋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不介意用最恶毒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因为最坏的结果,已经能预见,所以出现也能坦然接受,总比预期目标太高,中途出现意外导致功败垂成好吧?”
    林文辉还能说什么呢,有个这么爱把人往坏处想的老板,确实很累,算了,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反正自己的待遇又不会少半分,比如这次融资,他作为集团首席财务官,按道理领自己一份工资就行。
    但李泽华还是按业内潜规则,给他一定比例的提成,不多,在香江买套千尺豪宅是足够了。
    商定好签约事宜后,林文辉又着重介绍起智能手机业务,因为李家坡团队的前期筹备,目前所有专利授权和零部件采购工作。
    都成功完成预定任务,这玩意目前是自由交易,只要给钱,除少数几家外,大部分厂商和专利持有方,都给的十分痛快。
    谁会嫌钱多啊?
    前期进场的玩家越多,推广起来的难度就越低,君不见后世等到智能手机覆盖率达到一定量。
    包括安卓阵营在内,都开始举起镰刀进入收割模式,别以为只有苹果税,安卓同样要交钱的,不然就只能使用最原始的版本。
    “原型机测试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整体性能测试并未发现明显问题,稍微有些过热在可接受范围内。”
    李泽华对熊猫,荣耀第一代产品要求并不高,他又不指望一机传三代,人走机还在。
    以目前智能手机硬件发展速度,过两年回头看,简直没法直视。
    初代智能机的配置,主打一个够用就行,一开始也没那么多专业配套app,能不卡就好。
    再过几年,能拿来聊扣扣,打微信视频,刷刷网页就行啦。
    几千块钱,难道还想用一辈子?
    年轻人不管是出于追求面子,还是工作生活娱乐之必要,他们迟早会接受两三年一换的快节奏。
    淘汰掉的智能手机,还可以给爸妈用嘛,这么一想,换新机的动力是不是就有了?
    更别提青云旗下还有那么多潜在消费者,外卖快递电商,哪一个能离开智能手机辅助?
    对这群人来说,智能机与其是生活娱乐选配的大玩具,不如说是工作必备的生产资料,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的吃饭饭碗。
    对这一点,林文辉也有一定认知,毕竟谁能拒绝一款随时随地,能让自己增加收入的辅助工具呢?
    便不再纠结他首批五十万台订单采购量,本集团就能消耗一小半,剩下的有这么多销售渠道,怎么着卖个一年,也能卖出去吧?
    集中采购的优势,不必多说,哪怕每个关键零部件,谈下来1美元的差价,也是了不得的优势。
    那么多零部件和专利授权成本均摊下来,多出十几美元甚至几十美元的净利润,放到市场上,拼价格战也不畏惧任何对手。
    “十二月小规模生产,赶在年底前发布?”
    李泽华左思右想,还没确认好具体发布时间,十一月太赶,但又不能太晚,不然学生放假,消费的主力军跑掉了,怎么保证销量?
    利用大学生的攀比心思,迫使其中具备潜在消费能力的,站出来购买,才是首轮促销销量的绝对保障。
    十二月,舶来品的节日为数不少,别的商家可以大肆宣传,青云也可以啊!
    在内部软件上把所有的问题交代好,李泽华转过头来,和林文辉商量其它事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动植物科研任务,表面打着保护生态环保旗号的渗透计划,已经初步和国内取得共识。
    先把人派出去,悄悄的探索能源,矿产,当地人文环境,各种势力分布,发现机会,才能把握机会。
    至于李泽华的小九九更别提了,大酱无人机,还将提供北斗卫星地图的海外覆盖任务,届时可就不止一两千架的销量。
    做好了,这就是长期市场,源源不断的订单发回来,说不定还能提前在海外,组成无人机编队呢,华夏造,品质有保障哦。
    买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奉送东大十年质保哦,亲~
    荣耀旗下的荣威系列,同样将借助这个渗透计划,走出国门,迈向新的征程。
    广阔的非洲市场,不是没有消费潜力,事实上哪怕初期只有1%,2%的覆盖范围,以十几亿人口的基数,也是千万级销售市场。
    最关键的是,青云集团可以趁机插手当地的水利,电力,交通和电信市场,进而通过软件影响操纵当地的传媒,金融。
    甚至将来可以掌控当地的资源分配主导权,这一切不是没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青云集团可以通过市场反哺,以荣威系列发展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等到时机一到,摇身一变引回国内。
    基本属于无缝对接。
    再加上在这个过程中,累积的销量,反过来又刺激本国芯片业务发展。
    荣威嘛,定位就是几百块软妹币的低端手机,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中~芯,京东~方,注定成为荣威最大的供货方,加上电动车芯片,保证把这几家国内核心企业养起来。
    等到拖不下去被曝光,被制裁的那天,李泽华还在乎个屁啊,届时东大的舰队,都开始在各大洋自由航行了。
    他还怕有人找麻烦?
    你敢制裁青云集团,青云反过来还能制裁鹰酱呢。
    工业化国家最怕没市场,只要资源和倾销地足够,西方绑一块也别想是东大的对手。
    这一世,只要把拼夕夕下沉市场计划做成功,再提前控制在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关键能源,形成良性循环。
    再差也要比前世面临的外部环境好,给他十年时间,必然造就出一个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巨无霸。
    不奢求能控制所有行业,影响多少国度,但随着东大势不可挡的崛起,青云集团愿意做这个探路先锋,只有相互绑定利益才能长久。
    只有背靠东大,才能发展成和鱿鱼集团竞争的同等对手。
    林文辉隐隐猜到这个计划的初衷,但他并没有拒绝的意思,这也关乎他的切身利益啊!
    唯独对规模有些吃不准,“董事长,一千支拍摄组,是不是太多了点?”
    “多吗?”
    李泽华狐疑的看他一眼,“这对李家坡来说,是好事啊,一万多人的装备,少说也是十亿起步,哪怕是转手贸易,也不少赚吧?”
    林文辉听他这么说,更害怕了,“就是因为你提的这些装备,太吓人了,我们是正经公司啊,怎么还能做这种交易呢?”
    “你是不是对非洲有什么误解?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biubiubiu,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再说拍摄期间,少不了接触大型野兽,没有火器加持,难道你让他们赤手空拳和狮子鬣狗搏斗?”
    林文辉默然,“那也不用那么多啊,李家坡虽然能利用约翰牛的影响力,在非洲为青云集团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但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师的编制了吧?”
    “没那么夸张,分散到几十个国家,每个地方才几百人而已,又不是一年之内全部安排到位,慢慢来嘛。”
    李泽华嘴上说,心里骂,叫你连夜把我从温柔乡里叫过来,这下也让你尝尝抓狂的滋味……(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