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5章 驱狼吞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1916年到了,结果如同所预料的一样,袁世凯这个年过得很不开心。他的称帝,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后遗症。不仅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连同自己起家的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段祺瑞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帝国主义列强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年前的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并迅速蔓延开来。贵州、广西也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
    袁世凯发现,首先有必要推迟称帝的时间;1916年3月,他终于放弃了恢复君主制的野心。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
    但为时已晚。
    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
    在四面楚歌之时,袁世凯想到了向他表忠的张作霖,他要求张作霖出兵湖南,并许诺以后可以封公封侯。这是袁世凯最后的一棵救命稻草。
    袁世凯对部下封爵时,曾封张为二等子爵,照袁颁爵时的普遍习惯,中将阶级的师长和镇守使,都只授轻车都尉,张作霖以一个师长而获二等子爵,就表示袁破格笼络他。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当时张作霖并不知道子爵是个什么玩意,就问幕僚袁金铠。袁金铠告诉他,古代爵位共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皇家封赏一向苛刻,封一个二等子爵已属难得。然而张汉卿怎能在此时让张作霖自毁“前途”?而且张作霖也自以为对洪宪帝制出过大力,竟不能封侯,遂大失所望,即日递呈请假,表示绝不给他人做“子”。
    当然这是扯淡,聊作饭后谈资。张作霖能从精英窝里杀出并做到一方诸侯,眼光岂会如此短浅?这种关系到自身前途的事儿,岂能如此儿戏?
    不过辞去二等子爵却是真的,这个不是怂,而是装怂。故意以一个大老粗的形象示人,既不会得罪心结很重的袁世凯,也自然地回绝了中央的爵位封赏,为将来的局势发展留后路。张汉卿深知,不久后“反帝制”风波影响之大、于国民影响之深是无论如何说都不为过的。这次风波,直接是中国民主运动的启蒙,影响深远。在当下,政治上可不能有这种污点。
    当时所谓请假,便是辞职的先声,辞职又是自由行动的初步。所以吓得段上将军亲自踵门探疾,而张作霖却闭门挡驾。袁想调虎离山,征求张做绥远都统,张当然是一口拒绝,他怎会离开他的老窠奉天呢?
    护国军倒袁时,袁世凯计划调兵南征。2月间,袁召张作霖入京商讨南征问题,袁对张说了许多好话,许了许多好愿,劝张作霖带兵赴湖南,并许诺事成后封公爵。袁以为张会讨价还价,怎知大出袁的意料以外,张作霖竟一口承允,拍胸愿为前锋。袁世凯顿觉得张作霖究竟是绿林出身,有侠义之气。印象顿时好了许多,防备之心也大减。
    张作霖能够痛痛快快答应,与张汉卿的建议不无关系。张汉卿认为对中央不妨虚与委蛇,利用袁世凯还在台上的机会,捞得最大好处是上策,张作霖深以为然。
    张氏父子打的第一个主意,就是消灭二十八师冯德麟、驱除北京在奉天的钉子段芝贵,以奉天为基本,稳居关外蓄精养锐。毕竟,卧榻之傍,怎能容他人酣睡?
    张作霖答应出兵后,要解决出兵的技术问题。袁世凯特别关照陆军统率办事处,对他的需要优先解决,补充饷械,尽量方便。怎知饷械到手后,张作霖却突然变了脸。
    张作霖翻脸后可更厉害,不但用中央的饷械新招了十营兵,还因为他手上有段上将军亏空公帑数百万元的证据,这都是奉天的血汗脂膏,他要“代人民”清算这笔账。此外,他以冯德麟掣肘为由,督促中央要么将其调离,要么明确上下级关系,反正奉天不能有两个老大。
    同年4月20日,段芝贵微服潜赴北京哭诉,袁世凯此时内忧外患一齐迸发,也无法作任何实质性的安慰,只得劝他委曲一点先回任所,再作计较。
    这时袁世凯获得密报,张作霖正命袁金铠起草什么奉天保安会的章程,袁想到辛亥革命时,奉天也产生了一个保安会来和清廷脱离关系,组织保安会便是变相的独立;袁这时候对南方的爆炸局势已经很伤脑筋,自然怕北方也出乱子,而腹背受敌,他知道已无时间拖延了。为了安慰张作霖,他4月22日发表命令,任命廿七师师长张作霖为盛京将军,督理奉天军务,任命廿八师师长冯德麟为军务帮办。
    作为熟悉历史的张汉卿,对后来的变化自然是了然于胸的。可是没料到乃父竟更是技高一筹,看到袁世凯大势已去便决心反袁的张作霖表面上还是表示听袁调遣,以便骗取饷械。待饷械到手后突然变脸,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提出了“奉人治奉”的口号,表示不能离开奉天。这一手来得甚是漂亮,连张汉卿都不禁暗暗佩服:张作霖能登上“东北王”的宝座,这两把刷子真不是虚的!
    与张作霖同城竞争的冯德麟不能坐视张作霖得了这么多好处:这年头有军火便能就地征兵,继尔扩充实力。张作霖得了枪,他不甘落后,眼睛瞄上了段督军手中的钱。
    这笔钱就是张作霖所要替奉天人民清算的“公帑”,即段在东北上任后的“收获”。段芝贵是著名的贪官,他自知奉天非久留之地,遂有携巨额官款逃回北京之意。可是张作霖根据张汉卿的建议,说是说了,却没有真的动这笔钱的主意:有钱能壮大不假,但是毕竟中央政府余威还在,考虑到东北局势自己并不占优,张汉卿力劝张作霖不要因小失大,以免成为众矢之敌,并设法下套,怂恿冯德麟动手。
    此时,冯德麟虽然对晚辈的张作霖和自己平起平做极为不满,但他始终认为他们是内部矛盾,在对付袁世凯派来的段芝贵一事上,他们应该站是一起的,于是首先与张作霖做了驱段沟通。其理由是段芝贵是清末的官员,东三省支持袁世凯称帝一事上段是罪魁祸首(两人都不提自己曾是摇旗呐喊的先锋),现在东北人仍让这个袁世凯的“走狗”(不再是段将军及老师这个尊贵的称呼了)骑在头上是一种耻辱,应该尽快驱逐他。
    张作霖闻言暗喜,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不过他还是装出一幅难为的样子说:“段将军当年是家父及作霖的恩人,虽然其种种形为为我所不耻,但要作霖对其作出不义之事来,恐为绿林中人耻笑,将来我亦无颜见父亲于地下。”冯德麟虽然惊诧于张作霖的“江湖风范”,却不疑有他,反而心中高兴:“人说张作霖是枭雄,看来言过其实:古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都什么时候了,还念着所谓‘道义’。”虽然如此想,却假惺惺地说:“既然雨亭不便出面,那驱段之事便由二十八师…”
    随侍在彼的张汉卿接口说:“驱段是国家大义,父亲虽不便出面,也要稍尽一份力。这样,父亲便出面劝其离奉,冯伯父则以武力胁迫。段将军见伯父与父亲均态度明确,自然无法在奉天逗留。善后事宜,均由伯父作主,父亲则可保不被诟病,也算对得起这位世谊。”
    于是决定由冯德麟的二十八师演黑脸,和他作下面冲突;张作霖的二十七师唱白脸,吓得他畏罪而逃。让袁世凯的人也知道,奉天人不是好惹的!
    于是张作霖布置军队于某夜开枪,然后假意到段芝贵处报告,说冯德麟要率二十八师部队进城,惩办帝制祸首段芝贵。张作霖表示自己无法制止。段芝贵听后,十分紧张。张作霖借机劝段芝贵避一避,段芝贵感到这是一个好办法。经电请中央批准,他便乘机攫取巨额官款和若干军火,乘一列专车赴津。
    这一切,张作霖均暗中派人知会冯德麟,明面上还特派张作霖亲信五十四旅孙烈臣旅长率一营兵亲自护送。然而等车行到沟帮子车站,却被冯德麟早已布置的二十八师汲金纯旅的一个团在沟帮子车站拦截了该列火车。团长邱恩荣上车,以奉天军民的名义,交电报两封,内称:“卸任上将军段芝贵为帝制祸首,奉天人民正拟处以应得刑罚,竟敢手携省官款二百万之巨并军火大宗,闻风畏罪潜逃,奉天人民无不发指痛恨,电请汲旅长派兵就近截留押赴奉天,依法处理。”而且士兵又拥到站台上,剑拔弩张,形势一触即发。
    段芝贵把电报拿给孙烈臣看,孙烈臣看罢,大声不满地说:“岂有此理,等我问问。”即下车到票房同邱团长谈话,却黄鹤一去沓无音讯。段芝贵见孙烈臣许久不回,惊慌失措,立即下令把官款和军火卸下,堆在站台上。
    看到这一切,于是孙烈臣上车后报告说:“奉天各界人情汹汹,一定要截留专车押回,经张代督婉商多时,才答应不扣专车,但官款和军火务须点清留下,并电请中央查办。”段芝贵连忙点头认可,下令交由邱团长清点带回。
    平空得了一笔巨款,冯德麟喜不自胜。张作霖对这笔巨款也是垂诞已久,但能够忍住不动,张汉卿居功甚伟。在他印象中,袁世凯之后,大权归于段祺瑞(老段),而段芝贵(小段)与此老段颇有渊源。为了将来“见面有话说”,只得忍痛。不过不经意间,奉天人便觉得还是张作霖有情有义,不做落井下石的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