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嫂宝女
这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可是我们都跟工友们说好了,要送瓜子的啊。”
“你去问问工友们,是想要猪肉还是瓜子?”
两人窃窃私语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不买瓜子了。
甚至两人都没有跟徐婉宁和林荃说一声,直接小跑着走掉了。
林荃看着她俩消失的背影,问徐婉宁:“嫂子,你是不是早猜到他们不打算采购那么多瓜子儿,所以才将价格定高,让他们退却,从而不找咱们买了?我就说呢,六百斤瓜子,我一个暑假别做其他事儿了,光炒瓜子得了。”
“如果真有人以七毛钱一斤的价格找你买瓜子,你卖还是不卖?”
“卖!”林荃毫不犹豫。
慢一秒种,都是她对钱的不尊重!
她卖小包的瓜子儿,均摊下来也才五六毛一斤,现在直接涨到了七毛钱。
而且给嫂子的成本已经给过了,现在挣的,除了瓜子钱,都是她自己赚的净利润。首发
累一点怕什么?就是胳膊断了,她也要用脚继续炒瓜子。
刚激动了一秒钟,林荃整个人又耷拉了下来,“可是,也没人找我买瓜子儿啊。”
徐婉宁拍拍林荃的肩膀:“不着急,总会有那么一天的。赚钱只是我们的初级目标,终极目标,是做大做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嗯!我都听嫂子的!”
虽然林荃也不知道徐婉宁为什么会如此笃定她们一定会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她这个“嫂宝女”打定主意跟着嫂子干。
不过,经过昨天徐婉宁当托,林荃炒瓜子好吃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今天有很多回头客,都是一块钱一块钱的买。
天刚擦黑,林荃和林母的货全都一扫而空,三人提着空篮子,拿着小马扎,有说有笑地回了家。
林母刚用钥匙打开门,就闻到了一股烧焦的味道,伴随着饭菜的香味飘了出来,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林安和戴伟两人系着林母的围裙,正忙进忙出地从厨房里端菜出来。
“你们回来了?饭马上就煮好了,你们先洗手休息一下。”
“今天是你们做的晚饭?不对,你们竟然会做饭?”
林母将信将疑地进了厨房,总算弄清楚那股子难闻的气味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你们俩谁煮的饭啊?米饭怎么就煮成了粥?而且竟然还烧焦了?这还能吃吗这?这得浪费多少大米啊!”
林安摸了摸自己的鼻尖,脸上满是尴尬的笑容。
“我想着,今天你们出去摆摊,回来会很晚,不想让你们太累,所以就想提前把饭做好。没想到,火候被把控好,就煮成这个样子了。”
林母还想再说两句,但看林安和戴伟两人都是一副虚心又小心翼翼的模样,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行了行了,你们出去吧,我来做饭吧。”
现在重新蒸米饭肯定是来不及了,虽说锅里的粥有些烧焦了,但只要把那一部分去掉,没了焦味就还能吃。
林母始终贯彻一个理念,不能因为现在日子好过了,就糟践粮食。
这世上多的是吃不饱饭的人。
林母手脚麻利的削了几个红薯放进锅里,又加了一把火烧了一会儿,就变成了黏糊糊甜滋滋的红薯粥。
徐婉宁吃了一口粥,不禁感慨道:“我都不记得多久没吃过红薯粥了。”
林母笑笑:“托你们的福,来了京市以后啊,我几乎顿顿都吃白米饭,很少吃二米饭,这红薯粥也确实很久没吃过了。你别说,这猛地一吃,还怪怀念这种味道的。”
徐婉宁看着林母的情绪倏地低沉下来,就知道她怀念的不是红薯粥,而是大江村。
那毕竟是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虽说跟村里的人有些摩擦,但临了临了离开故乡,来到一个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多少有些不适应。
不过林母已经竭尽全力去适应这种生活了,她一直很努力,不让自己的这种情绪影响到孩子们。
若非今天突然吃到红薯粥,又说了这样一句感慨的话,就连向来心思细腻的徐婉宁,都未必能想到,林母的心底竟然有这样的惆怅。
“说起来,我还挺怀念大江村的,今年过年,咱们回家一趟,也见见以前的乡亲们。妈,您在广场的照片可要收拾好了,等回村儿后,跟您的老姐妹好好讲述一下京市的繁华。”
“哎,好!”
“不过话说回来,这菜的味道……”
“嫂子你也觉得很好吃对不对?我以前都不知道戴伟竟然还会做饭呢,尤其是这道清炒油麦菜,我的最爱。”
“我是说,这菜的味道怎么那么熟悉?像极了张大厨的厨艺。”
戴伟重重叹一口气,耷拉着脸,“嫂子,你非得拆穿我们吗?我和大哥差点将厨房炸了也没能炒出一道合胃口的菜,所以才不得不去酒楼打包了几个菜回来。”
没想到竟然让徐婉宁尝了出来,而且她还猜到了是张大厨做的。
什么世道啊?
徐婉宁听着戴伟的话,笑道:“我这是在解救你。要不然真让我们误以为这是你和林安做的,以后我们出去做生意的时候,晚饭就得交给你们来做,难道你们还能天天去酒楼打包饭菜回来不成?”
“也不是不……不行,绝对不行!”戴伟看林母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一本正经,语气坚定道:“我会努力学做饭,争取早日做出好吃的饭菜出来,这样你们就能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了。”
“行了,快吃饭吧。”
吃过饭后,林安和戴伟主动承担起了洗碗的任务。
林母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嘴里一直嘟囔着什么。
“妈,您怎么了?”
“我总觉得哪儿怪怪的,但一时半会儿又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
“您是不是觉得今天家里安静地可怕?”
“哎对,就是这样!”
“因为孩子们今晚住在我妈家了,没回来。”
林母这才恍然大悟:“瞧我这脑子,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原来是孩子们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