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断义绝(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书接上回。
    李知看着二人说道“本侯说的可对?!”
    听到李知竟然连称呼都变了,蔡邕和阳球二人面面相觑,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之色。
    他们皆都知道,既然李知以本侯自居,那面前之人,就不再是他们的后生晚辈李知,而是大汉阳翟侯,骠骑将军李知。
    如此一来,事情可就难办了,让他们去逼迫、劝说自己的后生晚辈,他们能做到。
    但是当这个后生晚辈身份,转成了骠骑将军的时候,他们二人的身份还真有些不够格。
    想到这里,蔡邕干咳了一声之后,对着李知行了一礼,试探道“下官见过骠骑将军。”
    李知闻言一愣,随后便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抬手虚扶道“蔡中郎有礼了,起身吧。”
    既然面前的二人已经把他卖了,那李知也没什么好说的,公事公办吧。
    反正此时已经与何进结盟,便是少了面前的二人助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凭何进、李知、卢植三人的势力,一样能够救出陛下。
    到时候,李知把张让引出皇宫,卢植闯入宫中救出陛下,最后再由何进发动他的势力,压制张让的势力,让他们不敢作乱。
    如此一来,大事成矣,根本用不到面前这两人。
    既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李知也不打算再给这两个人留颜面。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两人根本不同意他的计策,还想如当初一般,用光明正大的手段铲除张让。
    他们之所以表面上同意李知的计策,也不过是为了稳住李知,好借用李知的名头,来换取别人的支持。
    如此作为,在和平时期当然是正确的,毕竟政治的本意就是互相妥协。
    但是这种方法用在这个将要来临的乱世,却是荒谬之极,李知可不会跟着他们玩这些政治手段,只会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整件事情。
    见到李知的态度之后,阳球和蔡邕二人同时叹了一口气。
    他们二人通过李知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李知对他们的印象已经跌落到了谷底。
    并且,李知根本不会配合他们二人,交出骠骑将军之位。
    想到这里,阳球使劲的揉了揉脸,想再努力一把,争取能够让李知配合他们“贤侄,我等也知道这个请求有些不近人情。
    但是,与世家合作有利无害,就当是为了陛下,贤侄受些委屈,交出骠骑将军之位吧。
    等此事过后,老夫拿性命保证,让贤侄登上三公之位。
    到时贤侄的权力,不会比现在这个空头将军差。
    “呵!”李知嗤笑了一声“三公之位又能如何?
    本侯乃是武将,骠骑将军之位才适合本侯。
    区区三公之位,用钱就能买到的位置,你当本侯稀罕吗?”
    说完之后,李知从腰间摘下折扇,“唰”的一声打开,摇晃了几下,把目光转向了他处,不再看面前二人。
    “这……”阳球被李知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知道李知说的没错,依照李知的身家来说,区区三公之位,他还真不放在眼里。
    在陛下那里,三公之位有明码标价,而骠骑将军之职却根本不卖。
    刘宏也不是傻子,他卖的那些官职全部都是一些文职,或者是不重要的武职,真正重要的武将之位,他一个都没卖。
    想到这里,阳球颓废的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见阳球败退之后,蔡邕义正言辞的开口说道“难道骠骑将军就不在乎陛下的安危?!
    难道在骠骑将军的眼中,陛下的安危还比不上骠骑将军的官职?!”
    听到蔡邕的呵斥之言,李知眼睛一眯,不悦的说道“蔡中郎不要偷换概念,本侯比你更加了解陛下的性格。
    依照陛下的性格来说,如果有的选择,他最不愿意救他的人就是世家。
    再说,便是没有世家,本候也能把陛下安安全全的救出来,为何非要多此一举?
    难道你等不知道,陛下临朝之时,最讨厌之事便是世家掌握兵权?
    陛下处处的为难世家,世家一旦有了掌兵之心,陛下便会雷厉风行的打击世家。
    蔡中郎觉得以陛下如此行为、性格,会同意本候和世家结盟?”
    “这……”蔡邕被李知说的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反驳。
    见面前两人皆都哑口无言,李知挥了挥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之后,面无表情的说道“骠骑将军之位本侯是不会让的!
    至于拯救陛下之事,也就不劳二位操心了,二位请吧。”
    蔡邕和阳球二人听闻此言之后,皆都怔愣不已,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表情的李知。
    往日之时,李知在他们面前皆是恭恭敬敬从,从没有如此无礼过,以至于让他们产生了,他们能够操控李知的错觉。
    如今看来,错觉就是错觉,李知还是李知,他们二人根本没办法操控李知。
    想明白这些之后,他们二人同时叹了一口气,顷刻间,精神便委顿了下去,像是忽然之间他老了十余岁。
    见到他们二人的表情,李知也不在意。
    既然已经撕破
    脸皮,那就没什么好说的,李知对着他们二人一引手“二位请吧,本侯还有要事要办,就不多留二位了。”
    蔡邕二人见李知如此决绝,也没脸再待在这里,对着李知和曹操拱手一礼之后,掩面而逃,实在是有些羞于见人。
    等他们二人走后,李知冷哼了一声,气呼呼的转过身,坐在了座位之上。
    见到李知如此表情,曹操走上前去安慰道“行之贤弟不必在意这些老臣之言,他们皆都老糊涂了。
    他们这些老臣,在朝为官靠的就是一腔热血,还有一些书生意气。
    他们能说出如此无知之言,为兄一点儿也不意外。
    因为他们本就是这样的人,如果需要他们用自己的官职,来换取陛下的安危,他们必然会欣然同意。
    他们才不会管,他们丢了官职后,一些庸碌贪腐之人坐上他们官职之后,天下会有多少人受难受灾。
    他们只会想,自己乃是忠君爱国的典范,这种只会耍嘴皮子的老顽固,贤弟不用太过于在意,对于这些人置之不理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听到曹操的安慰之语,李知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在下倒不是为他们二人生气,而是在生在下自己的气。
    当初,还是在下向卢公提议,要邀请他们二人。
    没想到,他们二人反手便把在下给出卖了,如今却是悔之晚矣!”
    说到这里,李知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中暗暗的责怪自己识人不明。
    当初他之所以会邀请阳球和蔡邕二人,是因为历史之上,他们二人皆都算是忠贞之士。
    却没想到,到了现实之中,他们二人竟然只是一些书生意气甚重的顽固之徒,与他想象的那种智谋之士相差甚远。
    怪不得历史上这两人的下场都不怎么样,原来他们竟然是这样的人。
    想到这里,李知仰天长叹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曹操听到李知的感叹之语后,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随即,曹操以为李知是在嘲讽阳球和蔡邕二人是书呆子,所以便顺着他的话说道“确实如此,他们二人皆都是死读书的古板之辈。
    这样的人,做个教书先生还算称职,但是作为大臣却是……”
    说到这里,曹操不屑的摇了摇头,他这么说,心中也是这么想的,他从来都瞧不起这些只会死读书的古板之人。
    曹操就喜欢和李知这种,思维天马行空的人做朋友,这样的人总能给人惊喜。
    并且,遇到事情之后,这样的人,往往都会有奇策来解决
    事情。
    就如李知一般,曹操没见过什么事情能够难住他。
    一旦碰上难事,李知往往能以,别人想不到的奇妙办法来解决此事。
    每每见到李知用奇思妙想破局之时,曹操皆是拍案叫绝,如饮琼浆。
    听到曹操此言之后,李知知道他可能有些误会了。
    但是他也没有反驳,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随后说道“算了,不说这些恼人的事情了,我等还是想想该如何解决张让吧。”
    曹操闻言,疑惑不解的问道“我等不是已经想好了计策吗?为何还要在商议?”
    李知苦笑了一声,指了指外面说道“我等的计策,已经被他们二人说了个底儿掉,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张让在世家之中也有眼线,世家知道了我等的谋划,张让肯定也知道了,甚至于,连长生不老之药是假的这回事,张让应该也知道了,如此一来,他就会再上当?”
    闻听此言,曹操面色一变,惊怒交加道“如此说来,我等前些时日的谋划岂不是功亏一篑?!”
    李知使劲的揉揉脸,面色无奈的点了点头“正是如此,以前的计划全部作废,而且,还要防止大将军何进防水。
    因为长生不老之药是假的这回事儿,张让既然能知道,何进一样也能知道。
    到时候,何进知道在下是在骗他,他必然会勃然大怒,反水也是人之常情。”
    “呼……”闻听完李知的解释之后,曹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面色狰狞的说道“阳球蔡邕二人该死!”
    现在曹操杀人的心都有了,他们费尽心机,多处谋划,总算博得了大好的局势,却没想到被两个老顽固给破坏了。
    听到曹操满是杀气的话语,李知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他们虽然可恶,但是罪不至死,最多也就是顽固一些罢了。
    他们这种人,都是抱着为人好的心态去害人。
    而且,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害人,只以为自己是在帮助他人。
    然而,他们的这种好意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害人!”
    说到这里,李知叹了一口气“最可怕的便是这种人,他们心中有自己的信仰,并且非常的顽固,他们往往喜欢以己度人。
    他们总是认为,天下人就该如他们一般,才算是忠良之臣。
    在下喜欢用一些奇谋,在他们眼中这些奇谋便是歪门邪道。
    他们喜欢堂堂正正的与敌人对决,行的是君子之道。
    这种人,教书育人确实是行家里手,但是让他们为官为臣却是难为他们了。
    让他们跟袁逢那些,只为了利益而活的世家之人争斗,就像是把白鼠扔到了老猫窝里,不会吃掉才怪!
    此事也怨在下,在下当初识人不明,没想到此处,毫无防备的,便把在下的所有谋划,都说给了这两个人听,以至于到了现在。
    我等的谋划功亏一篑,此皆是在下之过也!”
    说完,李知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紧闭双眼,默然不语。
    他是真的非常自责,要不是他当初没有听卢植的话,一意孤行,也不会有现在的这种困难局面。
    李知的弱点,就是太过于相信,前世所看的那些史书。
    须知,史书乃是文人所著,他们天生便会偏向文人。
    只要没有太大毛病的文人,都会被他们写的花团锦簇,像是圣人复生一般。
    尤其是阳球和蔡邕这种耿直、古板之臣,更是写史人的挚爱。
    他们往往会对这些人大下笔墨,并且为他们扬名传威,便是有一些毛病,也会被这些人用春秋笔法掩盖过去。
    想通这些之后,李知更加的自责,要不是因为他轻信了他人,岂会到了如此地步?
    想到这里,李知满脸的愁容使劲的揉了揉额头,陷入了自怨自艾之中。
    见到李知这番表情之后,曹操也大概明白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问道“行之贤弟可是在埋怨自己?”
    “唉…”李知叹了一口气,满脸自责的点了点头“当初若不是在下一意孤行,没有听从卢公的劝说,事情也不会到了如此地步。”
    说完,李知有些颓废的看着曹操问道“孟德兄长,在你看来,在下是不是十分的愚蠢?”
    曹操盯着李知看了一会儿之后,摇了摇头,面色凝重的说道“为兄从出生到现在从未见过如贤弟这般聪慧之人。”
    说到这里,曹操话语一转,看着李知问道“行之贤弟,你从到大是否都十分的顺风顺水。
    在碰到难题之后,贤弟往往能够,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此事吧……”
    (本章完)
    教育1文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