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27章 第三章:离奇真相(第十二节)(27)
第十二节:冥冥苍生藏危机,强作干涉自可期。
(27)
李千秋听得易铭问到了关键之所在,不由得苦笑一声,又说道:“至于这件事,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你应该知道了,山下那些都是李岩、李侔的军队,最早从河南河内、杞县、开封一带带出来的,他们全部加入了李自成的队伍。进了北京后,几年前李自成和清军一片石大战,全军溃退。本来如果能将帅一心,共御满清的话,时局还不止于此般无可收拾。可惜李自成听信谗言,杀了李岩、李侔,导致军心大乱、民心尽失,才会一败涂地。大顺王朝就此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了,这段历史想必你是知道一些的。”
易铭对于这段历史,只知道一点儿,他好奇问道:“这和你我成为他们的首领有关系吗?”
李千秋怅然若失,说道:“当然有关系。我说过,我来自五千年后的世界。在和你见面时,我不知已经这样往返时空穿梭好些回了,原因我接下来会给你讲。”
易铭在草丛间坐了许久,这下感觉腰酸腿痛,他站起身,活动片刻。李千秋也是如此,两个又坐下后,李千秋这才又说道:“我前些年找到了李岩,因为当时天下大乱,我原来以为李岩是有能力成就大业之人。于是我想凭借我的知识和我可以动用的手段,竭尽全力辅佐他、成全他,让他顺应历史潮流,担负起拯救苍生、造福斯民的重任。当然你也知道,他就乐于甘当幕僚,后来成了李自成的狗头军师。起初的时候李自成还能听得进去一些好计良谋,后来队伍壮大了,自信心膨胀了,进了北京,当了皇帝。就变得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终至一败,死无葬身之地……。”
李千秋说到这里,长吁短叹了一番,又继续说道:“后来兵败,全军退入山西,我就劝李岩自回河南,脱离李自成。尽快重整旗鼓、招兵买马、抗击清军。然而此时,我才发现李岩不是干大事成大业之人。他不听劝告、优柔寡断,既然要背信弃义离李自成而去,就应当义无反顾、扭头就走。他不听,还妄想请兵两万,为李自成收拾河南残局。结果硬要去赴鸿门宴,到了那里,被牛金星埋伏刀斧手,捉住杀了。这都是他犹豫不定、判断失误所致,不然也不会有去无回、身首异处。本来立足河南,抗击清军,后果如何,也还难以预料。要是这样,或许就没有必要千里迢迢到这里了。”
李千秋稍歇片刻,又道:“我本想从这时积极介入干预历史进程,全力辅佐李岩。可是从结果来看,我选错了对象,所以才导致今日之困境。好在我一直跟随李岩,从来以参军之职参与李岩军政要务。李岩、李侔死后,为了不让队伍散了,我就带着这几千李岩旧部,一路到了这里。”
李千秋接着说道:“我穿越时空,到这里来完成我的使命。但是我是一个失败者,我采取的方式完全错了,付出那么大的精力,作了那样多的努力,却没有能完成我的使命。原因当然很多,我后来反思,失败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时代离我太遥远,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与我的初衷格格不入。他们的认知程度、文明程度和我相去甚远。我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竟然这么冷酷、这么疯狂、这么黑暗、这么嗜血成性。我以为教给他们知识和传授一定程度的科学成果,他们就会从中受益。所以我收了一些学生,比如赵龙甲、朱信、秦任等等,就是前些年我悉心培养的……。”
李千秋说着,竟有些累了,易铭让他休息了一会儿。李千秋就又持续说道:“我以为通过自己来影响他们,让他们知道那么多他们还不知道的东西,认为这些或许对他们有所帮助,但是我发现,他们对此缺乏理解,更对我的话置若罔闻。”
李千秋说道这里,意味深长看着易铭,说:“你能懂吗?”
易铭点头,问道:“我听懂一些,但我不知道你这样费尽心机的要改变历史,有什么必要?”
李千秋见易铭如此相问,似乎很欣慰,说道:“你能这样思考我很高兴。你已经知道,我是从很久远的未来到了这里,来此的目的一言难尽,但并非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吃饱了没有事做。我只这样对你说:我们的时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虽然你现在还不能确切理解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但我要告诉你的是,由于我们的时代早已经掌握了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在极小范围内实现时空穿梭。但当我们在探知我们的未来的世界面目时,发现人类面临空前的灾难。非但如此,我们人类万年进化而产生的文明都会烟消云散,一切不复存在,那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易铭惊讶却不敢相信,问道:“你是说世界末日?”
李千秋心情凝重万分,点了点头,继而说道:“于是我们试图找到原因,并尝试避免这一灾难。但是我们发现,即便原因找到了,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结局,我们已对此束手无策,一切都太晚了。要怪的话,这只能怪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由于长时间的互相残杀、彼此隔阂、组织涣散、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种族之间,各种宗教、文化、意识形态之间。总是为一己之私争执、内耗,矛盾大于共识,又不考虑长远,没有尽早地融合团结在一起。致使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过程中,走了太多的弯路,耽搁了太多的时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此情况下,我们意识到:鉴于多可能的宇宙,或者说有着平行而时时分岔的宇宙。它会以不同的方式演变,导致不同的演变结果。我们想到:如果我们能自由介入各个平行宇宙,就能对历史进行干预,并改变历史的进程,使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分岔,提前达到人类文明应有的高度,应对这世界灾难的到来。否则,人这种生物将和其它地球物种一起,象划过天际的流星一样,短暂存在过,不过很快消失在无垠的宇宙。
于是我们竭尽所能地启动了一项计划,我们穿越时空,在你们的世界建立了一个可以容人实现时空穿梭的能量场,你已经知道了,它就存在于距此不远的山洞里,正是前两天我带你来的地方。”
易铭心道:原来如此!但他还是疑问重重,就问道:“那么你可否告诉我?时空穿梭是怎样实现的?”
李千秋对此并未直接回答,他说道:“你以为以你掌握的那点知识,你能理解?”
易铭只好摇摇头,他知道他的那点知识简直不值一提。
李千秋又说道:“我只能形容和你们打电话差不多。你们把声音和图像通过光电的形式进行发送、接收并复原,我们采取的方式也大致一样。我们通过把一切的物体组织机制解密,然后在特定时空进行转换,然后接收重组……。
就这样,时空穿梭就完成了。看上去似乎简单不过,但实际上这建立在几千年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同时,这也源于那么多科学家为之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而这种时空穿梭的过程会消耗巨大的能量,是你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需要跨越的年代界限越长,所耗费的能量就越大,而这种差别是呈几何量级的。我们对此作过简单的计算,如果跨越一年的界限需要的能量是一的话,那么两年则大概需要增加到一千倍。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要去看看侏罗纪时代的恐龙,需要的能量则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易铭似懂非懂,只好说:“你说的那些我确实无法想象,我对此一无所知。”
李千秋笑着说:“当然,在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你的时代的科学水平是远远无法实现的。”
易铭突然对这孙子所处的五千年后的世界兴趣盎然,就问道:“你那个时代的人过得怎么样?他们幸福吗?有没有像我这种惶惶无助的失业人员?”
李千秋笑着回答道:“我们时代的人所掌握的知识是你无法想象的,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只不过我们所理解的幸福和你们不太一样,但不管怎样,我们时代的人最起码没有像你们时代的那种生存的压力。”
易铭问道:“是不是可以具体一点?比如他们整天都干什么?怎么过?是不是像我那个时代,一些人富可敌国,而另一些人则穷得要命,甚至还有不少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李千秋道:“那自然要公平得多,当然仍旧还有一定的差异,不过这是由兴趣、禀赋和爱好决定的。而不是由于国家、社会、种族、阶级和其他因素造成的。”
易铭不解,问道:“这怎么说?我文化有限,听不懂。”
李千秋笑了一下,答道:“我们工作,是因为爱好和兴趣,而不是谋生的手段。我们时代的商品生产和社会具体事务,大多由各种智能机器来完成。商品的生产和分配也是合理的,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在于转而关注于客观世界,乐于探究世界的奥秘,并为全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你们时代的许多人是先驱,比如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乔布斯等等……。”
易铭向往之心溢于言表,感叹道:“照你说来,那才是真正共产主义社会啊!”
李千秋听了,顿时就有些优越感,他有些得意地说道:“差不多吧!”
易铭莫不艳羡,又问道:“可以想象,你们都幸福成什么样子?”
片刻以后,李千秋接着说道:“我这样描述吧!我们完全攻克了疾病这个导致人类不幸的源泉,比如癌症、艾滋病甚至感冒,都早已不复存在而成为历史。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于公元3000年左右就解决了所有疾病问题,以至于人类平均寿命大幅提高。到了我所生活的年代,我们转而向实现人类寿命尽可能提高,甚至永远存续而努力,并且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而这也是我和你之间仅仅相差一百多代的原因,我们下一代出生的时间间隔延迟了很多年。”
易铭插话,问道:“你是说人人都有可能千年不老!万岁、万万岁了?”
李千秋道:“正是如此,我们了解人体运行的奥秘,知道是什么因素决定着我们的生老病死,我们找到了解决的这个终极命题的方案。如果要作一番比较的话,我只能说我们对待自己的身体,就如同你们对待一台机器,什么地方不行了,更换了就是,零件不行就换零件,机体不行就更换机体,只要保证更换上去的和先前的是一样的就行。”
易铭笑道:“假如脑袋不行了,砍掉也换一个吗?”
李千秋道:“那大可不必,这个颇为复杂,说来你又不懂。我只好打个比方,你是玩儿过手机的,假如你的手机不行了,你只要换一个一模一样的,然后把里面的信息和数据输入新的手机。那么它仍然是你的手机,内容没有改变,只是换了一个新的外壳而已,当然这三言两语难以给你说得清楚,这个比喻也不是完全恰当,你可不要因此深信不疑、误入歧途。”
易铭更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也有理由相信,千秋万世之后,或许人类会解决这些问题的。他只是转而想到,要是这些问题解决了,那地球上还不人满为患呀!易铭就问:“你们那个时候有多少人?”
李千秋仍旧笑着,无不得意答道:“这个可能出乎你的想象,我们全部加起来比你们多不了多少。”
易铭不信,就又说道:“在世的老是不死,另外又在不断的生,这样下去难道还不人口大爆炸呀!”
李千秋答道:“诚然!生个孩子在我们那里成为一种特别的奢望和幸福,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增加了人口基数和社会负担,压迫了其他人的生存空间。但生孩子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不能剥夺,所以我们把尽可能晚生孩子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易铭就开玩笑问道:“我看你也一大把年纪了,不会连孩子都没有吧?你这样子搞,我老李家终归会“空前绝后”的,是不是?”
李千秋这回不笑了,正色说道:“我现在还没有打算生一个,当我们认为有必要增长一些人口基数的时候,自然会按照计划生一些,你这样杞人忧天,操的什么心?”
易铭心里没有好气地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爸爸妈妈肯定难过死了。”
李千秋听了这话,不恼反而笑道:“我上八辈子的祖宗都还健在,你以为他们像你这样想啊?”
易铭又道:“不会吧!你不是在诓我吧?你这样说,难道是“八世同堂”喽?你上八代的太爷爷也就是那我那个孙子岂不是老妖精了。”
见易铭对自己祖上明显缺乏尊敬,李千秋内心有些不爽,但转而想到,再怎么说,眼前这个才是老祖宗,他这么说于情于理还算说得过去。但他不同意易铭“八世同堂”的说法,他更正道:“不是“八世同堂”,确切一点,应该是十四世同堂,我兄弟下面还有五辈人。”
易铭大惊失色,心想:这似乎也太玄乎离谱了!十几代人,一大家子挤在一起,怎么称呼也还是个问题,那小的称呼老的,一级一级的太爷爷喊去,爬着楼梯都喊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