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0章 第一章:石破天惊(第三节)(10)
第三节:昔日旧乡逢斯人,他年遭遇可料定。
(10)
这个现在只能称为“村子”的集镇,看上去确实只有几十户人家,由于建筑杂乱无章又破烂低矮,所以这谷地看上去竟显得要比易铭那时宽敞不少。两旁的山脉,树木浓密,中间则是大片开垦了的耕地。
李千秋在后面不断叮嘱易铭,说一会儿可能有些稀奇古怪的事,要易铭多看少说,以免麻烦。易铭深知,前路未卜,充满变数,何况到现在为止,易铭对于发生之事还不很确信。所以他连连称是,牢牢记住了李千秋的话,决定看看又会有什么古怪的事情发生。
夕阳西下,隐藏在一片淡积云里,那片云色彩红艳、绚丽多变。易铭知道,这接下来几天照样是晴空万里的天气。想到这孙子拖着他来了这么一趟时空旅行,却回到了1648年的6月,他就忍不住要抱怨,他心里想:这孙子应当在月份上作点调整多好?比如回到1648年的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木复苏、花团锦簇、气候宜人。抑或金秋十月也行呀,比起这热死人的季节不好上百倍吗?在这烈日炎炎的盛夏里,这鬼天气让易铭感觉走起路来,那一身行头贴在皮肤上,实在热得让他受不了。他就想:这古人就是啰嗦,其实穿着这一身什么活儿都干不了,何况也真不好看。
沿小路走了一段,易铭就更加确定李千秋所言非虚,远处山形地势,的确是熟悉的摸样。这东边和西边是两列南高北低的山脉,中间是低丘和坝子,更似一个谷地,小河自南向北蜿蜒流过,正是自己家乡无疑。走着走着,意识到身处的位置在他那个时代应该有几户人家的,并且公路就在不远处。再到前面应该是易铭读过的学校,但眼下是一片长得绿油油的稻子,又走近了些后,易铭看见稀稀拉拉分布着几十处木瓦房和茅草房,有几栋房子的墙身是粘土夯筑的。
茅草粘土房易铭可并不陌生,他小时候老家都还有不少这样的土墙房子。他再次看了看前方,这集镇确实不成样子,连街道的雏形都未能呈现。至于他那时候的医院、政府、邮局、学校、农贸市场等,则样样难寻踪迹。易铭想到几百年后,这镇上熙熙攘攘地生活着两三千号人,不由得感慨万分。
到了原本应是最为繁华的那一段地界,易铭就看见了几十步外站立着十几个奇形怪状的男子,又仔细一个个看了,却让他真正感觉恍若隔世。因为在易铭眼里,这些男子的着装只在电影或电视里出现过。这十几个人的头发跟从来没有剪过似的,由于太长,所以挽在头顶,打了一个“结”。这些人均不修边幅,胡子拉碴,以至于看上去显得邋里邋遢的。他们均穿着一身交领的上衣,下摆过膝,倒还整齐划一。易铭再次看了,心里替他们感慨:就这样的装束要是干起农活来,恐怕是很费事的。易铭反观自己的着装,再看了看那些人的衣着,发现那些人衣着的面料也不是怎么好,好像是土布,成色又大多偏旧。在这夏季里,易铭完全可以想象,像他们这样穿得太多太紧,如果不爱洗澡的话,身上肯定会酸臭无比。想到这里,易铭不禁为他们感到一阵的头皮发麻。
但易铭注意到这些人并不像是普通的农民,因为他们每人背上都背着一杆步枪,那步枪活像战争电影上的“三八大盖”或“汉阳造”,腰间也别有一把刀,易铭惶惑不已,心里头在嘀咕:看来李千秋哄我,这明代会有步枪吗?
他只想想,却一言不发,随着李千秋身后,两个朝这些人走了过去。
看到李千秋和易铭二人走近了,这十几人忽然整齐跪下,两手合偮,高声朗道:“小的参见主公、军师大人!”然后双手伏地,头也触及地面,算是给两人叩头。
然而这群人说的都是些北方口音,称他二人为“军师”和“主公”,这让易铭想不穿、猜不透,更摸不着头脑。
话说完,十几人却犹自跪着纹丝不动,李千秋大大咧咧地说道:“都起来吧!”那些人听罢乖乖站起身,然后毕恭毕敬站在了两边。
李千秋看见易铭在那儿呆呆发愣,好像弄不懂眼前发生的事,就又吩咐那些人说道:“你们好久没有见过主公,去给主公再磕个头吧!”易铭惊异看见,这些家伙围过来扑通跪在他面前,异口同声说道:“小的拜见主公。”
易铭困惑不已,不知如何是好,感觉这一切像是在演戏,他心里想:怎么这会儿自己就成了他们的主公了?他对于这种只在古代才有的称谓,现在安在自己身上,显得不伦不类、异古稀奇,觉得很是搞笑。
易铭想了想顿时醒悟过来,李千秋自个儿下山原来是作了安排的,这些人明显是他吩咐了在这里列队迎接他俩,易铭万万想不到:自己初来乍到,竟会得到如此的礼遇。他不禁又看看这些人,但见他们对自己和李千秋无比敬重,头都低着不敢抬。他觉得奇怪:这些人为什么称呼自己为“主公?”易铭不胜惶惑,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这些人好像见过他并且都认识他很久一般,这种感觉更让他惊讶不已。
李千秋见易铭失态,迟迟不说话,就“嗯!”地低哼了一声。易铭瞬间反应过来,慌不迭地一个个地扶起,口里连声说道:“请起!请起!”
李千秋又轻轻咳了一声,只这一声易铭就懂了,知道作为上司不能在下属面前太过于客气,于是,易铭对还跪着的人也不再扶了,他学着电视里的主子对奴才那般态度,懒洋洋地说道:“都起来吧!”果然,这余下的都恭恭敬敬答了一声:“是!”赶忙站起来,自觉地恭立在他两人身旁。
其中一人拿出挎在腰间的牛角号角,堵在两片嘴唇间,腮帮子随即鼓得老高老高,这厮死命吹着气儿,呜呜呜地吹了几响。不一会儿,村子里又跑出约三四十人来,身上同样毫无例外都背着枪,全都欢天喜地的样子。当然,每个人都跑过来给他俩磕了头,对他们恭惧万分,这感觉让易铭内心特别爽快,让他感觉这当主子的感觉就是不同凡响。
这帮人带着李千秋和易铭往寨子里走,易铭神情恍惚,飘飘然被他们簇拥着,到了村子里盖得最“宏大”的那栋瓦屋前,进了堂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堂屋正中的神龛和祖先神位,那上面张贴有“天地君亲师”及历代祖师牌位,见右首最边上写着“清河郡……”的字样,易铭知道这家人多半姓张,问了身边人,果然如此。易铭见有些是繁体字,写了不少时间了,这书写的虽然有三分颜真卿风格,而功力火候,却还差的太远。
易铭就这样东瞧瞧、西看看,李千秋后面拉他袖子,指着堂屋正中唯一的一张椅子,说道:“主公,您请上座。”
易铭遵照李千秋的意图,走了上前,刚一坐下,感觉这椅子方正平直,以至于自个儿下盘一点也不舒服。他只好将就着坐下,见面前还有一张茶几,上边早有一杯冲泡好了的茶。
屋里屋外很快就挤满了人,李千秋坐了易铭右边下首,左边坐了一个年纪比李千秋稍小几岁的男子。易铭见他正襟危坐,目光炯炯、神采奕奕、美髯飘飘、气度爆表。这使得易铭以为:这人坐在李千秋对面,自然和李千秋地位应该悬殊不大。只是易铭见这两人面前,都只摆放了一条高脚板凳,看样子也是临时找来的,比不上自己这个讲究。
他见这二人与自己相比,地位悬殊,易铭暗暗想:难道这两个是我的诸葛不亮、关羽云长?
易铭看罢这两人,又看了看屋内众人,见除了他们三个,其他人就要不公平得多了,因为剩下的人全都站着,连把可以坐着的椅子都没有。这密密麻麻傻站的众人,等着他三人坐了下来,也不敢擅自扭动,好不容易都抬起头,那眼光都充满敬意,活像瞻仰老祖宗一样傻傻地看着他们,好久,也没有人敢说话。
易铭见这些人大气不敢出,一个个诚惶诚恐的样子,他出神地想着:看样子我真就是他们的主公。至于这个什么主公,易铭看过三国,那里面曹操和刘备都被人称为主公,孙权也是。眼下这帮家伙也称自己为主公,难道这里是自己的地盘,放眼天下,我还是一方诸侯?
易铭正迷惑不已,李千秋站起身,走到中间,然后他双膝一跪,屋子里近几十号子人和那大门外的,就都学着李千秋样子,齐刷刷地冲易铭全部跪下了。左边那中年人亦不能免,也赶紧走到李千秋跪下的地方,和李千秋并排跪了。一干人等,又像刚才一样,齐声喊道:“属下参见主公!”
易铭虽然不再感觉意外,但也被这阵仗吓着了,心里一阵慌乱,他努力让自己怦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随后试着用客气而温和的语气说道:“大家请起来,不要客气。”
众人听了,又整齐地说道:“谢主公。”语毕,起身又都分两边站立。只有李千秋和那中年男子回到原来座位,又不紧不慢坐了下来。
易铭见李千秋都得给自己跪下磕头,他心里就有些得意,随后想到:你这孙孙如此高深莫测的厉害人物,也给我磕头,看来我这个主公定然来头不小哇!
易铭对他们一直都称李千秋为军师感到不解,他心里又自然想到:这恐怕是支军队,自己好比刘备,这个李千秋就是诸葛亮般的人物。是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角色。不过易铭以为:诸葛亮厉害,鲁迅曾说:“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他想到李千秋不知用了何种手段将自己弄来,所作所为,莫不是设了套路、划了框框让自己钻,一点也不正大光明。不过与诸葛亮比起来,这个李千秋似乎要逊色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