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扶贫车间
姜书升大吃一惊,简直不可思议,“走,带我们去看看!”
郑超擦了擦手,跳上了皮卡车,探出头来,大呼一声,“姜区长,你们跟着我的车!”
姜书升伸出手来,摆了几下以示回复,一前一后出了院子。
十多分钟后,皮卡车开进了一块平坦的厂区,面积很大,拐了几拐,才停在了一栋办公楼前,门牌上分明写着几个字:东源市朗秀山食品有限公司。
门口有几个人等着,郑超率先跳下车,跟那群人说了几句话,等待王黎民等人过来,“王市长,姜区长,我给你们介绍,这位就是我们的老板戴强。”
“呵呵,终于是见到真人了。”姜书升笑着说。
戴强一脸的淳朴,憨厚的汉子,双眼却是闪烁着睿智,“欢迎领导莅临视察,我接到郑书记的电话,就下来了。”
“农民企业家,很不错!希望你能够造福革命老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啊。”王黎民鼓励了一句。
“走吧,我们上楼说话。”郑超说道。
众人在戴强的引领下,向楼上走去,“各位领导,我们先观看一下产品展览室吧,这是我们公司的主打经营品种。”
“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把这些农副产品做强做大的。”王黎民笑着说。戴强边走边介绍,“我们先看一下好不好,等到观看完了产品,再解释。”
“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东北泡菜,大家可以尝一下,那边有一次性餐具。”戴强指着一个精致的瓷盆,介绍道。
王黎民饶有兴趣的拿起一次性纸杯,小心翼翼的夹起了一大块,放在嘴里,嚼了嚼,“嗯,有嚼头,味道新鲜有点甜,很不错嘛。”
“这个东西,我们江东人没有吃的。”戴强的一句话,逗笑了大家,没有吃的你让我们品尝个毛。他继续说道,“产品主要销往东北,还有一部分出口到韩国、日本。”
“奥,你们还出口呢?”众人瞪大了眼。
戴强笑了,“是不是有点吃惊?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企业出口到两个国家?我们的产品有两个优势,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低,也就是劳动力便宜;二是我们的产品口感好,车间的配料师傅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这样调出来的菜品,才符合国外口感。”
看到戴强有说有笑的样子,完全不像是农民,郑超接过话来,“这一点我可以作证,他们去年卖了一千多万的货吧?”
“一千多万美元!”戴强强调了一句。
听到这个数字,王黎民和姜书升不约而同的估算起了折合多少人民币,“不少了,好几千万,利润有多少呢?”
戴强没有回答,“我们再继续向前走,这一千多万只是泡菜,我们公司还有一大特色产业,这边请!”
在另一个展示柜台,一包包的真空袋,里面是洁白的“人参状”的植物,王黎民没见过,“这个是什么?”
姜书升摇了摇头,“应该是什么植物的根吧,看着挺胖大的。”
戴强笑了,“这是韩国大泡菜的必备原料桔梗!你们没见过吧,在我们国家,主要是用于中药材,润肺止咳。国外却用它来制作泡菜。”
“奥?这是你们自己种植的?”姜书升问了一句。
戴强自信的说道,“桔梗是我们的种植的,刚才尝的大白菜也是我们当地种植的,今年我们发展了三万亩的土地,给老百姓增收近一千万。”
“一千万?小小的蔬菜也能有这么大的利润?”王黎民表示了怀疑。
戴强摇了摇头,“领导们,过会我再解释,我们几乎不赚钱的。再看下一点,我们公司的第三个产品,你们认识吗?”
众人看到真空包装里黑乎乎的蔬菜,都表示不知道,戴强说道:“这是蕨菜,在我们国内很少吃,大家都传言可以致癌,其实都是谣传,我们大部分出口到美国,人家的技术手段比我们先进,都照吃不误,怎么会有致癌问题。”
“这个菜品,每年可以出口多少?”王黎民问道。
戴强笑着说,“这个不多,也就是几百万美元吧。”
这个不多那个不多,这样子都算起来,可就是几千美金的出口额了,对于马池镇这样的地区,算是庞大的企业了。
介绍完了企业的主要产品,戴强引领大家走进了办公室,每人一杯茶水,“大家尝一下,这个茶也是我们的产品。”
姜书升低下头,看到茶杯里有几块黄乎乎的根块,“这是什么?”
“喝一口尝尝。”戴强微笑着卖了关子。众人端起来喝了一口,有些甜也有些苦,还有淡淡的糊锅味,估计是在炒制过程中渗透的。
“这是牛蒡茶,也是我们公司自己的产品,主要在网络上销售。”戴强介绍了一下。
王黎民点了点头,“今天真是没有白来,你们这个公司太有代表性了。”
姜书升接过了话,“我记的去年这个时候,你们还在愁着找不到厂房,才一年功夫,就发展成了这般模样,有点不可思议。”
“是啊,去年我们只是有客户、有商机,愁着没有厂房没有资金。自从姜区长来看了以后,厂房由镇上郑书记解决了,资金……也不用愁,银行突然增加了额度,我们也是感觉不可思议。”戴强提到了“姜区长”、“郑书记”、“银行”,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王黎民转过头来,看着姜书升,“哦,你小子原来就对这个企业很熟呀,怪不得领我过来。”
“嘿嘿,我如实交代,去年我确实来过,不过没想到他们发现如此迅速。”姜书升诚恳的回答。
戴强喝了口茶,“实话跟你们说吧,我们企业利润不高,农产品加工全国都一样,不赚钱!”
众人听了,一头雾水,不赚钱你们靠什么生活,大家笑容僵硬了,一脸懵逼。
“大家算一下成本,蔬菜是本地种植,这个也是劳动密集产业,需要大批工人,还有,跟外国人做生意,拖欠货款太平常了,尤其是韩国人。所以我们的利润主要还是靠国家的出口退税补贴!”戴强说道。
“你们发展了多少人?带动多少人就业?”
“或多或少,有种菜的,又来厂里干活的,还有一些在家里加工成半成品送来的,大约带动了两万人口吧。我们也愿意这么干,出口退税这个特点,就是出口额越多,退的越多,我们利润越大。”戴强介绍说。
郑超加了一句,“我们镇一共有七八万人口,解决了四分之一,在他们厂里还有扶贫车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约定。”
“哦,扶贫车间?这个新鲜。”王黎民表现出了惊讶。
在戴强的带领下,一行人换上了隔离防护服,进了车间,“这个车间是泡菜生产车间,这是第一道工序,大白菜粗加工,去土、浸泡,后面这个大型的搅拌机,是配料加工区,把泡好的大白菜加入配料充分搅拌,大家再看后面的包装车间,最后工序,到了这里又分开了,出口的真空包装,发往东北的不用真空。”
“你们用防腐剂吗?”王黎民脑光一闪,随口问道。
“整个车间大家能发现防腐剂的身影吗?”戴强笑着说。众人摇了摇头,很好奇,不用防腐剂怎么贮存!
“我们用的是植物防腐,在泡菜里加入了苹果汁等原料,本身具有防腐功能,原汁原味的东北农家做法。”戴强笑着说。
经过这么一解释,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良心企业!老板摇了摇头,“其实大家对防腐剂的理解都有误区,防腐剂的作用对人类还是蛮大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它,人类将会失去一半的食品。”
姜书升随口询问,“扶贫车间呢?我最想看到的还是这个。”
戴强拉开了门,“走吧,我们去那边。”一行人跟着戴强走进了另一个大的车间,“这个车间主要还是生产桔梗制品,全是出口韩国。”
“规模不小啊,比刚才那个车间还大。”王黎民点头称赞。姜书升接话问道:“一年的产值是多少?”
“这么说吧,这个车间我们不赚钱,全是给镇上的贫困户分红,独立财务。”戴强介绍了一句。郑超接过话来:“这就是我们两个人的约定,这个车间是镇上扶贫款建起来的,所有利润每个年度分红一次,也算是把钱花到了刀刃上。”
“去年分了多少?”
“去年分了一百多万吧,全镇六十岁以上的贫困人口每人两千多,够半年的生活费了。”郑超兴奋的说。
“是啊,加上他们供应的蔬菜收入,基本上够吃饭了。”戴强强调了一句。王黎民饶有兴趣的转了一圈,“这样的扶贫模式还真是新颖,要多建几个,解决更大问题。”
“还有呢,我们镇上的扶贫大棚也在建设中,你看我这身衣服就是了,我们去看看吧。”郑超指了指满身的土,说道。
“好好……今天算是没白来,我们走吧,去看看。”王黎民高兴的说道,临上车之前,转过头来,对姜书升和郑超说:“这样的农业加工项目,要多支持,做好服务!”
郑超点头,“放心吧,有这个扶贫车间,我们比自己孩子都关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