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69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高欢这才住手,他对陈元康的指责不以为意道:
    “我性急,瞋阿惠,常如此!”
    这倒是实话,也就近两年高澄行事甚合他的心意,这才没给动手的机会。
    陈元康想到高澄这般小的年纪,整日忙碌于政事,为父奔走的辛苦,却还要遭受家暴,心中大为伤感,起身将高澄护在身后,留着泪反驳道:
    “世子为储君,大王如此欺辱,一次就已经过分,更何况经常如此!”
    高欢顿时对这个年轻文士有了兴趣,当初在晋州,他打骂高澄时,也只有娄昭君敢于阻拦,更何况他如今的威势更甚以往。
    这个年轻人在他暴怒之下居然还敢挺身护主,泣涕争辩,可见是个用心实诚,至情至性的人。
    也不急着去安抚躲在陈元康身后的高澄,高欢问向陈元康道:
    “你是阿惠的幕僚?叫什么名字。”
    陈元康先将高澄扶起,在行礼道:
    “仆陈元康,暂为世子开府司马。”
    高欢点了点头,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这才瞥了一眼高澄,没好气地道:
    “说罢,究竟是何事。”
    作威作福惯了的小高王白白挨了一顿打,委屈之下,甚是气恼,只对陈元康道:
    “长猷,你与他说。”
    连句父王也不肯喊了。
    陈元康作为高澄的心腹幕僚,当然是知情者,当即应声禀告道:
    “大王,世子命吏员暗访分田进展,发现分配给平民的肥沃之地,多被权贵抢占,只剩了贫瘠田亩用以糊口。
    “另外有文士往青州调查时,发现各地多有奸猾之徒冒作官吏,兹事体大,这才匆忙北上与大王商议。”
    高欢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抱住了高澄,悔恨道:
    “阿惠何不早说,是为父的错怪了你。”
    高澄闻言把头扭到一边,不肯搭理。
    我不早说?不是你非得先打一顿,打完之后再把问题问遍?你不就是两年没打儿子,手痒了起来?
    见高澄不说话,高欢立即嬉笑着张脸,哄道:
    “都是为父的过错,阿惠莫要生怨,来,你我父子久不相见,自当好生谈谈。”
    当即屏退了众人,只留了高澄在堂中。
    高欢径直问道:
    “阿惠快说说,你是什么想法?”
    似乎将刚才殴打儿子的事情完全抛到了脑后。
    高澄无可奈何,两父子都是没皮没脸的性子,只能抛开成见,以大事为重:
    “孩儿认为当以检括官吏为先,再行田亩重新分配。”
    高欢皱眉道:
    “如官职空缺,如何有人手主持田亩分配。”
    “孩儿会领幕僚遍及各地,亲自主持。”
    “如此,只怕辛苦了阿惠。”
    “家业为重,不敢以辛劳推辞。”
    高欢欣慰道:
    “阿惠真是我家麒麟儿,为我助力良多。”
    高澄听到这句话,憋屈至极:哪家麒麟儿会被这样对待?
    高欢继续问道:
    “分田事重,阿惠为何却要放在后头。”
    “检括官吏后,职位空缺,父王可安排信重之人就职地方,与孩儿配合,共同操持田亩分配。”
    高澄见高欢面露赞同之色,继续请示道:
    “官吏冒名之事,只怕牵扯甚广,孩儿恐舆论哗然,还请父王命一大将随孩儿南下。”
    高欢闻言沉吟道:
    “你要何人随行?”
    “孩儿但凭父王心意。”
    高澄恭谨道。
    高欢这才展颜笑道:
    “厍狄干行事稳重,便让他领军随阿惠入洛,震慑地方。”
    “孩儿多谢父王恩准。”
    父子两就一些细枝末节又做了一番商议,高欢命人唤来厍狄干,将事情告知,调拨给他三万人随高澄南下屯驻洛阳。
    厍狄干当即去往城外大营,点齐人马,随行督将之中就有深受高欢喜爱的外甥段韶。
    只能说高氏早已今非昔比,当日韩陵之战,几乎掏出全部家当,也只凑了三万余步骑,如今还不满半年,就能在准备攻伐秀容之余,分出三万人与高澄南下。
    眼见事情商讨完毕,高澄向高欢辞行。
    “阿惠多与高乾、高隆之商议,他们都是有才之人,你莫要固执己见。”
    临行前,高欢反复交代道。
    高澄连声应诺。
    七月二十九,在晋阳挨了揍的小高王,抵达了他忠诚的洛阳。
    高澄命厍狄干领三万大军移师滑台,自己则回到府中命心腹请来高乾、高隆之,将官吏冒职一事与他二人言明。
    高隆之马上表态赞同,愿与高澄共同奏禀天子。
    高乾慢了一步,也表示附议。
    高澄立即与侍中高乾、侍中高隆之入宫面见天子,言及山东之地混乱已久,吏治混乱,多有人未经中央授职而冒作官吏,恳请天子下诏彻查。
    元善见立即招来清河王元亶等人商议,元亶认为此举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自无不准。
    于是在高澄与老丈人的合力推动下,一场遍及山东之地的官吏括检随之展开。
    然而众人料想不到的是,随着各地调查回报,统计之后,发现有近五万人涉及冒名顶替,或未受中央任职。
    一时间舆论汹涌,元亶、高隆之等人都打起了退堂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