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百七十七章 赵氏内部问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辛苦了。”
    王宫之中,赵括坐在床头,握着田姝的双手,轻声说道。
    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没有陪在安凝身边,心中一直感到有点遗憾,这次田姝大期,终于能够陪在身边了。
    “大王,河套急报。”这时,外面传来刘平的声音。
    “就不能等会儿再说吗?”赵括沉声呵斥道。
    “大王,国家大事重要,你还是先去看看吧。”田姝将柔荑从赵括手中抽离,声音非常虚弱。
    “你好好休息,我马上就回来。”赵括俯身在田姝额头上轻吻了一下,帮田姝掖好被,起身缓步朝外面走去。
    “发生什么事了?”赵括迅速关上房门,防止寒风吹到里面。
    “学院的事情。”刘平将栗腹送来的信件交给赵括。
    “让魏无忌、赵胜、荀子、孔斌等人过来议事。”赵括大体上扫了一眼,朝外殿走去,“这件事你怎么看?”
    “臣没有收到下面传来其他势力散播谣言的消息,不过毛公是我赵国少有的智者,他说的话应该不会假,而且他毕竟身在朔方,比臣等更了解当地情况。”刘平说道。
    “有没有可能是秦国做的?”赵括问道。
    “臣以为不大可能,秦国秦越被抓之后,秦国势力便开始回缩或蛰伏,再加上我赵国接连对其打击,目前秦国没有这个能力。”刘平摇了摇头。
    他发现无论赵国发生什么坏事,赵括都会第一时间将黑锅盖在秦国头上,也不管是啥原因。
    “那就是赵国的其他势力了。”赵括沉声说道,“这么多年了,还没查出来吗?”
    “属下无能,只查到了一家。”刘平低着头说道。
    两年的雪灾,赵国便有一股势力企图利用赵豹之子渗透赵国,幸好赵国及时发现。自那时起,刘平便一直在调查,一查就是两年。
    “哪一家?”赵括停了下来。
    “苏家。”刘平说道。
    “其他呢?”赵括继续迈步朝前走去。苏家并不是什么大家族,光凭这一个家族不可能搞出这么大动静。
    “王家似乎也有参与,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除此之外……”说到这里,刘平有些犹豫。
    “直接说。”
    “常山赵氏和中人赵氏也有参与的迹象。”刘平咬牙说道。
    “常山赵氏?中人赵氏?”赵括满脸疑惑,赵国姓氏赵的那么多,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他哪里分得清谁是谁?
    “常山赵氏是安平君的后人,因定居在常山,被称为常山赵氏,是赵氏最大的几支。中人赵氏是赵文的后人。”刘平说道。
    这里的安平君,并不是齐国安平君田单,而是赵国的安平君赵成,赵成侯之子,赵肃侯之弟,也是赵武灵王的亲叔父。
    曾被赵肃侯任命为相国,封安平君,共掌赵国。
    这也是三晋的特点,因为都知道自己屁股下的位置是怎么来的,生怕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所以多重用宗室之人,不信任外人。
    赵成担任了几十年赵国相国,势力之庞大,赵武灵王改革变法都要先说服他,才能实施下去。
    后来沙丘宫变,赵成和李兑在赵惠文王的默认下,率兵把沙丘宫围了整整三个多月,把赵国有史以来,最贤明的君主赵武灵王给弄死了。
    赵文也是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宗室,不过势力远远比不上赵成,后来被封到中人。
    时至今日,他们留给后人的封地早就被赵国收回了。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封地虽然没了,但势力还在,他们想要做官领兵,难度远远低于其他贵族。
    这些宗室子弟在当地作威作福,就是官员都要看其脸色行事。
    “已经证实了?”赵括沉声问道。
    “臣已经掌握证据证明,他们府上有人参与,但家主有没有参与……还不确定。这群人特别谨慎,臣害怕打草惊蛇,没敢深入调查。”刘平小心翼翼的说道。
    一旦牵扯到赵氏,事情就不会就小事。
    赵氏本身内部问题太多了,从赵简子废嫡立庶,邯郸氏反叛大宗赵氏开始,赵氏内部之间就一直存在激烈的斗争问题。
    别扯啥你是嫡子你就该当国君,也别扯啥你是儿子你就该当国君,老子看你不爽,老子就要造反。
    赵国内部本身对宗室也是存在提防之心的,但是又不敢太过堤防。
    太过提防,没有宗室的帮助,容易发生三家分晋这种事。
    不提防吧,又容易发生曲沃代翼这种事。
    赵国本身也非常为难。
    而且这种事没有好办法,全靠君主手段。
    君主能压住,他们就全是好人。君主不能压住,他们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继续查,不用管查到谁,无论发生什么事,寡人都会站在你身后。”赵括沉声说道。“必要时可以直接调动禁卫军。”
    别说区区赵成后人,就是赵成还活着,只要敢作对,他也照杀不误。
    赵惠文王没有清算他们,不代表他赵括不会清算,如果对方不长眼,他不介意将对方连根拔起。
    “诺。”得到赵括的准许,刘平顿时放下心来。
    这种事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他最担心的就是查到最后,赵王和宗室一商量,收一些好处,然后转头把他给卖了。
    两人没有等太长时间,魏无忌等人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大王。”几人俯身行礼。
    “坐吧,这是河套刚刚送来的,你们看看。”赵括指着信件说道,旁边宦官俯身上前,捧起信件递给魏无忌。
    “我们必须想办法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以上。”看完一圈之后,荀子开口说道。
    百分之百入学率他是从来不奢望的,但只有达到百分之三十,才有普及教育的意义,赵国才能从中获得回报。“河套送来的几个办法都具有操作价值,臣以为可以推行。”
    “设立贫困奖学金没有问题,问题是怎么能够将钱发到需要的人手上。”魏无忌端起茶,喝了一口。
    如果发放标准是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并不需要太多的钱,赵国完全可以承受。
    但这件事的难点在于怎么将这笔钱发到需要的人手上,而不是发到院长的儿子,县令的亲戚这些人的手上。
    魏无忌深知这群人的做派,如果真设置贫困奖学金,能够有三分之一的钱发到需要的人手上就谢天谢地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