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风雪中的圣彼得堡
一场大风雪袭击了圣彼得堡。整个城市转眼就变成了一片雪白的世界。
这场风雪让圣彼得堡多了一丝往日没有的宁静,但是同样是这个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宫内却半点也不平静。
伴随着这场大风雪一起来到圣彼得堡的还有一连串的战报。叶卡捷琳娜二世面前的俄国重臣和她的近臣们,一副嚣杂慌乱和低沉的气氛。那些几天前还因为瑞典军队的‘厄运’而意气风发的政要和军官们,现在全都在板着一张脸,或者是围着地图脸红耳赤地争论。
古斯塔夫三世发起的这场俄瑞战争或许可以说是第七次俄瑞战争了。自从年立窝尼亚战争期间,瑞典站在反俄一方开始,一直到现在,到西历的1788年,二百多年中俄罗斯与瑞典间爆发了六次大战了。现在是第七次俄瑞大战!
虽然最终的结果如何还未曾料之,但俄罗斯和瑞典的初步交锋已经在海陆两线赢得了胜利。
这一次战争是古斯塔夫三世乘第六次俄土战争之机,出兵进攻俄属芬兰。四十多年前的俄瑞第六次战争,瑞典在法国的支持下为夺回失地挑起与俄罗斯的战争。却先后在战场上遭遇多次大败,最终双方签订《奥布和约》,瑞典进一步丧失了在芬兰的领地。
现在古斯塔夫三世整军备武,准备再次进攻俄罗斯,夺回芬兰的失地。结果战争的初期,瑞典即告失利,陆军进至斯瓦泰波尔要塞受阻,海军在戈格兰海战中受挫,随后俄海军在第一次斯文斯克松德海战中重创瑞典舰队。
消息传到圣彼得堡,整个俄罗斯都陷入一片欢庆当中。
听久了东方连续传来的坏消息,跟奥斯曼帝国的战事进展也不甚顺利,这个时候俄罗斯对瑞典的胜利,让整个圣彼得堡大松了一口气,整个朝野都大感鼓舞。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圣彼得堡高兴的愉悦心情还没停歇的时候,东方再度传来了恶讯。
巴尔瑙尔和巴甫洛达尔先后陷落,当初阻挡中国人脚步的三座城市,现在就只剩下鄂木斯克了。
皇宫里的这幅地图就是西伯利亚的精细地图,二百年中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建立的一座座城市全都标注在上头,还有水路和陆路通道、枢纽,只这张地图在中国那儿就能卖出十万华元去。
对于东西伯利亚的情况,皇宫里的一众人等已经全然不去关心了。虽然列普宁是一个很能干的将军,但他手里的牌太臭太臭。
真正让圣彼得堡的一干人意想不到的是西西伯利亚的鲁缅采夫元帅。这位俄罗斯军中的宿将,手握着六万重兵,还有土尔扈特部的配合,开战之前的圣彼得堡君臣对鲁缅采夫是寄托厚望的。
保不准这位老将军还能再现奇迹,将中国人打的满头包呢。
可是土尔扈特部的突然叛乱让西西伯利亚的局面变成一团糟糕,变得不可收拾。
当初圣彼得堡得知土尔扈特部叛乱的消息时,整个城市都鸦雀无声,没有人相信女皇忠诚的勇士——渥巴锡——会突然背叛。可事实不容改变,土尔扈特部不仅自己背叛了,还诓骗了两万俄军主力,再加上一开始被鲁缅采夫丢出去当做诱饵的一万西伯利亚军,鲁缅采夫手中的俄军主力就此完蛋大吉。
叶卡捷琳娜二世恨得将皇宫内渥巴锡这些年奉献的礼物全都碾了个粉碎。可这并不能扭转西西伯利亚的败局,甚至于因为奥斯曼人的缘故,圣彼得堡当时想从高加索战场抽调哥萨克骑兵都做不到。
眼前就是西西伯利亚的战争示意图,地图上面一个象征着中国国防军的巨大红色箭头已然穿透了俄军布置在鄂毕河一线的单薄防线。
鲁缅采夫元帅带领残兵全线撤退,沿着鄂毕河,坐船、坐木排、坐木筏,一路朝西而去。同时命令托博尔斯克和叶卡捷丽娜堡、车里雅宾斯克等地的俄军和政府集结适龄男性公民,组织起民兵,他打算以鄂毕河西岸的城市群为新的起点,再重新组织起一条‘弹性’防线。
而什么是‘弹性’防线呢?
那就是与中国人始终保持近距离接触战,但又不打决战。换一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且退且战,那空间换时间。
消息在大风雪来临的清晨传到了圣彼得堡。感谢中国人搞出的信鸽,地域广阔的俄国人也学习了这一手,虽然他们政府掌控的信鸽数量远远不能同中国相比。而且信鸽的失踪比例比之中国要高出很多,但一些紧急情报,总是能保证的。那速度是想当快的。整个沙俄宫廷一片哀嚎。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如果丢掉了鄂毕河流域,那么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也很难再保得住。而丢了西西伯利亚,彼得大帝打下的钢铁工业基础还能守得住吗?
那些年头都过了半个世纪的冶炼工厂,虽然使用的技术已经老旧,但依然是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俄国若是丢掉了这儿,他们的损失会多么的巨大,将无可想象。
叶卡捷琳娜二世不愿意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罪人,担负上丢掉了俄罗斯而百年开拓成果的罪名。这个罪名只要想一想,就让她整个人变得敏感而暴躁。
所以,跟中国人的这场战争还要继续下去。
俄罗斯不可能现在就认输。中国人与奥斯曼人是关系亲密的同盟,这个时候俄罗斯要是选择认输,那失败的不仅仅是中俄第二次战争,还有俄土第六次战争,甚至瑞典也能借着机会来割俄罗斯一块肉。
只不过战争进行到现在,西西伯利亚的俄军已经全部溃败。这么大的败仗所引发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圣彼得堡需要考虑的是,要怎么才能在接下的时间里——也就是大雪飘飞的寒冬时节,在东线筹集到足够的兵力,让鲁缅采夫去重新组织防线。
虽然接到东线战报的第一时间里,叶卡捷琳娜二世恨不得立刻就撤掉鲁缅采夫的司令官职位,但她的脑子还没有完全糊涂。撤了鲁缅采夫,谁还能来给他补足这个锅吗?
不管叶卡捷琳娜二世对鲁缅采夫有着怎样的意见和看法,她都不能否认老将鲁缅采夫是俄罗斯最能打仗的几个人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能打仗的第一人。
把他撤掉,换上来的人只能把战事搞得更糟糕。
所以这几天,俄国宫廷的那些将军们,在叶卡捷琳娜二世面前全都噤若寒蝉,只有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在的时候,他们的嘴巴才会高谈阔论。
鲁缅采夫的位置一点也不令人神往羡慕,那就是一个正在喷发的火山口,稍微不慎,炙热的沿江就能把人烧为灰烬。
就连鲁缅采夫这样的大神就险险要完蛋,卡缅斯基这样的铁人都被化作了铁水。他们才不敢自寻死路呢。
那么,这样一来他们就需要对鲁缅采夫的要求给予一些满足了。
在接下来的寒冬时节里,他们必须向西西伯利亚运送军队、物质,运送鲁缅采夫所需要的一切。可是麻烦就在这儿,
俄罗斯的主要战场是高加索地区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哪儿的战斗现下也陷入了僵持,双方火箭弹对轰,炮群对轰,每天的耗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有可能,圣彼得堡愿意将所有的物质全都运用到高加索战场去,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俄罗斯帝国对于战争的耗费预计,出了很大的错误。他们在东西伯利亚预备下了三四万颗火箭弹,在西西伯利亚预备下的火箭弹更是多达十万颗。
在高加索地区预备的火箭弹则匪夷所思的达至20万颗。
在很多俄罗斯军政高官的眼中,这是一个战争打到结束时都可能用不完的数字。毕竟他们还能在战争中不断地生产火箭弹。
几十万颗火箭弹那是什么个概念啊。就算一颗火箭弹只能炸死一个人,那也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包括人口众多的中国。
但是让圣彼得堡君臣料想不到的是,火箭弹的消耗速度远远多过他们的预料。
东方战场还不去说,消息往来不是太便利。但是他们跟瑞典之间的战斗,斯瓦泰波尔要塞的一战让所有关注者目瞪口呆。而如果说这一战还有可能是特殊事例,那么金布恩之战和随后的奥恰科夫之战,就充分证明了斯瓦泰波尔要塞的战斗并非特殊事例,而是一种‘正常’的战争现象。
为了保证高加索战场上的军需供给充足,现在的圣彼得堡君臣真的不愿意多送一发火箭弹去东方。
但现在他们却又必须这么做。
鲁缅采夫对圣彼得堡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圣彼得堡至少要给他送来十万颗火箭弹,再有三万正规军,而且鲁缅采夫还需要获得足够的军力,他要在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流域征调至少五万名青壮组成民兵。不然他真的不能担保能把中国人挡在乌拉尔河流域。
要知道,背叛了俄罗斯帝国的土尔扈特部本来的游牧地域就在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当年他们受准噶尔蒙古的欺迫,离开薪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就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
近几年里,伴随着圣彼得堡与土尔扈特部之间关系的缓和,一些土尔扈特部的牧民都将自己的牛羊赶到了乌拉尔河流域了。
当渥巴锡‘背叛’的消息传到土尔扈特部,后者很快就聚集齐了一支万人规模的骑兵队伍,开始对兵力空虚的奥伦堡等多个地区开始扰袭,焚烧破坏了大量哥萨克村庄和俄罗斯农庄,掠夺走了大量的财货。同时大批的土尔扈特妇孺,也赶着羊群马群,向着乌拉尔河流域而来。中国人的骑兵队伍也进到了乌尔河流域,现在两边已经接上头了。
虽然处于乌拉尔河流域,其中部的奥伦堡和乌拉尔河三角洲地带的古里耶夫要塞,还都控制在俄军的手中,中国人的主力部队距离乌拉尔河流域还有很远很远。但俄军在那儿的前景真的太不美妙了。
或许乌拉尔河上冻之后,大批的土尔扈特人就会越过乌拉尔河,进入里海东部的哈萨克草原。到了明年春暖花香的季节,他们已经完全安全了。
一个冬天,在大场面战争受阻的同时,些许的小细节却能得到适宜的调整。
而连土尔扈特人都能在冬天里‘东归’,俄罗斯人自然也能在冬季里‘东运’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自然不愿意丢掉俄罗斯二百年东进的成果。
在于中国开战之前,这种悲催的到极点的战局演化她也同时考虑过,那么怎么去翻盘呢?
只能是选择在东线先拖延下去。然后尽快的搞定奥斯曼帝国和瑞典,然后将大军调动东面……
所以,叶卡捷琳娜二世只能满足鲁缅采夫的条件。另外她还是要从高加索主战场抽调会一部分哥萨克,就乌拉尔哥萨克当主力好了,让他们杀回老家,好好的教训一下可耻的土尔扈特人。
因为土尔扈特,叶卡捷琳娜二世设置的东方战线乱了个一塌糊涂。如果有可能,她真的想要把土尔扈特部的男性全都斩尽杀绝,把他们的女人都赏给卑贱的农奴去做老婆,她都不愿意让这个可耻的部落在地球上多存在一天。
可惜,她现在能做的也只是抽调有限的哥萨克,去来驱除而不是灭除土尔扈特部。
高加索战场上的骑兵对决很多。
因为双方战争模式的转变,切断彼此的后勤路线,就成为了战争双方十分迫切的需求。海上的争斗当然只能靠战舰来解决,但陆地上的任务么,在这个时代,就只能落到骑兵的身上了。俄罗斯战斗力强大的正规骑兵在如此作战中,反而不如哥萨克更适宜。
而奥斯曼帝国呢,他们的骑兵部队在中国方面的干涉下,确实有了一定的欧式化。
单兵战斗力强大的奥斯曼骑兵也开始玩起了墙式冲锋。
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还是保持了相当强大的传统骑兵的。虽然后者的战斗力比起当年巅峰时期的奥斯曼骑兵已经相差很多很多,但还是给俄罗斯制造了不少麻烦。并且这还是陈汉对他们的一个要求。
陈鸣在战前就考虑到了土尔扈特部的安危。
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陈鸣还没睁开眼睛,手臂间绵软如滑脂的温暖触感就告诉他,今儿清早自己的神清气爽是怎么得来的。
昨晚上是一个挺值得纪念的夜晚。他第一次收纳了哈萨克血统的女子进后宫,且一收就是三个,三帐哈萨克分别为陈鸣贡献了一人。
这是近几年里陈鸣唯三纳入后宫的女子,都多长时间了,宫廷乃至整个国家上下,都以为陈鸣已经不再纳妃了呢。现在陈鸣却为了拔高哈萨克人对南京的向心力,不得不亲手打破了这个‘传言’。
而这个举措,是不是还代表着陈汉皇朝将要对境内的天方教放缓高压,也是一个令整个西北的很多人翘首以盼的消息。
陈鸣晨起的很早,外面的天还灰蒙蒙的,晨起锻炼,这是他的生活习性。不管是巴尔喀什湖,还是在南京,都一样。
房间里亮着蜡烛,陈鸣能够看清帐子里沉睡的美人。这人一上了岁数,心态就真似会发生点变化来。年轻的男人对熟女普遍很感兴趣,至少作为一个穿越者,陈鸣也有个这样的一段骚动期,但是年纪大了的男人就开始对小姑娘有兴趣了。
他本来是没什么色心的,纳下这三人更多是表明自己的一个态度,不想到了床上后,女人年轻富有活力的娇躯真的让他兴致大盛。
他想把自己的手臂抽出来,低头看着身边的女人,灯下看美人,优胜一筹,这真真是绝色佳人。
但陈鸣还是控制着自己按时起床。
……
半小时后,太阳已经升起,陈鸣在晨光中跑了四五里路,微微疲惫的感觉就上来了。
这时候他收到了两封军情急报,一是追击鲁缅采夫的蒙古骑兵在托博尔斯克遭到了俄军的埋伏,吃了点小亏;二是小玉兹的人马与乌拉尔河西岸的土尔扈特骑兵接上头了,只等乌拉尔河结冻,他们就能护送着土尔扈特部的妇孺老弱和牛羊马群转移到哈萨克大草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