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59章 谁又可以冷眼旁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div id="device" style="background-color: #c0d16d66;font-size: 16px;border-radius: 10px;padding: 0 10px;color: #957575;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family: fangsong;"></div>
    张昭忙得不可开交,实际上这场席卷中原的恐怖水旱蝗灾,凉国也未能独善其身。
    其中靠近关中的秦州和庆州受伤最为严重,特别是庆州,素来富庶的董志塬,减产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六十。
    同时渭、兰、河、夏、威、会等州也有不同程度的受灾,就是凉州,也遭受了两个多月的旱灾,马城河的水位都有明显下降,
    不过虽然受了灾,但凉国的灾情却不是特别严重。
    因为在这之前,张昭为了恢复河西陇右的农业生产和调动各州的人民,使政府权力能下沉到县,他兴建和修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
    同时凉国官员的整体廉洁程度也相对较高,没法不廉洁啊!凉国乡间,存在着大量拥有几百亩地的武夫。
    官吏根本不敢去鱼肉他们,人家手里可是有刀把子的,虽然也确实造成了治理的难度和乡间治安麻烦,但也确实避免了晋国那种情况。
    所以在受灾程度比中原低,又有水利设施能保证灌既和洪涝时蓄水,同时没有因为官吏剥削导致人祸的情况下。
    凉国受灾的程度,相对轻微,最严重的秦州和庆州的救灾工作,在张昭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开始了。
    当时张昭不在,没人敢打开公私库藏调拨粮食,还是曹三娘子鼓励十九娘颁下教令开始救灾的。
    结果就是,官府、豪族甚至地方富户和行商都大力捐输,除了因为山洪导致的数百人丧命以外,基本没有被饿死的,
    别小看一个个区区的不饿死人,灾年基本不饿死人,在这个时代,是极为耀眼的存在。
    。
    。
    在张昭继续处理调拨各地灾情汇报的时候,张希崇和范质又联袂来求见了。
    张昭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很可能是要他救济中原的灾民。
    这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民心这玩意,值钱又不值钱。
    值钱是能调动起来的话,那就是翻天覆地的力量,但同时又极难调动起来。
    不过,张昭还是倾向于救济,没法啊!这是一场几百万人面临生死的考验,不管从哪方面说,张昭都很难做到视而不见。
    永训宫聚贤殿中,张昭不但让张希崇和范质进来面见,还把右相宋善通,以及吏、户、刑、工四部的侍郎以及相关人等都召集了起来,干脆举行了一个小朝会。
    张希崇和范质一看张昭召集了这么多人,两人相视一笑,眼神中多了几分钦佩,他们知道,张昭一定是下了决心,所以才会召集这么多人了。
    众人到齐后,张昭一一赐座,还上了香茶和水果糕点。
    他这是故意的,这文武之道,谁比谁贵都是不正常的,所以在张昭这,他尽力在细微处提高一下文臣的礼遇,尽量让他们的地位高一点。
    宋善通等凉国众人倒是习以为常了,但张希崇和范质以及一些从中原来的官吏,却非常受用。
    有时候一点点的尊重,很可能被赏赐更能让人归心。
    众人刚刚坐下,范质就把手中的书信呈给了张昭。
    “启禀天王,华州镇国军节度使赵莹与某有些交情,他秘密遣人从华州致书某处,言及华州镇国军蝗灾与旱灾极为严重。
    今夏就已经有九千余户居民沦为流民,秋粮减产过半,收获尚不足以缴纳朝廷和供给镇国军士卒。”
    张昭稍微有点诧异,因为赵莹曾经是石敬瑭的宠臣,官居翰林院学士。
    就是石重贵继位之后,赵莹也是随侍左右的,怎么现在成了华州镇国军节度使了?
    刚从中原的回来的张烈成站起来对着张昭说道:“大人,赵玄辉今年四月被冯玉谗言陷害,为晋主不喜,旋即被外出为华州镇国军节度使。”
    张昭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这在五代,若是武人外放节帅,那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外放节帅,跟分封就国差不多。
    但是文人就不行了,因为他们搞不定节镇的牙兵,往往外放之后,被上下胁迫,过得苦不堪言。
    想到这,张昭问向了范质,“这赵玄辉是不是已经控制不住下面的镇国军兵将了?”
    范质苦笑着点了点头,“天王,赵玄辉这等文士,毫无带兵经验,他就从来没控制住过镇国军上下。
    华州秋粮刚收,镇国军士兵就抢去了大半,赵玄辉好说歹说,他们方才同意匀出五万五千石解送朝廷。”
    张昭眉头紧皱,“这么一来,华州人吃什么?秋粮竟然一粒都不留?怎的如此心狠?”
    “能吃什么?无非就是草根、树皮,实在不行就易子而食!”张昭的舅父,右相宋善通长叹一声说道。
    一旁的郭天策眉头一动,突然出口问道:“范学士,这赵莹来信,可否向你求救?还有没有说别的?”
    范质轻轻摇了摇头,“除了说明情况以外,只字未提其他事,连叙旧之语都未曾说。”
    郭天策立刻转头过来对着张昭说道:“天王,某看过锦衣使者的卷宗,赵莹此人,素来以小心谨慎着称。
    他不会无缘无故给范学士写这么一封信,而且只字不提其他要求,似乎是有所顾忌。
    这华州背靠泾河与渭河,前方就是华山,左掌潼关,右控蓝田关,是封锁关中的关键之处,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我们来说,华州在手,比占领长安都紧要。”
    张昭眼睛一亮,“你是说,赵莹有了投靠之心,但是却因为小心谨慎不敢多表露,若是我们能帮助华州百姓渡过此次劫难,他一定会来投?”
    范质是以前没想到这一点,现在一想,确实有可能。
    赵莹的脾气,除了小心谨慎以外,胆子其实还是有点小的,这份做派,与赵莹的行事风格非常相合。
    “天王,郭学士所言,确有可能,当年石晋高祖于晋阳起兵,上下都赞同,唯有赵莹面露惧色,加上此人心细如发,确实很像他的行事。”
    张昭赫然起身,“中原大灾,赤地千里,晋国上下,皆有罪责,但百姓无罪。
    我大凉今年虽然也受了灾,但尚有余粮,吾决定了,将中原流民百姓,接往河西安置,有司计算一下,尚可拨出多少存粮?”
    范质任这琼林院学士的同时,还兼任着户部侍郎,数据几乎就是在脑海里的,不过他细想了一下,随即脸色就愁苦了起来。
    “天王,咱们大凉这些年除了前年以外,一直都在征战。
    公帑只是尚可够用,太仓积粟也不甚多,又要用来预留给接下来的大战,能拨出救急流民的粮食,确实不多,更别提还要把人千里迢迢从中原移过来。”
    “咳咳!”说到这个,我张大王也有些尴尬了起来。
    虽然他出兵规模不大,但征战的频率,那可不低,确实每年政府的春秋两税,基本上是收起来就很快花光了的。
    至于他个人的内帑,那确实不少,但张昭不会轻易动用,公公私私还是分清楚一点的好。
    这要让这帮臣子用习惯了,明朝皇帝被朝臣勒索内帑的画面,那可是历历在目的。
    “天王何必为钱粮担忧,虽然公库和太仓都无多少钱粮,但咱们大凉的民间可不少。
    这些年来,得益于水利设施的完备和乡间农学博士的调配促进,民间存粮颇丰。
    臣听闻凉州周边,已经有用豆麦喂食牲口现象了,何不从民间筹粮?”
    张昭看着张希崇,有点没有理解,“左相的意思是,要让咱们也学者晋国,向民间借粮?”
    “然也!”张希崇点点头,不过看着张昭的神色不太好,他赶紧说道:“不过我们这借粮与晋国借粮,完全不同。
    现在大凉民间粮价低贱,很多地方还卖不出去,百姓们守着一屋的粮食,却换不了多少盐茶糖。
    不如由户部向民间统一借来粮食,然后再向河西商会低价采购一匹盐糖茶,以盐糖茶抵粮价。
    如此百姓得了好处,咱们也只需要一半多点的价钱,就可以得粮数十万石。”
    张昭轻轻点了点头,这有点像是后世的保护性收购。
    这么一来,确实也能解决问题,百姓卖出了吃不完的粮食,政府出一半的钱,就能把事情办了。
    不过这中间还是会有一个受害者,那就是商贾们。
    这么干,相当于是把他们的中间环节给省了,到时候市场上盐糖茶需求,一下就饱和,贩卖这三样的商贾,估计要大亏一笔了。
    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张希崇历来对商贾的好感有限,因此压根就没考虑他们的利益,不过张昭还是要考虑下影响,他回过头来看着曹万通。
    “通知商会,限制一下向河西陇右本地商贩销售盐糖茶的数量,适当的时候,再放出风去提醒一下,亏一点就算了,别让人亏得要去跳河。”
    “仆知道了,河西陇右销售盐茶糖的大商人都是商会的,天王有令,亏一点点钱,也不算的什么。”
    这就是政府控制了货源的好处,把各地商人,拿捏的死死的。
    只不过河西商会内部的贪腐,又是个难题,据说有些人已经搞地很不像话了,只是张昭一直没腾出手来整理。
    不过这时,右相宋善通又有不同意见了。
    “这盐糖茶日常消耗有限,预计也就是能筹到三四十万石的粮食,仅仅能救目前的急。
    灾民到我大凉,基本都身无长物,起码要有半年吃食,方才能生存,还有具体往何处安置,也是个难题。”
    宋善通其实最担心的是后者,因为凉国的河西陇右两道是张昭的核心盘和武力来源,到处是数百亩的府兵之家。
    要是把这些灾民,大量安置到河西陇右,恐怕最后会成为这些府兵的仆役和佃户,那就不妙了。
    几百亩地的府兵家庭多,是个好处,但是让他们过于野蛮生长,哪也不秒的很。
    张昭只看宋善通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这位舅父的意思了,禁卫军选举法,我张天王可汗也怕啊!
    而且他也不太愿意把河西陇右,特别是凉兰河渭等州的人口搞得太密集。
    在这些地方形成几百亩田地为主的小地主,才符合他的利益,因为这样才可以随时为他提供稳定的武力支持。
    虽然目前土地还有富余,但实际上是张昭留给这些府兵们子孙的,至少要保证三代以内,有足够地方析产。
    要是现在分给流民,一下就留会降低兵员质量,不划算。
    而且这些地方,胡人可不少,把惨兮兮的汉人流民放进去多了,会降低汉人身上的光环。
    所以比起流民,张昭更愿意把汉人中的勇武者,赐地赐到这些地方去。
    “此事其实不难。”范质从宽大的袖子中,拿出了厚厚一叠奏疏。
    “天王,臣有一策,可以安置这些流民,也可使他们获得足够半年吃的粮食”
    “哦?快快说来!”张昭很惊喜的冲范质招了招手,范质历史上也算是名相,应该有两把刷子的。
    “肃州龙家人,尚余数万还未迁回焉耆,不如就趁这个机会,把他们全部迁走。
    甘州以南的黄头回鹘,大部分也是要迁回龟兹的,也可以一并迁移。
    宁远地广人稀,也可以随着商队,迁去数万百姓。
    灵州党项拓跋彦超部,在灵州左近一直不安分,不如趁此机会迁数个部族到居延海处。
    如此这般,就可以腾出一个肃州和大半个甘州,以及半个灵州,足够安置灾民。
    而这些迁走的民众有大量的财物带不走,咱们可以分给新来的民众。
    而他们则可以到了焉耆、龟兹、宁远再补偿。
    这三地今年也有足够的粮食,特别是宁远富庶,完全支付得起,岂不是一举多得。”
    张昭眼前一亮,果然是个办法,实际上范质看的很准,凉国朝廷也不是没粮食,有!大大的有!
    于阗金国特别是宁远,地广人稀土地富庶,根本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但是隔得太远了,根本没法调到河西陇右来。
    范质这办法,就是把河西陇右的龙家、回鹘和一部分党项迁走,让他们只带口粮上路,到了安西再补偿,然后用中原办灾民填补他们迁走的空缺。
    好主意!不但解决了钱粮的问题,还可以提升河西陇右以及灵武的汉人数量。 <div id="device" style="background-color: #c0d16d66;font-size: 16px;border-radius: 10px;padding: 0 10px;color: #957575;text-decoration: underline;font-family: fangsong;"></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