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田丽丽坐月子
“我这些东西拿到外面也能挣很多钱的,你不用替我操心,我能跟你换,就肯定是不会亏钱的。”李九酿说道,把红枕巾递给了田甜。
田甜接过红枕巾,对着李九酿笑道:“那我就先拿着枕巾走了,你要是还要山货,就过来找我!正好我可以赚一点钱花花。”
“那你就这几天再捡一些给我吧,到时候我算钱给你看。”李九酿心里想着再把钱给田甜往上面提一些,田甜这么实惠,她也不能让田甜吃太多亏了,每次田甜给她弄东西,都还挺辛苦的。
田甜自然也不会错过这种挣钱的机会,“那我到时候捡了山货给你送过来。”
说完田甜就拿着红枕巾转身走了,等出了小树林,田甜就把红枕巾给收到了壳里边,准备明天骑着自行车去一趟她大姨家,把这个红枕巾给她吴娟姐当做添妆。
晚上田甜回家的时候,田老太不在家,等着他们快吃饭了,田老太这才沉着一张脸回来。
“怎么了,妈?有谁惹你不高兴了?”田立松问道。
他妈在他们大队里地位还挺高的,毕竟他爸当初也是解放军,后来因病才退下来的。再加上他妈性格也彪悍,年轻的时候打遍村里无敌手,还真的很少见到他妈这么为难的表情。
“大哥,这话说的,咱们大队里还有谁敢惹咱妈不高兴啊?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陈桂花端菜上桌说道。
“妈?难道真的是田丽丽的事吗?田甜说的难道是真的,她老婆婆真的对田丽丽不好?”林美玉也问道。
田老太听了就叹了一口气,“也不能说是对田丽丽不好吧,老婆婆让儿媳妇干活不是很正常嘛?也就是让她v干的活多了一点儿,态度不好了一点儿,说话声音大了一点。我们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还真是呀!”田甜说道,还真是让田丽丽的姑姑说准了,“那二大爷和二大奶他们准备咋办呢?把丽丽姐接回来生孩子嘛。丽丽姐老婆婆家那边能放她回来吗?”
她感觉那个老婆婆肯定不是个脾气好的,估计把丽丽姐接回来也有点难度,万一她老婆婆那边不放田丽丽回来怎么办?
“这倒没事儿。到时候就说亲家那边儿家里人太少了,怕田丽丽生孩子的时候还得让他们照顾,耽误他们家里挣工分儿,就把田丽丽接回来住几天,月子也是咱家这边伺候。”田老太说道。
“不管怎么样,月子肯定是不能在他家里坐的,坐月子关乎到下半辈子,肯定得好好伺候着。丽丽她在自己家里,也能比她在老婆婆家里舒心一点。”
田甜点头也没说什么,二大爷他们心里有数就行了。
吃完饭,陈桂花他们全都收拾好碗筷儿回屋里去了。
“奶!明天我想去我姥那边儿一趟,我先跟你说一声。”田甜说道。
田老太听了皱起了眉头,“没事儿去你姥那边儿干什么?路还怪远的,你走那么远你不嫌累呀?晚上还回不来。过两天你大姨她家孩子不是要结婚吗?你到时候再过去呗!”
田甜的姥姥家一来一回就要一天的时间,夏天的脚程能快一点儿,但是两家间的距离也不近,晚上估计也回不来了。
“哦!”林美玉在一旁帮田甜解释道,“她是帮我给她吴娟姐送点儿东西过去。妈你也知道吴娟那个孩子她婚礼办的急,什么东西也没来得及准备,就想给她送个东西撑撑场面,到时候吴娟结婚了啥都没有,看着也挺寒碜的。”
林美霜来借钱的事情,田老太心里也知道,这是他们姐妹两个之间的事情,而且林美玉也没过来跟田老太要钱,所以田老太也不想管。
借钱也就借钱,人家自己房里面攒的钱,借的又是自己的亲大姐,田立松这当丈夫的也没说什么,田老太自然不会多嘴多舌讨人厌。
但是听林美玉还让甜甜去给她娘家侄女儿送东西,田老太就皱起了眉头,有点儿不赞同。
“你是打算借你大姐家五块钱之后,在给你大姐送个东西撑场面,我结婚的时候再赶一笔礼嘛?就算是亲大姐,你这给的也有点儿多了吧?”
“也不是我说你,咱家这条件虽然在大队里还不错,仅仅只是能比其他人多吃饱几顿饭,不是说手里有一大笔钱,又借给他们钱,又给他们送礼,还给他们东西的。”
田老太说完又问道:“你要给你小女儿送什么东西呀?”
林美玉被田老太训的有些心虚,听到田老太的话就赶紧说道:“哦!是之前田……”
“是我妈之前让我爸买回来的一对红枕巾!”田甜插嘴道。
林美玉愕然的看着田甜。
田甜给她妈使了个眼色,让她妈赶紧别说了,没看她奶都有点儿不高兴了吗?”
那个纱巾是她哥花了不少钱买回来的,要是让她奶知道林美玉竟然把她大孙子辛辛苦苦背回来送给林美玉的纱巾,就这么轻易的拿去送人,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儿。
田老太听到说是红枕巾,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她以为这个红枕巾是林美玉自己买的,毕竟林美玉现在也开始念叨着给田甜张罗嫁妆的事了。
“既然送一对红枕巾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赶一份礼钱了,现在一对儿枕巾也不便宜,更别提是红枕巾了。至于你借你家大姐的那五块钱,你跟她说咱不着急,让她不用急着还。”
“咱家现在也不是很富裕,家里三个孩子还等着上学呢,一年学费就得二十块钱,还不算那些杂七杂八的。”
“田渊现在虽然说他能挣钱上班儿了,给他也到了找媳妇儿的年龄了,该置办的还得给他置办起来。我也不是那种苛待儿媳妇儿的老婆婆,要是咱家里有这条件,你别说你借给你大姐五块钱了,你借给她五十块钱,我也不说什么,但是咱家不是没有那个条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