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219章 天下沃野,太平难衔(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北疆寒风刺骨,可站在城头的两人却聊得火热。
    冯昕听完苏冉悲言,俏皮一笑,露出了一副少女姿态,“嘻嘻,冉哥,执掌兵家这种话,有点夸大了,你真当落甲寺和解兵林是吃素的么?”
    作为兵家大擎的她,故意避重就轻缓解苏冉蔓延开来的悲伤情绪,“物已逝,人无恙,冉哥刚才那句‘物是人非’,可有些伤了小女子的心呢!”
    见冯昕‘可怜兮兮’的模样,苏冉心中阴郁一扫而空,笑骂道,“你这丫头,伶牙俐齿,不减当年。”
    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只因苏冉留恋官场,出走求名十余年,两人的最后一层纱,至今也没有捅破,而且,苏冉在恩师常夏的撮合之下,还娶了亲。
    苏冉高官加身,重回破虏城,竟发现冯昕仍然未嫁,无形之中,苏冉对冯昕,始终抱有愧疚之意。
    天真烂漫的冯昕,对此倒是另一番心境,当年苏冉娶妻后,她悲伤之余,给予苏冉更多的是祝福,后来恩师病故,冯昕继承平戎听雪台,终日操劳之间,已经抛却了十里红妆续良缘的想法,直到再见苏冉,她那颗昏昏沉沉的心,才再一次苏醒。
    苏冉妻子虽然葬身凌霄之手,但两人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今日,苏冉罕见这一声‘丫头’,叫的冯昕心里一阵舒坦,眼睛眯成了一条半月小缝儿,笑道,“冉哥,赤松郡那边儿如今可是热闹得很,赤松
    郡作为薄州属县,您这大州牧不出手管管嘛?”
    “哈哈,丫头,刘懿这小子,可不似表面那样简单,先不说其背后的深水,便是刘懿自身的斤两,也够江氏闹心一阵儿,如果江家把刘懿仅仅当做一个孩子,要吃大亏啊。”
    苏冉望南思北,忽然面若寒霜,“比起南面,我更关心北面,孙家在北境已经经营数代,根深蒂固,孙秀成这小子初生牛犊,在‘和城’私晤大秦皇子。哼哼,他当真以为天下间有不透风的墙么,陛下的长水卫,可不是吃素的。”
    冯昕也严肃了起来,“冉哥是说,孙氏一族有心通敌叛国?”
    苏冉眼神饱含杀气,“叛不叛国,暂且不知,可通敌的罪名,肯定是坐实了!想当年,孙权坐领江东,何等威风,没想到,其子嗣居然如此不堪!”
    冯昕翘首问道,“倘若那位皇子南下,冉哥当如何?”
    苏冉抚了抚城头,挥退侍卫,从怀中取出一小指大小的红漆竹筒,交到了冯昕手上。
    冯昕自然认得红漆竹筒为何物,此乃十二内卫特制的密件传输之物,她单手轻轻接过,扣掉黄蜡,左拧右拧,小竹筒的盖子触发机关,自己蹦了出去。
    冯昕玉手拿出小纸卷,展开一看,纸中仅有天子朱批的四个字。
    “能留则留!”
    ......
    庙堂很高,让人望而生畏;江湖也很远,经久不衰的故事,总让人口有回甘。
    寒李的死讯,随着
    槐月的风,吹遍了大汉每一寸疆土,妄杀贤良的帽子,被一些人若有若无地、当当正正地扣在了大秦头狼苻毅的脑瓜子上,近年来天下士子北奔的势头,终于稍有缓减。
    达官贵人们在茶前饭后,纷纷称赞着寒李的高义;山野侠客们行走江湖,纷纷惋叹寒李的可惜;寻常人家的百姓们,则纷纷讴歌寒李的壮举,将他视为民族英雄。
    孰是孰非,每个人心中都有定论,或许,这才叫做江湖!
    ......
    寒李壮烈身死的消息,自然传到了华兴郡。
    刘权生悲伤不已,特意远赴牧州,在寒李的衣冠冢前上了三炷香。
    回来以后,刘权生还闭门谢客,着实消沉了几日。
    圆月挂松桐,也许今夜特别适合谋事,就在天子稳坐长安阳谋春秋、江锋蒋星泽虎踞中原图谋不轨、苏冉冯昕坐镇薄州准备铲奸除恶时,华兴郡这边,自然也是热闹非常。
    首先,开年之后,便发生了第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华兴郡少府史丁昕川,走马上任,执掌凌源县。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依照《汉律》,县一级行政长官的任免权,在州牧。
    在华兴郡,就算傻子都知道,丁昕川是郡守应知的人,不,应该说,丁昕川不是曲州牧江锋的人,至于是不是应知的人,谁也说不清楚。
    而对于江锋和应知的关系,明眼人一看既懂,应知去年做掉了江家的左膀右臂凌源刘氏,使
    江家的实力无法触及华兴郡,这对于江锋和江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江锋和应知的关系,从那时起,已经从隶属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
    按理来说,以江锋睚眦必报的性格,纵使刘兴身死,江峰也会重新再找一个心腹安插在凌源县县长的位置上,用以钳制应知。
    可是,刘兴死后,江峰并没有插手凌源县县长的人选敲定,而是直接放权给了郡守应知,足可见,在刘权生和应知的双重努力下,江家的势力,已经彻底退出了曲州最北的华兴郡,并且,江家也不打算再回来。
    说完了江锋,便要道一道应知的心思。
    丁昕川和曹治,都算得上应知的得意门生,两人一个聪慧机巧,一个刚决果断,可谓各有千秋。
    前年,应知巧借江瑞生屠村事件,从刘兴处虎口夺食,为曹治争得了凌源县尉一职,刘氏一族覆灭后,几乎所有的华兴郡百姓,都认为曹治将会是下一任凌源县长。
    就在众人认为曹治好事将近时,剧情却发生了惊天逆转。
    一向不显山不露水、只会在应知身边笑呵呵煮茶的丁昕川,从幕后走上了台前,执掌华兴诸县中最为重要的凌源县,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晓得内情的人稍一分析,便会由衷佩服应知是个极心无二虑之人。
    曹治性格刚烈,行如烈火燎原,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对世族更是嫉恶如仇,能严则严,凌源刘氏虽然
    覆灭,但其残余势力仍然遍布华兴,若让曹治在此时接管凌源县,必有一番血腥镇压,一旦见血,必会引起动荡,一旦动荡,便可能给虎视眈眈的江锋以机会和借口,让江氏一族卷土重来。
    丁昕川则不同,他性格柔顺如水,虽然是个笑面郎君,但正事儿从不耽搁,把他安排在过渡时期,最是合适啦。
    丁昕川深知应知心思,他执掌凌源大权后,以最快的速度将收缴的刘氏田产归整入册,一番筹谋商讨,在春耕之前,亲自带领郡兵官吏访遍山村,依照平田之法和均田之要,为十五岁以上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四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三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十五亩,有罪之人不受田,整个华兴郡无比沸腾、朝气蓬勃。
    特别是凌源刘氏的党羽残余,丁昕川法外开恩,经过精密计算,特准他们在平田之法的基础之上,每人额外多领三亩薄田,如此一来,小家族基本没有被官府收回田地,一些中等世族,虽有损失,但亦不大。
    丁昕川施政,润物细无声,将所有的矛盾,消弭在了利益之中。
    等到三五年后,人心思定,权力收拢,届时,收回这些中小世族今日多领取的土地,还不是易如反掌?
    ......
    今夜,华兴大地忽降急雨,窗外雷鸣阵阵,无边雨幕潇潇落下。
    刘权生与应知坐在子归学堂小门口的台阶上,檐下赏景,
    听雨煮茶。
    两人中间,小小的泥炉热气蒸腾,咕嘟咕嘟的水汽裹挟着野山茶的葱郁清香,飘散荡漾,映衬的两人如同世外高人一般。
    一口清茶入喉,应知浑身舒坦,见他歪在木质台阶上,低头看着已经渐渐积水的庭院,笑道,“刘权生啊刘权生,没想到,陛下送给我的这枚暗子,居然会是你。哈哈哈哈!”
    刘权生同样歪在台阶之上,听罢,他为两人中间的茶炉续火添水,慵懒笑道,“应知啊应知,怎么?今夜茶不醉人人自醉,你居然说起了糊涂话!”
    应知猛然惊觉,瞬间背透冷汗,对刘权生哈哈笑道,“你看看你看看,上了岁数的人,精力不够旺盛,白天操劳一日,晚上就爱顺口说胡话。你刘权生可不是我应知的暗子,是陛下的,是陛下的!哈哈!”
    “江湖人最讨厌庙堂之处,或许便是处处谨慎、时时小心了吧!迎客要分尊卑,喝酒要分先后,落座要分主次,就连说话,都要三思而后行。”
    刘权生双眼迷离,俯视雨珠在积水的庭院中欢快奏乐,抿嘴道,“不过,应大人,您方才这句话,可就有些看扁我刘权生了。”
    应知瞪起三角眼,“哦?此话何言?”
    刘权生大修翩翩,宽袍舞动,“我是天下的暗子!”
    应知瞬间正襟危坐,感佩道,“忠于君王,是为小忠;忠于天下,是为大忠。兄之胸襟,我不能及也!”
    刘权生微微
    摆手,淡然一笑,调转话锋,“应大人深夜造反,难道只想喝一杯我这山野清茶不成?”
    应知额首道,“陛下选择了华兴、方谷、彰武、辽西、赤松五郡作为平田开端,这是捡了个软柿子捏,想为平天下之田起一个良好开端。”
    刘权生意味深长,“哦?此话怎讲?”
    “呸!都是官场千年狐狸,你跟我装什么愣头青?”应知斥骂一声,道,“此五郡,华兴族患方平,方谷赵家、彰武樊家忠心朝廷,赤松贫瘠无世族,辽西亦无此患。位于我华兴郡的丰毅黄家常年征战商场,本就剑走偏锋,平田与否,祸其不大,剩下的,便是宣怀赵家手中的千顷良田了。”
    刘权生嘿嘿一笑,“你的意思是,只要我儿摆平了宣怀赵家的老赵遥,五郡平田就算大功告成?”
    应知不置可否,转问道,“你觉得,你儿子能取回琴虫?”
    刘权生不经意,横眉一挑,“你说呢?”
    应知八字眉上挑,冷哼一声,“束身自爱之徒,常有深渊薄冰之戒,你倒是闹市挣钱、静处安身,害得我儿子胳膊没了一条!”
    刘权生瞪了应知一眼,“那你今天,是来替你儿子向我讨要说法来了?”
    应知低头不见表情,“没了胳膊,成儿的武侠梦,碎了!”
    “世道维艰,为有牺牲多壮志;前赴后继,敢叫日月换新天。为了天下大义,别说一条胳膊,就是粉身碎骨,也肝脑涂地。
    ”
    刘权生先是慷慨激昂,转而一声长叹,“兄弟,若是懿儿取不回琴虫,他没的,可是命!”
    应知怒了努嘴,奚落道,“你这当爹的,心真狠!”
    刘权生朗声大笑,“你我也曾年少,也曾在十四五岁的时候独自闯荡,怎么?到了这一代人,就不行了?”
    应知无话可所,喃喃道了一句,“那倒也是。”
    刘权生心远神稠,随后调侃了一句,“该出手时,难道他应叔还能坐视不理?”
    “呸!下作!”应知吐出了喝到嘴里的野茶残渣,问道,“太昊城那边,已经有了动静,下一步,咱们该怎么走?”
    刘权生目光灼灼,“要不,联系联系方谷郡的老朋友?”
    应知揉了揉太阳穴,忽然眼前一亮,“你是说,方谷赵家?赵于光?”
    刘权生笃定,“嗯!”
    “哦!”应知低声感叹,“近年来的帝国,看来要地覆天翻喽!”
    两人沉默无语,小小的学堂内,只剩风吹雨打声。
    这万里江山呐,又什么时候太平过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