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9

    实行了新政改革,推行了“初税亩”。

    这是一种新税制,其实际政策是:承认私田的合法性,不论公田、私田,一律由国家按照亩数收税。“初税亩”的政策逻辑是:既然私田与公田一样,都对国家纳税,当然也应当同样获得国家的保护与支持。这样,私田的发展就由秘密转为公开,由非法转为合法。客观地说,“初税亩”将当时不合法的私田合法化,促进了旧井田制的瓦解,是春秋社会最早的具有真正创新性的经济变革之一。

    与此同时,“三桓”在各自的封地上也程度不同地推行了新的税制:季孙氏的封地全部采用新税制;叔孙氏的封地听其各分支首领自便;孟孙氏的封地,一半土地实行新税制,一半土地实行旧税制。因为季孙氏的新政相对彻底,所以民众乐意归附,很快发展为三桓之首。

    季文子死后,孟孙氏、叔孙氏相继领政,都实行了程度各异的新政,鲁国的私家势力便越来越壮大了。三十余年后,到了公元前562年的鲁襄公时期,三桓合力,将一度衰落为只有“两军”的鲁国军队,恢复扩建为“三军”,同时又扩充进了三家的私兵,由三家各自掌控一军。自此,鲁国公室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

    春秋末期,三桓势力再次分割鲁国:将鲁国土地与军队分割成四份,季孙氏独占两份,孟孙氏、叔孙氏各占一份;公室既不能占土地,也不能掌军队,所需财货用度全部由三桓分摊供应。这就是“卑公室,三桓分割鲁国”。到了吴越争霸的春秋末期,鲁悼公在位,三桓势力已经彻底巩固了,鲁国君主的势力已经大大萎缩了。《史记·鲁周公世家》是这样记载的:“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至此,鲁国几乎成了第一个向新兴国家迈进的传统大诸侯国。

    可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鲁国的新政集团始终未能发生本质的跨越。

    (3)鲁国旧势力对新政势力的全力抵制

    三桓势力壮大并推行新政之后,鲁国以公室力量为轴心的旧贵族集团,便以各种方式抵制新政,与私家势力进行较量。这种较量,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武装对抗,公开地以军事方式剿灭三桓,主要有南蒯氏、郈氏、子家氏、阳虎等集团,于数十年间发动了四次军事进攻;

    二是请求外邦力量干预。鲁宣公之后,鲁国曾先后秘密请求过齐国、晋国、越国以武装力量剿灭三桓,但都没能成功。

    第三种是政治对抗,以公室力量公开发动对三桓势力的取缔,同时毁灭其封地城邑。

    在这三种方式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种。

    公元前501年,是鲁定公即位的第九年。此公歆慕孔子学问,也推崇孔子的政治主张,于是在这一年,鲁定公任用孔子作了“中都宰”。这是执掌都城政务的显耀大官。自此,孔子开始了短暂的政治生涯。

    鲁国重大的政治较量,发生在鲁定公时期,主持人正是当时颇负盛名的孔子。孔子介入政治的过程及其结局,是春秋末期保守主义思想家的一个典型。其学说的历史命运,其个人的现实命运,都隐藏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内涵。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正当天下变革大潮方兴未艾的春秋晚期。身为没落的中小贵族的后裔,史料对孔子的生身环境有三个字的概括:“贫且贱”。也就是说,孔子是当时比较典型的贫贱布衣之士。按其社会地位要求,按其实际利益所在,孔子本都应该如同春秋战国的无数布衣之士一样,成为变革思潮的推动者。可是,人群的复杂分化就在这里——实际社会地位与其所产生的目标追求,未必总是一致的。贵族阶层有走向平民社会的叛逆者,平民阶层也有走向贵族立场的叛逆者。孔子的人生道路,是后一种叛逆——努力脱离自己“贫且贱”的平民地位,走向了本不属于自己群体的贵族立场。

    春秋中后期社会的实际变化,使孔子这样的贫贱布衣得以读书成长。不清楚是尚未加冠,还是刚刚加冠之后,孔子便开始了仕途奔波,先后当过委吏(仓库保管员)、乘田(畜牧管理员)等小吏。大约仕途无望,孔子很快便放弃了小吏生计,开始了游学生涯。孔子的游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学成才。从中年开始,学问有成的孔子开始了收徒办学,开始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政治理念的核心,是反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主张全面回复到西周礼治社会去。“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克己复礼”等,是孔子对自己政治主张的典型表述。与此同时,孔子率领弟子群开始了长时期独立的政治传播活动。渐渐地,孔子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声望。

    终于,在孔子五十岁的时候,命运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折。

    中都宰之后,孔子又被擢升为司空,执掌工程事务,进入了国家大臣的序列。很快,孔子又由司空转为更重要的大司寇,执掌国家律法的实施。在56岁这一年,孔子的权力地位达到了人臣巅峰——鲁定公“以孔子摄相事”,也就是以大司寇的身份代行丞相权力,成了实际上的鲁国丞相。担任实际丞相后不久,孔子便离开了鲁国,再次周游天下做政治传播活动了。直到年届七十岁,孔子才重新回到鲁国。三年后,孔子死去。这就是孔子一生的主干脉络。

    在为政近六年余的时间里,孔子顽强地推行旧政治,为鲁国做了两方面大事:

    第一,正面发动政治决战,力图摧毁三桓新兴势力。

    这场政治决战,发生在鲁定公十二年,当时称为“堕三都”。其实际含义是三点:其一,拆毁“三桓封邑”的城垣,进而推行对私家城邑的正式取缔政策。其二,收回“三桓”封地的私兵,恢复军队归公室统领的制度。其三,废除“三桓”对封地的独立治权,推行公室全面治权。从实质上说,这是孔子代表公室权力与私家权力的正面较量。在当时发达活跃的诸侯国中,这是非常罕见的,几乎是惟一的一次新旧势力的正面较量。所谓正面较量,就是不以任何其他原由为借口削弱对方,而是直接地制度取缔,直接地权力废除,直接地政治诉求。应该说,在具有深厚礼治传统的鲁国,孔子占有政治上的相对优势。

    这次重大事件的主要过程是:季孙氏坚决抵制,在将要毁城时,对鲁国公室发动了军事进攻。孔子率军击败了季孙氏,并一举拆毁了季孙氏的城垣——费邑。孔子乘胜追击,又成功拆毁了叔孙氏城垣。最后的孟孙氏集团却不屈服,举兵防守,拒绝拆毁城垣。鲁定公与孔子率军围城,却又始终无法攻克。之后的事件发展,各种史料互有矛盾。总之是,不能确定发生了什么样的意外变化,“堕三都”决战不了了之了。其政治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三桓势力在暂时低潮后,很快又强大起来。

    第二,诛杀少正卯,遏制变革思潮蔓延,遏制新生言论。

    鲁定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496年,56岁的孔子“摄行相事”。执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了著名的新言论传播者少正卯,发动了遏制新思潮的政治攻势,一时震动天下。《史记·孔子世家》对这一事变的记载过于简单。相对具体的史实记载,是西汉刘向的《说苑》。后来的《说苑疏证》,又征引了《荀子》、《孔子家语》、《尹文子》等文献记载,佐证了这一事件。我们不妨将《说苑》对这件事的全文记载录之如下:

    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门人闻之,趋而进,至者不言,其意一也。子贡后至,趋而进曰:“夫少正卯者,鲁国之闻人矣!夫子始为政,何以先诛之?”孔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夫王者之诛有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辩而险,二曰言伪而辩,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皆有辨知聪达之名,而非其真也!苟行以伪,则其智足以移众,强足以独立,此奸人之雄也,不可不诛!夫有五者之一,则不免于诛。今少正卯兼之,是以先诛之也。昔者,汤诛蠋沐,太公诛潘阯,管仲诛史附里,子产诛邓析,此五子未有不诛也!所谓诛之者,非为其昼则攻盗,暮则穿窬也,皆倾覆之徒也!此固君子之所疑,愚者之所惑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此之谓也!

    这段记载的核心,是孔子对这群愚气很重的弟子们的严厉训诫。而这段训诫辞的核心,则是孔子杀少正卯的五大理由,以及杀少正卯的重大意义。五大理由是:“心辩而险,言伪而辩,行辟而坚,志愚而博,顺非而泽。”重大意义则是,与古今圣贤诛杀奸人是同等伟大的。孔子的最后归结是,少正卯这种人是“倾覆之徒,是奸人之雄”,是必须诛杀的。

    孔子这段自我辩护,没有一句依法行刑的话,全部都是依据自己维护旧制的政治信念所作出的主观评判与类比。在春秋末世,法律已经开始公开化的时候,孔子奉行了典型的人治诛心方式。弟子们所以急匆匆赶来,所以都不满,所以都不懂,所以都迷惑,其根本点,实际是一种矛盾心理——既对新的变革潮流有所歆慕,又对传统王道杀人方式有所依恋;既不满于老师,又力图解惑于老师。

    孔子诛杀少正卯,是春秋时代的重大事件之一。与同时期子产不毁乡校的作为相比,孔子是极端化的复古派。西汉之后,对这一重大事件的争议却越来越多。一种意见认为,这个事件是编造的,事实上孔子没有杀过少正卯。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一事件是真实的,早期史家与学者不可能凭空对孔子编造出如此重大的一起杀人案,更不可能编造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事件。我们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以当时环境的政治逻辑,这一事件具有基本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孔子杀少正卯,对天下诸侯群震动极大。鲁国的最大邻国是齐国。齐国的新兴势力,尤其深感不安。齐国人认为,孔子“为政必霸”,鲁国再由孔子执政,将来必然会严重威胁到齐国。于是,齐国开始为驱逐孔子做起了文章。第一步,先与鲁国国君交好。齐国选派了一支八十人的女子乐团,外加三十辆由四匹马驾拉的精美车辆,隆重地送进了鲁国,陈列在鲁国都城的南门外。可是,大约慑于孔子的威势,鲁国竟没有官方表示。这时,处于蛰伏之期的“三桓”之首的季桓子出现了。季桓子的活动是:首先便装出城,察看了一番齐国礼物。回城后,季桓子面见鲁定公,说动鲁定公接受了齐国的女乐宝马。之后,鲁定公沉醉其中,竟至三日不理国事。对鲁定公的沉沦与妥协,孔子深感失望,于是离开了鲁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政坛。就实际而言,与其说齐国攻势奏效,毋宁说鲁国公室觉察到了新势力的强大,不敢再用孔子了。

    自此,鲁国新旧势力的正面决战大体宣告结束。

    鲁国的新兴势力越来越强大,但鲁国却始终没有进入新的战国序列。

    7.宋卫:中小诸侯国的阵痛效应三

    春秋时期诸侯群的变化热点,还有宋国、卫国这两个老牌诸侯国。

    宋、卫两国,都与殷商遗民有关。宋国是殷商王族后裔的封国,国君族群是殷商王族,主体人口却是中原原住民。卫国是周室王族诸侯,国君族群是姬氏周人,国人的主要部分却是殷商遗民,也就是殷商七大族群。这是周公平定管蔡之乱后,对殷商后裔的分化治理政策,将殷商王族与殷商王畿的遗民分而治之。由周室王族诸侯统领殷商遗民,由原住人口做殷商王族后裔的封国人口,在事实上将殷商王族后裔的势力尽量削弱,尽量架空。

    所以,就政风看,殷商遗风在宋国。就民俗生计看,殷商遗风在卫国。就整体发展程度而言,这两个国家都地处于肥美平原,经济殷实,国人素质较高,习俗自由奔放,是春秋社会与战国初期的富庶风华大邦。宋、卫两国的求变作为及其引起的阵痛动荡,对春秋时期华夏文明的融合,曾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宋国的求变思潮与权力斗争

    宋国求变思潮的活跃及其新政现象,出现得很早。

    春秋中期,宋国的戴氏、乐氏、皇氏、向氏相继当权。这四大势力,都是宋国国君庶出后裔的繁衍分支。西周末期的镐京事变时,宋国的在位君主是宋戴公。宋戴公死后,其嫡系长子继承国君,其余庶出公子便开始了独立的繁衍发展。到春秋中期,宋戴公的庶出后裔们发展出了三个最主要分支:一支是戴氏,其首领人物是执政大臣华元;一支是乐氏,其首领是后来的执政大臣司城子罕;一支是皇氏,其首领人物是皇瑗。另一股向氏势力,则是宋桓公的庶出后裔。这些由“公族”而演变为“卿族”的大臣集团,长期占据着宋国的主要权力。

    在戴氏、乐氏当政时期,正逢齐国田氏、晋国六卿等新兴势力蓬勃生长之时,宋国也弥漫出浓厚的求变思潮。当时,主张恢复西周礼治的孔子与弟子们游说诸侯,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9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3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