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6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连朕都知道,鸡鸭鹅可以消灭蝗虫与蝗虫卵,你们这些朝廷栋梁却都如此不关心农事,实在愧对先贤的教导。”
    罢朝后,正宁帝才难掩担忧的问道。
    “皇儿,真的没有问题吗?要不咱们一边出动那些鸡鸭鹅,一边举行祭祀?要不然,要是那些鸡鸭鹅没将蝗虫消灭干净,他们又以此为由,说朕不敬上天了。”
    祭祀是件大事,正宁帝虽然不像之前的皇帝般,为给自己留名造势,动辄就要去什么泰山封禅,或是去哪里祭圣。
    但是必要的祭天、祭宗庙、祭祖陵等,正宁帝一般还是不会推辞,虽然不少时候会让人代劳。
    毕竟这里面牵涉到政治意义太大,连何殊也不敢说要取消这些传统祭祀活动。
    想到自己在接到消息后,其实也是做了两手准备,除了派出鸡鸭鹅大军除隐患,一边安排可能要面临蝗灾危机的地方官府做好灭蝗、驱蝗准备。
    “连河原在内的几省近几年的养殖业发展的都不错,这次能出动的鸡鸭鹅数量庞大,应该清除大半,剩下的肯定还有,但也是难成气侯,等到秋收祭祀大典上,父皇别忘了感谢一下上天与先祖的保佑便是。”
    正宁帝闻言,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皇儿说得对,就这么办吧。”
    爷俩迅速达成共识,让隐约听到些内容的汪林抽抽嘴角,他对这种场景也算是相当适应了。
    谁能想到在朝堂上威风凛凛,在百姓心中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其实都是人设,私下里是太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呢。
    可是他身为皇帝身边表面上最受宠幸的大太监,则过着丝毫不敢行差踏错,就差将忠心听话写在脑门上的日子。
    在人前的风光地位,在人后的权势,都远不及先帝身边的大内监。
    可他竟然还没什么抱怨,因为这种日子其实过得还挺舒心,只需好好完成分内工作,不用担心随时会掉脑袋,成为被朝臣们视为眼中钉的权宦,输了就是下场凄惨,难得好死。
    因级别不低,收入很不错,他不仅可以跟前朝官员们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退休后的生老病死也会由朝廷负责出钱,能得善终。
    朝廷大臣们被皇上训斥他们不懂农事后,回去就派人找来鸡鸭鹅,还收集来蝗虫之类的虫子做实验。
    然后他们惊讶发现,一只鸡每天能吃好几十,一只鸭能吃一两百,都是吃虫子的高手。
    接到消息,得知他们所在区域,将要面临蝗灾威胁的百姓们也没想到,随着消息抵达被送到的,还有陆续从附近各地被运到的大批鸡鸭鹅。
    而这招这也确实有效,每天吃到撑的鸡鸭鹅们在消灭蝗虫的时候,也在飞快长个,吃得也更多。
    大量蝗虫刚要长成,或是还来不及长成,就被提前吃掉,根本来不及形成规模,就被眼尖嘴利的鸡鸭鹅给吃得所剩无几。
    等到一两个月后,本该是蝗虫正式长成,同时也是庄稼将要进入??收割阶段的时候,少量的蝗虫根本无法成灾,就被百姓们合力消灭。
    朝廷接到消息,庆幸这场蝗灾没有给大安造成粮食减产的危机的同时,也忍不住在心里疑惑,朝廷从前几年开始,鼓励各地发展养殖。
    从前两年起,甚至还鼓励一些地方在山野荒地种草发展养殖,莫不是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危机?
    要不然,这一切怎么都这么巧?要不是河原及周围都是重点养殖鸡鸭鹅的区域,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调集到数以万计的鸡鸭鹅。
    而何殊正在为东宫出钱买下的那些灭蝗大军感到头痛,那些本就长成,或是快要长成的鸡鸭鹅,在吃了一两个月的蝗虫后,都长得十分肥壮。
    可是没了蝗虫当食物,她可养不起那些吃货,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快将它们都出手,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在河原当地卖了一部分给心有余悸的百姓后,剩下的仍有许多。
    送了一部分给当地灭蝗有功的官员们做福利之余,何殊又让人送一部分进京,做成烤鸡烤鸭烤大鹅,发给朝廷官员们作福利。
    正宁十一年的秋收祭祀大典上,这些真正的灭蝗功臣,则成为祭祀品中最为突出的存在,让跟着参加祭祀的文武官员们看着心情都有些复杂。
    第六十章
    沈祖母接过大孙子带回卤鸡烤鸭腌鹅三件套, 不赞成的嗔怪道。
    “买一样就行,一下买这么多做什么?家里就这么多人,你去隔壁把小何、小左叫过来一起吃吧。”
    沈卓也没想到朝廷竟然还有这种发福利的方式,首次拎着这些包裹着油纸的鸡鸭鹅, 一路招摇过市的回家, 心里还真有些难以适应, 不大自在的背着手回道。
    “不用,这是门下省统一发放的福利,昌逸兄那边也有, 他们估计也要找人帮忙吃,才不会浪费。”
    知道这是朝廷免费发放的, 沈祖母瞬间露出格外灿烂的笑容。
    “唉哟, 在朝廷当官的待遇竟然这么好啊,竟然还发这些好东西,你爷在衙门里当了一辈子的文书,也没这个福分。”
    听到自己被拉踩的沈继川在一旁不服气的开口道。
    “这能一样?卓哥儿是在朝廷当官, 我只是在县衙当吏, 岂止是我,连那些府尊、县令大人也没这福分。”
    听到动静的吴水芹出来接过三件套, 有些惊讶的说道。
    “哟,这份量可真沉!”
    沈卓点点头,“听说这些都是从河原省送上京的,前两个月吃蝗虫吃得多, 都长得特别肥壮。”
    据在御书房赶上尝鲜的同僚说,味道也特别好, 不过他自己还没亲口吃过, 沈卓并不确认。
    吴水芹闻言, 顿时眼睛一亮,立刻觉得手上的三件套更具意义。
    “原来这就是为朝廷立下灭蝗大功的鸡鸭鹅?我去买菜的时候听人议论过,说是朝廷在河原省那边出动上百万的鸡鸭鹅,满山遍野的灭蝗虫,没想我们竟然也能沾卓哥儿的光,尝尝这些鸡鸭鹅的味。”
    听到夸张的‘上百万’,沈卓不由得失笑,仅这不到十万只的样子,就让那位愁得到处送,要是多达上百万,估计朝野上下的官吏们都得往家拎福利,而且是活着带毛的。
    据说为了卤烤这批发放给官员们的福利,已经非常费功夫,把京城中新开的几家熟食铺子都忙得昼夜不歇火,各种香味弥漫全京城。
    虽然能有机会得到三件套的人数有限,大多数人都只能得到一样,还有一小部分能得两样,门下省属于特殊照顾。
    沈卓怎么也没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干脆利索的灭蝗,或者说是解决蝗灾的方式。
    曾给无数百姓带去巨大威胁,让历朝历代的朝廷无计可施的蝗灾,就这么还没来得及发威,就被消灭。
    同样的灾难,在不同的人面前,用不同的方式处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局。
    这让沈卓无比深刻的意识到,什么叫做人定胜天。
    他自己肯定做不到,因为他知道,换了他在那位的位置上,且不说会不会想到要结合一些历史记录,提前在干旱区域布置人手提前观察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示警。
    就算可以像这般提前发现,他能做的也有限,根本想不到这种让人闻所未闻,但又确实有效的方式灭蝗。
    即便他并没有忽视农事,看过的相关书籍中,也曾提到鸡鸭鹅吃虫、吃蝗虫。
    而宫里的正宁帝在连吃几天的鸡鸭鹅后,哪怕是换着花样吃,也感到有些受不了。
    “皇儿,你那卖卤味、烤鸭、炖大鹅的店,都已经让人开起咿嘩来了,送出去这么多,剩下的再卖段时间,就能消耗掉,你干嘛还让宫里吃,我最近一个月都不想再看到这些了。”
    实在是这些天总要面对这些,送大臣的是这些,祭祀的时候,祭品摆的是这些,还总要吃这些,看够、闻够、吃够,实在有些受不了。
    何殊也不是故意的,毕竟为了节省饲料,长途跋涉的快速送上京时,有些途中就不好的,得赶紧杀掉,抵京后不活泛的,也要及时杀掉,积攒得有些太多。
    身体特别健壮,抵京后还活得比较有精神的,挑最好的那部分送到农务司当优质种苗,剩下的部分都被送到皇庄上养着,将在后期陆续供应给新开的那些熟食店。
    “主要还是太多,为了尽量不浪费,我们只能辛苦点,不过您放心好了,剩下那些半死不活的现在基本恢复过来了,不用再勉强咱们继续吃了。”
    正宁帝松了口气,有些庆幸的感慨道。
    “还好将它们送到河间府时,损失没这么大,要不然,咱们的灭蝗计划就没这么顺利了。”
    “送往河间省时,还需要它们干活,负责运送的人身上担着责任,肯定是小心照顾,赶路时也会特别小心,如今是因它们已经实现自己的使命,才会出现这么大的损耗。”
    这让正宁帝听着有些不是滋味,“咱们这么做,会不会有些不太仁道?”
    话音刚落,正宁帝就觉失言,因为他随后就想起自家这位太子是在刚学会说话之话,就要求他给她的姐姐们上全兔宴的存在,用的理由还是‘兔兔那么可爱,当然要吃掉。’
    事实证明,他的不祥预感还是很准确的,只听何殊笑着道。
    “对人肯定不能这么做,对于这些鸡鸭鹅,不吃掉它们,怎么突显养它们的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何必让人劳神费力的养着,那样的话,它们根本没有活着的机会,让它们具有活着的价值,就是我们的仁道。”
    正宁帝觉得自己以后很难再面对‘仁道’二字,同时,他还能听得出来,太子虽是在说那些鸡鸭鹅,同时也是在说人,准确的说,应该是某些人。
    何殊能够明白正宁帝的这种心态,这些鸡鸭鹅也确实立下了大功,她会承认,老百姓们肯定也会承认。
    此事过后,不用朝廷推广,不管有钱没钱,百姓们肯定都会养成家里顺便喂几只鸡鸭鹅的习惯,以应不时之需,这就是鸡鸭鹅的生存机会。
    但是她只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存艰难的老百姓身上,实在没精力在那些多到养不起的鸡鸭鹅身上,投入什么仁心,即便它们确实立下大功。
    忙碌而又有惊无险的正宁十一年就这么过去,正宁十二年到来后,年后没多久,就收到有大批海盗侵犯大安沿海的加急奏报。
    知道临海这边防守严实,沿海百姓的渔船与官府及定海水师三方互通信息,近几年来,不仅没给海盗留下可入侵的机会,还被定海水师主动出击,剿了几处老巢。
    这些奸滑的海盗便打起了从福江府入侵的主意,福江府虽有沿海山脉做阻隔,但在早年也曾是被海盗光顾的重点。
    自打有了定海水师的巡防,因隔着山脉,进退不便,福江府在此前的这几年没再怎么受到过袭击。
    这次是那些海盗与熟悉当地环境的大安海盗相互勾结,侨装打扮成大安人,分批进入大安境内,隐入人群中,突然起事。
    不仅在短时间内抢掠走大批的金银财产,还杀伤许多人,掠走一些年轻女子,福江府的驻军反应过来时,对方已经携带着大批抢来的财货与女子,迅速逃离。
    看到福江府报上来的损失,何殊面沉如墨,心中暴怒至极。
    “令定海大将军赵晋仁率师出海歼寇,新式战船都要装备上最新研发的床弩,全力救回被抢大安女子,对所有海盗都不要手软,孤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孤要扬我大安海师的威严,孤要让那些海盗从此见到我们大安绕着走。”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定海水师的规模已成倍扩增,新增的战船不仅防御力大增,能装备的武器也更强大,已在为商贸船队护航的过程中,得到许多实战历练。
    即便如此,船厂那边也没停下研发威力更强大的战船的脚步。
    实在是东宫给得太多,每次有成果出现时,得到的奖赏太过丰富,极大的调动了造船工坊上下的积极性。
    没有后顾之忧的赵晋仁为了报答朝廷对他的大恩,在妻儿们的支持下,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水师的各种训练与剿匪实战中。
    福江府这次遭遇到的海盗突袭,绝对是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抓住定海水师换防巡逻的空隙,又有当地内奸的配合,才能顺利入侵,还成功撤逃。
    对于定海水师而言,这也是一场让他们难以接受的突袭,所以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定海水师就已主动做好出战准备。
    当朝廷收到定海大将军的请罪并请求出战的奏请时,下令定海水师出海剿灭海盗的圣旨,也已抵达定海水师大营。
    前来为赵晋仁送行的杜乐贤拿出一份信函,告诉赵晋仁道。
    “这是老夫的一位同窗请人带给老夫,请老夫帮忙转交给大将军的信,他在福江府学任职多年,这次找认识的人私下打听到了一些内幕,这次海盗袭击事件,给他在当地的一些朋友与学生家里,都带去莫大的灾难。”
    赵晋仁神情凝重的接过信,看过信中的内容后,拱手致谢道。
    “多谢杜府尊帮忙及时送来这封信,圣上对这次的海盗袭击事件十分震怒,要求我们定海水师要扬我大安国威,剿灭大安附近的所有海盗巢穴,这封信来得很及时。”
    信中有那位学官跟福江当地一些早年曾当过海盗,因大安近些年的惠政,选择洗手上岸的人提供的信息。
    里面不仅记录了与福江境内与海盗有勾结的人,还有福江海域附近的一些岛上的海盗窝点,有了这些,甚至还有对这次侵入福江的海盗势力的猜测。
    这些信息十分重要,不仅对定海水师接下来的出海剿寇任务重要,对朝廷肃清大安境内那些勾结海盗的内奸也很重要。
    第六十一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