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知客僧见到两人,似乎是早有准备,未等吕寺卿多说,便将两人带到寺庙后面的一处堂殿之中。这堂殿看起来是寺僧清修之所,上首香台处,却摆着一个金坛。
父亲,您到底
我听说,你于城外,为一个姑娘立了个衣冠冢?知客僧退下,吕寺卿开口问道。
是吕修逸不知父亲为何会在意这种事,才应声,却忽然反应过来,他双目震惊地看向那个金坛,震声问:难道那是
话未说完,已音带哽咽,说不出话来。
吕寺卿叹了口气,对着儿子点了点头。
吕修逸无法言语。
大护国寺素来只供奉历代帝后,如今却供了杨砚的金坛,看其情形,似乎还由寺中高僧做法超度过。整个长安谁会做此事,又谁能做到此事,已不言而喻。
这时,吕寺卿开口道:如今杨氏冤案已然平反昭雪,杨氏的后人也当得回姓名。公主殿下已经下令,由太常寺的人去到岭南,为杨氏修缮祖坟,重立宗祠牌灵。
那她吕修逸的唇抖了抖,看着金坛,问道。
杨砚姑娘为洗雪父亲冤屈,不惜以身犯险,此为大孝。殿下命太常寺将其金坛葬入杨氏祖坟,于宗祠立牌,永享杨氏香火,竖碑留书,以传后世。
永享杨氏香火吕修逸重复着,最后红着眼笑了,说:好,好,如此,总好过只有我一个人记得她。
行了,振作一点。吕寺卿对儿子说:殿下的意思,是由你护送太常寺的人,还有杨姑娘的金坛回到岭南,修逸,此事,你可能胜任?
吕修逸红着眼看着父亲,然后缓缓跪下,道:臣,领旨。
*
皇城宣政殿
朝臣们都不言语,鸿胪寺卿却在这时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殿下。他垂着头说道:北狄王已发来国书,要求我大周释放北狄大王子,也是他们的王储,翰雷。
听到鸿胪寺卿的禀报,本已安静的大殿上又响起了窃窃私语之声。
给显国公定罪,翰雷是关键的一环。正是因为萧烈在大周边境捉拿了伪装成商队潜入的翰雷和北狄武者,这才拿到了翰雷有关于武器买卖的口供,又根据翰雷所拿的路引,查到了依附于显国公的一系列官员,也坐实了显国公勾结北狄,意欲借北狄之手行刺萧璃与霍毕,铲除异己一事。
对于北狄王的国书,朝臣们有话要说,却又因为想起去年陛下寿宴上,萧璃对待北狄王子强硬的态度而犹豫了起来。
有什么想说的,说吧。萧璃看出朝臣们欲言又止,开口道:是杀是囚,是放是留,都说说想法吧。
殿下。有官员出列,说道:臣觉得,翰雷毕竟是王储,为了两国边境安稳,还是该放回去。如今案子已然查清,我们正本清源,北狄自然无从再从我大周购入兵器
臣觉得不妥。又一朝臣打断道:这北狄王子深入我大周境内作乱,甚至试图行刺公主殿下,怎么可以就这样轻易放回?
臣倒是觉得可以以此要北地王臣服上贡
臣反对,绝不能放虎归山。
可若不放,北狄王若是以此为借口再起战火又当如何?
说着说着,朝臣们又吵了起来。
这一次有朝臣学聪明了,向沉默着的裴晏问道:裴大人如何看?
大殿内渐渐安静了下来,等待着裴晏的回答。
裴晏并未多加思索,开口道:臣认为,可以暂时将翰雷扣押,以此,试探北狄王的底线。
既不立刻放,却也不拒绝,朝臣们眼睛一亮,觉得此法甚好,不由纷纷附议。他们都觉得,于朝政上萧璃并不如裴晏熟练老道,且裴晏的提议也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赞同,公主殿下应该不会反对才是。
可谁知,萧璃坐在上首,声音缓慢而清晰地开口,说:本宫不想试探他的底线,只需要告诉他本宫的底线。鸿胪寺卿!
臣在。
回复北狄王,如数归还私购的兵器,大周就释放翰雷,若不然说到这里,萧璃的声音停顿片刻,然后响彻整个大殿:翰雷,杀,无,赦。
话音一落,群臣一片哗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立刻有臣子出来,苦口婆心道:殿下,如此,恐起兵争啊!
是啊,殿下。
殿下三思!
大殿中立刻响起一片请求之声,裴晏抬头看着萧璃,并没有多说什么。
你们觉得,他们大批购入兵器,所为何事?萧璃看着下面一群请求她三思的朝臣,冷笑着说:是为了摆在家里好看的吗?
还是说,他们想打下北狄以北的冰寒之地,又或是要东征高丽?
萧璃的声音响起,使得朝臣们被迫收了声。
都不是。萧璃自问自答,道:北狄王想要攻打的,从始至终都是大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