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7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父皇,若你要拿先生和岳芝将军问罪,请一并将儿臣送与燎人,国破家亡那一日,儿臣自与父皇在燎都相见!
    宣和帝已是怒目圆瞪,大喊道:赵会!赵会!
    赵会从阶下颤巍巍站出来听命,宣和帝指着萧景行:将这逆子给我拖出营外!杖毙!杖毙!
    赵会表面连连应声,却是自己下去拉扯萧景行,在萧景行耳畔道:殿下不可再言!不可再言!
    萧景行却一把将赵会推开,放声道:儿臣此来何惧一死?!只望唤起父皇血性,在燎人面前挺直腰板!若能如此,儿臣死何足惜?!
    说罢,他目露凶光,竟从腰间摸出一把匕首,直接往两个燎国使臣刺过去,变化太快,绕是白靖文也反应不及,裴定方亦是大喊:殿下不可!
    两边的文臣武将也纷纷惊呼,值此之时,一只手轻轻抓住了萧景行的手腕,稍微往下一压,另一只手便将萧景行的匕首夺了过来。
    当然是慕容雅博,鲜少有人知晓,他竟有如此身手。
    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的慕容雅博终于还是站了出来。
    他把匕首还给萧景行,说道:殿下,这样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先让我来说几句。
    萧景行握着匕首:先生
    慕容雅博伸手让他打住,转向宣和帝拱手一礼,问道:如今局面确实已不可挽回,皇上是否愿发举国之兵与燎人死战?
    宣和帝冷冷道:你跟岳芝还要问朕吗?你们眼里还有朕这个皇上吗?!
    慕容雅博:当然要问,此战一开既为国战,我朝需君臣共力、上下同心,若非如此,与燎人交战难有赢面。
    宣和帝:当初说议和是你,现在说要打也是你,你们把朕当成什么?
    慕容雅博:此一时彼一时,武神关一战,先帝折损数十万精锐,通天阙守城战,北境之兵十不存五,而燎人正值盛势,若不议和,将他们兵锋西引,我朝则不能休养生息,如今其他州郡且不敢说,燕州、山海郡、朔方郡已有十数万精兵,加上五军都督府尚有根基,其他州郡卫军再与西凉合兵,未必不能与燎人一战。
    宣和帝:未必不能战?!你也知道未必不能战?!朕要拿天下给你去冒险?!
    慕容雅博:兵者大事,从没有万全之说,若非不得已,臣也不愿冒险。
    宣和帝:你问行在群臣,谁愿与你冒险?!
    宣和帝给秦高、张泰那些人递了个眼神,一时间,左侧文臣纷纷站出来对为宣和帝说话,但更多是对慕容雅博的指责与谩骂,慕容雅博置若罔闻,转身跟萧景行笑着说:殿下你看,很多时候,讲道理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萧景行:
    等那些文臣骂够了,消停下来,慕容雅博的神情变得凝肃,他问宣和帝:是不是一定要向燎人请降?
    宣和帝无情道:你和岳芝闹出来的事,你们自己解决,朕今日不杀你已算仁至义尽。
    此话一出,大营之中再次静下来,都在等着慕容雅博回应。
    慕容雅博没有直接给宣和帝回复,而是跟萧景行说:殿下,非是我不愿赴死,只是实在不忍看大宁江山毁于一旦,今日最难的是你,你该做出选择了。
    说罢,他先取下了他左手的手套,露出那只被烧剩筋骨嫩皮的左手,平日里,他总把这只手藏于袖中,就像藏着一个秘密。
    现在,他要把这个秘密公之于众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30 14:01:55~2022-05-31 14:29: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新雨之茗 6瓶;此刻安然 5瓶;铭棋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4章 虎毒食子
    他举起那只严重烧伤的左手, 在大营偏暗的光线之下,像一久经风干的爪子。
    白靖文是见过这只爪子的,那是在京城时, 慕容雅博第一次找他谈话,临别之际, 慕容雅博向他行礼, 他看到了慕容雅博左右手的强烈对比。
    那时他觉得慕容雅博的左手有如此眼中的灼烧伤痕,背后一定有很深的故事。
    当年在通天阙
    慕容雅博说道:兰树在朱仙集斩了燎国三太子金骨狼突, 俘虏伊稚合速以及数十猛安、谋克,兰树救了我也救了通天阙, 因他朱仙集大获全胜, 金骨太玄无力再战只得退兵, 双方停战, 交换俘虏
    兰树是岳芝的字。
    慕容雅博说的是当年通天阙守城战的旧事,双方大军进入最后胶着阶段,燎太|祖金骨太玄派其第三子金骨狼突与大将伊稚合速率一万骑兵, 从幽州和山海郡边线急行军,企图绕到通天阙大后方完成迂回包抄, 岂料反而被岳芝率领五千燕州卫军在朱仙集设伏, 一举斩杀金骨狼突,俘虏伊稚合速及其部将无数, 一万燎军铁骑十不存一, 打赢了大宁对燎国的第一场万人以上的大战。
    此战之后, 燎人无力再维系巨大的攻城损耗, 不得已宣布撤军, 持续数百日的通天阙攻防战正式结束, 燎国对宁朝的全面战争也同步停止, 而慕容雅博说双方停战,交换战俘,已经是在停战之后的收尾阶段,关于这一阶段的纪录相对较少,其中有一段国朝刻意抹除的隐秘,便是知情人也是讳莫如深,究其原因,双方交换的战俘之中,有不便公开身份的两个人。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