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然而把菜单看一遍过来,却并没有找到舒磊吃的那种炒饭,又一通电话打了过去。
问过才知道,原来那是专门给舒磊做的什锦炒饭,不对外售卖。
舒见这边顿了两秒,问:“您说您是舒磊的班主任,赵老师?”
“是啊。”赵娟说:“这不刚才到班里看到他吃的炒饭,有些嘴馋,就想点份来吃吃。”
这位班主任,舒见之前给舒磊开家长会的时候,在学校见过一次。
听说管教学生比较严厉,不过人倒是挺不错。
她想了想,笑道:“不然这样吧,您直接下单一份蛋炒饭,然后我给您按照什锦炒饭的配方做行吗?”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
“不会。说到麻烦,应该是舒磊给您添麻烦了才是,这孩子打小数学就不好。”
舒见的话说得不是很直白,但赵娟是个聪明人,已经听出了其中的潜台词。
俗话说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对方都给她做不对外售卖的炒饭了,她自然也得做出一些表示才行。
赵娟跟着笑了两声说:“其实舒磊这孩子脑筋挺好使的,你放心,以后我多盯着他点儿,分数肯定能慢慢提高的。”
“那就拜托赵老师了。”
两人通完电话,舒见打开好饿外卖等着赵娟下单,见那位杨教授已经吃完炒面,起身准备离开了,立马快步走了过去。
刚才她一直在观察对方,发现他吃的非常慢,应该是有在细细品尝味道。
虽然她对自己的厨艺信心十足,但偶尔听听顾客的想法和建议,准是没错的。
“这位先生”舒见礼貌问道:“您已经吃完炒面了,觉得味道如何?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小店?”
杨宁早前就听说过这位年纪轻轻,却十分有想法有勇气的女老板,今日一见,确实跟很多同龄的女生都不一样。
厨艺如此之高,却还能这么谦虚的人更是少见。
既然问到头上了,他也没端着,很大方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味道无可挑剔,要是能配上一碗汤就更完美了。”
“汤?”这一点舒见还真没想到。
也是哈。
光吃不喝确实有点儿干,直接喝白开水的话,又很容易冲淡嘴里食物的香味。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明明奶奶给那位女同学倒了杯水,她却一口都没有喝的原因吧。
如果换成汤,肯定不会遭嫌弃。
舒见弯起了嘴角,“您的建议提得很好,非常感谢。”
“不客气。”
杨宁转身离开,留下一个瘦瘦高高的背影。
第十三章 新品蔬菜汤。
这几天下单的顾客越来越多,舒见也越来越忙,今天的销量达到开业至今的最高峰,居然卖出了三十五份,总收入八百七十五元。
店面是买的无需房租,除去买食材和水电燃气费的成本,净收入差不多有四百出头。
舒奶奶一听,乐得合不拢嘴,一天四百多,那一个月下来可就上万了。
以前舒见在餐厅打工,月工资五千块,得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挣到这个数呢。
不过,虽然外卖赚到钱了很开心,但对于没有人愿意上门来吃饭这件事,老太太还是挺忧愁的。
都开张一个多星期了,除了那天来了个小姑娘,和一个年轻小伙子外,就再没其他人上过门。
没有人气怎么行?
她觉得应该想想办法,化被动为主动,不能坐以待毙。
至于到底要怎么做,还没想好,得认真思考思考。
祖孙俩忙完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十点一刻。
舒见怕奶奶一把年纪了,身体吃不消,洗完澡就催着她回房间睡觉去了。
之前还觉得只是让她帮忙打包打包外卖,不会有多累。
但现在看来,即便只是打包打包外卖,忙到这么晚,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来说,也是有够辛苦的。
要不还是花钱请个人打下手?
为了省点小钱,累坏了老太太的身体,可就得不偿失了。
姐弟俩吃宵夜的时候,舒见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舒磊。
舒磊说:“其实我早就想让你请人了,没发现最近奶奶睡觉,都开始打呼噜了吗?餐饮行业太辛苦了,还是别让老人家掺和进去比较好。”
“说得有道理。”
舒见点了点头,立马拿起手机,“那我现在就在网上发布一条招聘,招到人就不让她过去了。”
“其实也不一定非得招长期工,没个十天半个月,肯定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那你的意思是?”
“咱家店在大学城啊,那么好的地理位置,找几个愿意做兼职的大学生不就行了。”
说完舒磊又补充了一句,“像这种美食店,一般都给10-15块钱一个小时,只在点餐高峰期需要人帮忙,算下来比招长期工划算多了。”
舒见听他这么说,仔细想想还真是的。
现在招个长期工,没有三千五往上根本没人愿意干。
但如果招兼职,哪怕一小时给十五块钱,一天按六小时算,一个月支出也才两千七,的确要划算很多。
因为开业到现在,政法大学的订单一直占大头,所以舒见就把目标锁定在了那所学校。
第二天伪装成学生,混进了他们的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