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2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足可以侧面印证她有多被红缨惊住了。
    沈箐蓦爬起身,睁大眼睛盯着红缨。
    我艹!
    这是个什么不可思议的答案。
    许是她的表情太惊悚了,红缨讪讪:额,我也就随口说说,我看话本看多了,她努力把话题掰正,一本正经地说:世上还有很多不同的状况,譬如,结义兄弟;譬如母子亲情;又或者两肋插刀,前朝不是有个焦少游将军和文丞相吗?!
    好了好了,我知道,别说了。
    看红缨绞尽脑汁举例,沈箐没好气用枕头呼住她的脸一推。
    她撸了一把脸。
    看来她就不该问红缨!
    热衷于看言情小说的女人果然没有第二个答案。
    吓到她了。
    沈箐按住刚刚砰砰乱跳的小心肝,有气无力地说:不行了,我要睡了,你记得把帘子给我拉上。
    她往床上一栽,睁眼看了帐顶半晌,抓了抓头发,算了不想了,睡觉皇帝大。
    她一个要当女将军的人,还是赶紧先睡觉吧。
    作者有话说:
    沈箐(捂心):别吓我,顶不住的
    这算不算温水煮青蛙哈哈哈,笔芯!明天见啦宝宝们~
    第39章
    燕殷重生之际, 是做梦都料不到今天局面。
    非但没有将小虔王魏氏等逆党扼杀在萌芽之前,反而引动七王连反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比起上辈子, 起码提前了十年。
    七王前世是陆续举起反旗的,这辈子却一并起兵,并一开始就连成一线,并与小鄱阳王岑岭结成同盟, 战火以燎原之势迅速覆盖徐地至荆北一线。
    近半壁江山被卷进其中。
    这里头, 七王逆反成功原来本是五五之数, 因为燕殷的乾纲独断, 引发了决策上的失误, 也是这次导致最终的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燕殷其人,不能不说少时了了天资卓越,否则太.祖亦未必会坚持传位于他, 但他这一生实在是太平顺,登基又早, 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天子骄子,很容易就成就了独.裁自负目空一切的性格。
    原轨迹上, 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上骄奢银欲拒谏饰非好大喜功又暴.虐□□的无道君主的道路。
    这辈子重来一次,他不是没有自省过, 只是有些已深入骨髓的东西却很难改变的。
    定阳长川战线, 帝帐。
    虽然王师急行军赶至,大将军郑伯邑及元沐分别率兵已奔赴两地,七王联军攻城略地的势头已迅速被遏制下来了, 但南方却又传来了两则八百里加急军报, 其中小鄱阳王再度兴兵北上, 而岑岭消息更糟糕,陈莘大败,鏖战三日两夜之后,朝廷大军为燕长庭所破,陈莘战死十万大军被杀得七零八落,残军不得不退后更后方的梅岭方城等地。
    小虔王一战成名蜚声天下!
    甚至这小鄱阳王与这小虔王还有七王都在有节奏地迅速往彼此移动,很明显,他们已经在朝廷不知道的情况下,结成了联盟。
    从今晨军报抵达之后,帝帐就一直保持低气压到现在。
    下令皋京驻军加快速度以及各种调配的圣旨早已经下去了,该商量的商量完毕,但这些补救和应敌措施并不能改变七王并反、三方结成盟军同反大殷以致半壁江山卷入其中的糟糕局面。
    上首燕殷脸色阴沉沉风雨欲来。
    而底下的文武臣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此刻垂首无言。
    先前,以左丞顾文堰为首的大臣们苦劝过燕殷,言道可采用争二弃五之策,争取七王中有一定希望能争取到的二者,以破坏七王联合造反的企图,毕竟这二王封国刚好卡在关键位置上,争取成功即破坏了七王迅速合军的路线。
    可被燕殷断言拒绝了,抛橄榄枝等于示弱,燕殷拒绝,他双管齐下,以凌厉手段要将七王之反扼杀在举旗之前。
    可惜瑒王早有准备,再加上燕长庭凌英的全力协助,这场黎明前的激斗,最终以七王险胜告终。
    一步失策,掀起的是涉及整个东、南,近半壁江山的燎原战火。
    只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许久,左丞顾文堰长吐了一口气:陛下,如今局势,务必要阻止三方纵联于合军之前或甫起。一旦让七王、岑岭、小鄱阳王成功连成一线,将撼动整个国朝!
    现在七王、岑岭、小鄱阳王正乘胜迅速向彼此移动,其势汹汹,该如何有效阻止?必须立即拿出个具体方案来。
    倘若阻止不成,那最迟也得在三边成功连线的伊始大溃对方。
    因为这个时候是三方磨合最不稳定之际,假如朝廷没能抓紧机会,让盟军彼此熟悉并融合起来,后续再想剪除,那难度就将呈十倍百倍增加了。
    甚至最坏可能性,前人鏖战数十年才得来的大殷天下,到最后会江山易主!
    当然,上述这个有些危言耸听了,再如何,面对反军,朝廷还是处于强势的一方的。
    不过目前这局面也够糟糕就是了,万一让盟军在东南站稳脚跟,哪怕是对峙状态,那也代表着将会有很长时间出现楚河汉界的状态。
    这绝非大殷君臣愿意看到了!
    左丞顾文堰刚刚自皋京赶至帝帐行辕不久,一路风尘仆仆尚有几分风霜之色未褪,他可是肩负这安国公等留守辅政的重托的,一点都不敢怠慢,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不如向寇太师询其一二!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