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79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虽然这一支兵士在后来董卓入京,主帅被下狱而解散,但是到了洛阳城后,皇甫嵩被释放,散落到各营中的旧部纷纷出列留下,这些人有近四千人,李榷、郭汜只能吃下这个闷亏,之后他们沿途走,听闻皇甫嵩被释放,竟也有不少落草的兵士前来投奔,最后他们一路走一路收人,到了昌邑,已经变成了一支人数可观,战斗力却成迷的队部了。
    对于这种情况,曹操也没多说什么,只让人按照寻常军制,拨去了粮草。
    有介于如今吃用的均是曹军的,皇甫嵩也非常识时务得请命远驻,不来碍曹操的眼,曹操虽三番两次同他说并无干系。
    但是这位屡次遭贬谪、牢狱之灾的老将似乎已经不愿意再呆在中央了。
    他也颇有些懒得管你们那些事的态度,只想远远找个地方待着。
    对此,曹操也有些无奈。只能将人驻守在兖州东南靠近下邳处,以守住那处关隘。
    而除了寻常兵器,经过工坊诸人改造后的投石机……也终于制式化制造了。
    所谓的制式化就是,夏安然要求他们在组装之前的配件都做了模板,之后每一部分的零件都要和模板保持完全一致。
    这正是为了让每一部分都能作为可以替换式,一架被毁的投石机上面的零件也能成为旁的投石机的备用零件,如此方可在战时最快恢复战斗力。
    西汉年间被赶走的匈奴人,能够靠着那时落后的手拉式投石机打开欧洲的大门,如今更好用、更便捷、杀伤力更大的配重式投石机,又能带来什么样子的结果呢?
    夏安然很好奇。
    但是这一武器在全歼黄巾军后,除了那次宛若游戏一般得赶了一次蝗虫,之后都被藏了起来。
    他能够理解曹操将致命杀器藏起来的心情,如今被荀彧问起,他立刻就兴奋了起来,就差问一句“大佬,我们要打谁了?”
    但是这膨胀的小心情还是很快被他按捺下去,他将如今可以装备出的投石机数量告诉了荀彧,荀彧点头示意记下后,又接着问了好几个问题。
    尤其是黄豆棒的储备,黄豆棒现在已经成为了曹军主要的粮食存货。
    虽然有些难做,但是保存时间非常长,而且当零食吃也好,泡水当正餐食用都非常便捷。
    最棒的是可以边行军边食用。在急行军时候这个优势非常的突出。
    加上它本身的味道很浅,经过试验,饱腹性也是若干种干粮中最佳的。
    在寻找了比较专业的点心师傅调制味道之后,曹军的黄豆棒已经成为了很好吃的干粮了哦!就连小皇帝都称赞的那种。
    如今,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已经表示,曹军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
    二人一问一答之下,夏安然很快就将贾诩这件事给置在脑后,直到他晚上回了家,才想起来荀彧没有告诉他要怎么对付贾诩呀!
    不过好在当他到家的时候,发现曹纯也回来啦。
    不光是曹纯,伯和小少年也一同来了,见到夏安然,小少年立刻一改同曹纯面对面饮茶的小老头模样,站了起来,颇有些兴致勃勃得凑过来,来问豫州之行的事情。
    原来是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先行到了府中,见到了正在等他们的伯和,便告诉他夏安然给他带了竹鼠这件事。
    这引来了小少年的好奇,但是小少年既然知道这是夏安然给他的礼物,当然不会要求提前去看,而是乖乖等到夏安然回来。
    见到小少年期待的眼神,夏安然要怎么告诉他原来的确是是活的竹鼠然后路上见它们冻得不行,于是为了防止它们冻死了不好吃,他们就先下手为强将这几只竹鼠杀了腌了起来呢!
    小少年期待的应该是软乎乎毛茸茸的小竹鼠吧?
    他视线一扫,就看到看似正在看书,实则伸着耳朵偷听的两个小孩。
    咳。
    夏安然轻咳一声,非常和蔼得告诉小少年,你等等吃饭时候就能看见了。
    小少年乖巧点头,眼睛亮闪闪的。
    等夏安然回身去了后厨,而曹纯自觉跟上的时候,他眯了眯眼,然后看向了给他错误讯息的诸葛亮庞统二人。
    三个小孩面对面各自露出了一个假笑。但片刻以后,他们又齐齐在心中暗示自己的无聊和对方的幼稚,
    可以说非常的双重标准呀。
    夏安然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小少年们打机锋的对象了,正在厨房中劳作的青年正一边切菜一边同给他打下手的曹纯聊天。
    对于他来说,这一次豫州之行,除了竹炭的收获,他还有更大的一笔收获,一同随他西去的庞德公,明确表示接下来会将能和曹营志趣相同的友人推荐来了。
    庞德公本人,纵情于山水之间,与权谋斗争,全无兴趣。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做政治投资,尤其在他的重孙庞统已经明确表示投向曹营的情况下。
    话说回来,至今夏安然也不知道庞统和庞县令之间出了什么问题。
    他没有问,庞统也没有同他解释,只是就像他观察所得,近一年来,自从庞统到了兖州他便不曾归家。也很少传递书信。
    这在如今这个时代,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虽然还不至于到后世以孝治天下的程度,但是东汉末年对于孝这个字看的还是非常重。譬如东汉末年,举荐制其中就有一项是孝廉之才。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