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页
何谓民生,可不就是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大周朝百姓远没到能吃饱饭穿暖衣的程度,因而布匹售价降低意味着什么,公主又岂会察觉不到?
“这是什么东西?顾昭怎会在这上面写这些的?”
皇帝见女儿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心里很高兴,笑道:“是翰林院以宋六元为首搞出来的一份小报,类似于邸报,不过没官方这么正式,这是试行的第一份,如果可行的话翰林院那边打算推广到外面去。”
“所以顾昭想写给谁看?”
普通人包括官员,如果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情况,根本不会看出这则短编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所以顾昭写给谁看的就很显然了:“他是写给父皇看的?还是写给外面那些商人看的?只会从事这行业的商人们才会关注这些数据吧。”
“这小报能到得了商人手里?还有宋六元是不是给这家伙开了后门,否则就这种文章也能登上去?”公主嫌弃起来,因为这会儿工夫也一眼扫过其他几篇文章了,别人写的要文采有文采,要内容有内容,将顾昭的这篇衬托得非常另类。
“那就看他们这些年轻人怎么做了,不过顾探花放在翰林院里也的确浪费得很啊,既然这么想去工部,那就让他提前过去吧,前几日,工部尚书还在朕面前提起这小子呢。”当然也有人在他面前告状,说顾昭这探花郎和翰林编修不务正业,皇帝觉得将他调到工部正好能称了两方的意,偕大欢喜。
燕向熙听得也笑出了声:“父皇这份小报就给了儿臣吧,儿臣看着觉得比邸报有趣多了。”
“拿走吧。”皇帝挥手赶女儿。
小报还没出成绩,先一份圣旨传到翰林院,接旨的顾昭还迷惑着呢,怎会是给他的圣旨。
第246章 升官啦
太监宣读完圣旨后顾昭连忙谢恩,原来是给他升官挪位置的,将他调去工部好啊,他自己也觉得去工部弄些东西出来好。
“恭喜探花郎,连升两级,成为工部的主事。”宣旨太监笑着给顾昭道喜,别看是去工部,可这太监很清楚,陛下对探花郎看重得很,是特地调他去工部做事的。
“多谢多谢。”顾昭脸上也乐开了花,他原本是七品的翰林编修,调到工部去则是正六品的主事了,等到升了两级,怎能不是好事呢。
“顾大人留步,咱家先走一步。”
太监离开后,翰林院的人立即围上来向顾昭道喜,这一届进了翰林院的新科进士,顾昭是派官的第一人,虽然许多人觉得工部未必是个好去处,但看顾昭时常往工部跑,便知道他去得并非不情不愿,这是正中他下怀呢。
“今晚我请客,大家都不要走啊。”
“好,今晚定要大吃一顿。”
杨卫展心里酸熘熘的,怎么也没想到顾昭会是离开的第一人,但这回也只是酸了一下,他可不认为工部是个好去处,没看三个向字辈和公主没一个去工部的,跟顾昭打交道的那位赵大人,看他模样就知道在工部做事有多辛苦了,最怕的还是做事辛苦未必能出成果,一旦出了岔子还要拿你问罪,属吃力不讨好。
杨卫展可不认为顾昭去了工部便能很快做出成绩,因而酸归酸,但心里多少也得了些安慰,接下来他的路怎么走,祖父早就给他安排好了,这回更有理由相信自己会很快走到顾昭前面去的。
宋泽和严涛也向顾昭道喜,他们都知道工部正是顾昭想要去的,他往工部跑那是一点没遮掩,其他不说,严涛可是知道那车轮胎和肥皂这两样东西都是顾昭弄出来的,不信他再弄不出其他好东西。
当天下晚史丁山来接顾昭时,知道顾昭要请客,因而先回去通知了一声,等着时间差不多了,再去酒楼接顾昭。
顾昭升为工部的五品主事,让顾家人和黎氏也大为欢喜,当晚他们在家中也添了好几道菜,算是为顾昭庆祝的。
圣旨从宫里送出去的时候,顾沐便知道哥哥升官了,他倒想接了顾昭单独为哥哥庆祝,哪想慢了一拍,哥哥先约了同僚,让他郁闷了好一会儿。
来赴宴的大都是参与办小报的人,席上大家也说起小报的情况,目前大家通过自己的门路往各处衙门送了过去,想要征求那些官员的意见,然后再看要不要根据他们的意见来改进。
顾昭放下酒杯提醒道:“我们的小报还没有名字呢,不能以后提起来总是小报小报的叫着吧,我看有必要取一个醒目又朗朗上口的名字,等以后办得越来越大,大家提起来便知道是我们办的报纸了。”
“对,顾兄言之有理,我也觉得总是叫小报不太好,限制了咱们这份报纸的发展规模。”这时候大家都挺有野望的,想将这小报办成一份大报,叫这京城内外都知道这份报纸。
于是席间大家又讨论起报纸的名字来,将大家注意力转移出去,而不再是来灌他的酒,顾昭也大松了口气,上次喝醉酒已经给他提了个醒,万不能再出现醉酒之事了。
讨论了不少时间,最后以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将报纸名定为《京报》,顾昭暗道,这名字取得够大啊,都要压过官方邸报一头了,不过将京报的名字占了也妙啊,谁叫他们是头一份呢。
也有人喝多了,临走时拉着顾昭的手,叫顾昭去了工部也别忘了他们的京报,每期都要写篇文章投到宋六元那里,顾昭连声答应,不带他哪行,等京报办大了,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舆论口,怎能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