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导弹的构想
童文烈工作调动完成的非常快,不到三天的时间人事关系便从沈城大学转入东北重型工业集团,旋即便被任命为红旗防务公司副总经理兼新式防空导弹项目的总工程师,负责整个新式防空导弹项目的研制工作........
这般重要的人事变更,来的很是突然,以至于东北重型工业集团内部的很多人都在猜测,这位来名叫童文烈的大学教授究竟是什么来路,竟然刚到集团一天便成为如今整个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目前最重要项目的负责人,他能把这个关乎到整个东北军工重新崛起的核心项目搞好吗?
质疑的声音,从童文烈跨入红旗防务公司的那天起,就没有停歇过,对此童文烈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是把所有的经历全部用在新式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当中去,因为在他开来,在军工领域说得多,不如做得多,面对质疑则更要如此,与其喋喋不休的无谓解释,还不如拿出真真切切的实际成果,也唯有如此,才是最好的解释!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童文烈的领导下,新式防空导弹研制团队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步入了正轨,首先他对子系统重新进行了划分,除了刘健与范嘉航分别承担导弹系统和发射系统两大分列项目外,童文烈还成立了雷达探测系统分项目,由宋晓旭这个资深的电子专家担任该分项目的负责人,如此这般使得新式防空导弹的子系统分类更加明确;
其次制定完备的技术标准,并在其基础上将研制任务层层分解,把每一个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就拿最为核心的导弹系统来说,整个导弹被分解成为导引头、战斗部、气动外形理论、助推燃料与发动机等几个大项,数十个分项,近百个子项,其中每一个子项指定专人负责,每一个分项成立专门小组,每一个大项设立相关科室,层层落实分解到人,从而令新式防空导弹的研制效率大大提高;
最后则是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不但将东北重型工业集团内部那些富有创新能力,技术过硬的技术人才提拔到重要杨之感岗位,而且还利用他原来沈城大学教授的身份,将很多沈大航天控制系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招入麾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上可下的奖惩机制,使得新式防空导弹研制团队一扫先前的死气沉沉,焕发出难以想象的活力,从而在极端的时间内解决是余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眼见新式防空导弹项目在童文烈的手上不但得意稳定,而且取得难以想象的进展,先前对童文烈的质疑不但就此烟消云散,反而都齐齐的竖起大拇指,按赞一声:童文烈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
然而就在人们称赞童文烈有一套之时,几条关于童文烈陈年往事,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几个老职工的嘴里流传开来,转瞬间便犹如病毒一般传播到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的每个角落,直到此时人们才发现,
原来童文烈有着这么一段辉煌的过往,难怪在研制防空导弹方面这般的驾轻就熟,原来其本身就是这方面顶级的老专家,难怪卢总会不辞辛劳的“三顾茅庐”,能有这样的专家居中坐镇,新式防空导弹项目的研制工作简直就是事倍功半呀..........
“老师,您知道现在集团内部的人是怎么说您的吗?”
在完成一项导弹气动布局的计算机演算论证后,童文烈将眼镜摘下来,随后靠在椅子背上,用手捏着有些疲惫的眼眶,便在这时被他调到身边进行实习的赵晨,将一杯热茶递给自己的老师,
嘴上的内容也从先前鼓噪繁琐的理论数据转向轻松一些的八卦琐事上,而忙碌几个小时的童文烈也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在有意的让他放松放松,于是不由得欣慰的笑了笑,接过茶水,抿了一口问道:
“怎么说?”
“说您不但有着老马识途的沉稳与严谨,也有千里马的迅捷与高效,是咱们集团不可多得的良驹宝马!”
“良驹宝马........”
听了自己学生的这记马屁,童文烈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旋即摇了摇头:“真是抬举我了,要知道这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就算是在优秀的人,如果没有赏识发掘的伯乐,那最后也只能是默默无闻的了却一生了!”
“老师.......您是说.......卢总?”
“你觉得除了他还能有谁?”
“可是我听说,当时您并不愿接手新式防空导弹项目!”
“是呀!”童文烈并未否认。
“那为什么?”勾起兴致的赵晨继续问道。
“一些心结而已!”
“卢总是怎么解开的?”
“我们大吵了一次.........”
“大吵一次?”赵晨很是有些诧异,而童文烈却是肯定的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大吵一次,就在他冒充学生去课堂找我的前一天,至于吵的内容,也不是别的,就是咱们正做的这套东西!”
“新式防空导弹?”
“对,就是新式防空导弹!”
此时此刻,童文烈坚毅的双眸之中,泛起淡淡的钦佩,旋即喝了口茶水,便彻底陷入到回忆当中...........
“我们这款新式防空导弹,并不仅仅是一款单纯的对外销售的防空导弹系统,而是准备在其基础上打造一款海陆兼具,高中低空齐备的系列化导弹防御系统,说起来或许您有可能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不过未来的趋势便是如此,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紫菀’防空导弹系统,以及美国海军的‘标准’舰空导弹系统,正向着这个趋势发展,一弹多型,成系列化,弹族化,不仅仅能够节省成本,更能够为以后的研制规划铺平道路,只要沿着这条路走,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空军以及海军甚至是陆军,都不会为防空导弹系统发愁...........”
卢嘉栋端坐在童文烈家中的沙发上,看着眼前极度倔强的童文烈,也是寸步不让,直截了当的将他心中构想的未来防空导弹系统的远景讲述出来,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卢嘉栋很清楚未来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脉络;
而这其中以欧洲和美国的最为突出,就拿最典型的美国“标准”防空导弹为例,从设计之初便赋予该型导弹极强的升级改造的潜力,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六十年代末服役的标准1型防空导弹的性能并不是很突出;
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信息以及材料水平的提高,“标准”防空导弹得到极大的改进,随之而来的标准2型,虽然外观与标准1相差无几,可无论从射程精度还是毁伤效果来看,都将后者甩出一大截;
然而即便如此,美国并没有就此止住对“标准”防空导弹的进一步改进,紧接着标准2型导弹的一系列改进型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使得该型导弹始终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进入新世纪,为了应对弹道导弹威胁,美国更是利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和增程火箭助推器,在标准2的基础上研制出性能更加优异的标准3型,并以此为契机,添加动能碰撞战斗部,从而演化为独步全球的标准6型动能拦截弹,
成为美国海上弹道导弹区域防御系统的核心力量,在于“宙斯盾”雷达的配合下,可以轻松对大气层外低轨道运行的卫星实施打击,对中远程弹道导弹也具备极强毁伤能力,可以说美国人已经将“标准”系列导弹做到了极致。
欧洲人也是一样,“紫菀”导弹的研制目标便是高中低空兼具,海陆齐备的发展模式,并且以一种小步快跑的方式,推进该项目的发展,先是从技术相对成熟的中近程防空导弹入手,这便是名扬世界的紫菀—15;
紧接着便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射程,更换高灵敏度导引头,从而打造出属于欧洲自己的远程防空系统:紫菀—30,以两款导弹为核心,欧洲在陆地上打造出所谓的欧洲先进防空导弹系统,而在海上随着“席尔瓦”垂直发射系统的研制成功,也与陆地一道,建成针对海上的空中导弹拦截网...........
正是有美欧的成功经验摆在那儿,所以卢嘉栋才意图将新式防空导弹系统打造成一款极具升级潜力的基础防空体系,使其成为一种类似平台一类的存在,不但可以包罗万,而且还能够兼容并蓄;
虽说以当下的技术水平或许达不到拦截所有航空器的能力,可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相关的技术成果可以不断的融入,其技术水平也会得到极大提高,而依托成熟的弹体和技术资料,相关的改进工作必然会十分迅速,这可比另起炉灶重新上马新型号要高效和节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