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至江宁
昭昭骑着马出了曲风荷苑,一路小跑进了杏子林,杏花不时的往下飘落,她从种穿行,刚刚跑了一小段就瞧见尽头的马车,只有一点点,缓缓朝这边移动。
昭昭扬了扬马鞭,加快了速度冲了过去,到跟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随行的人都纷纷下地朝她行礼。
昭昭隔着马车的帘子喊了一声:“娘!”
安阳公主伸手撩开帘子喊了一声:“云溪!”就要下车。
昭昭伸手扶住她下地,然后白云羡也跟着下地,喊了一声“姐姐。”两年的时光似乎将她的棱角磨去一些,平稳了不少。
昭昭道:“此处离庄子还有一段距离,娘还不如坐车,到了地方再下来。回头休息好了我再陪您出来走动。”
安阳公主拍拍她的手臂道:“坐了一路车,腿都曲麻了,下车走动走动。这杏子林的景正浓,坐车穿行就可惜了。”
白云羡扶着她,问昭昭:“长姐,弯弯呢?”对于昭昭这个姐姐,白云羡始终做不到由心的亲近,可是对弯弯,那是真心实意的喜欢,毕竟肉乎乎的小包子很可爱啊,水汪汪的眼睛,稚嫩的声音咿咿呀呀,叫人瞧着心都化了。
“弯弯在紫香苑跟丫头在一处,回头安置好了我就带她过去串门。”
安阳公主笑道:“好些天没有瞧见她了,又长了吧?小孩子这会儿一天一个样。”
“是长了,脱了棉衣,走路已经很稳了,说话说不真切,但是能说的词多了不少,有时候两个字一起往出蹦。崔夫人极有耐心,每日都要给她诵一些诗词,抚琴给她听。”
安阳公主颔首:“嗯,崔氏女多才,她喜欢弯弯是好事,弯弯跟着她,以后会好的。”崔氏五艺皆精,可不是一般的女教习能比的。
安阳公主是轻装出行,但是也有好几辆马车,一辆坐着她和白云羡,两辆坐着随身伺候的丫头和嬷嬷,还有一些物件,一副要常住的架势。
随行的还有十几名公主府的侍卫,京城到通州要在路上走整整两日,要是侍卫不够足,白玉卿是无论如何也不放心她自己离京的。
她要在杏林走走,昭昭就让车马先行,先去庄子上安置,公主这边她陪着就好。
一路走到曲风荷苑,在里面歇了脚,一起用了午饭,安阳公主抱着弯弯舍不得撒手,索性就留在了庄子上,打算呆上几日再去朗月溪那边,总归两处又隔的不远。
昭昭得了空闲便让丫头开始归置东西。
到了晚上,安阳公主才知道,她不打算在庄子上常驻,竟然要去江宁。
朝堂上的事情白玉卿也会跟她大致说上几句,皇上派人去督建嵩江堰她也听说了,但是安戎冉这边是密旨,她自然不会知晓,这种事情昭昭即便是知道也不会跟她讲。
只道:“郭先生夫妻二人回乡省亲,顺便带着殿下去游历,皇上将太子殿下托付给了将军,那将军自然不能不同往,再说我也没有去过江宁,听说那边稻香鱼肥,想去看看。”
安阳公主心里有些难受,她之所以舟车劳顿跑这么远来通州庄子上,就是为了和女儿外孙女多呆呆,谁知道自己刚来人就要走。但是她也只是微微一霁,笑道:“能到处走走也好,不过还是不要呆太久,江宁那边雨多,太潮湿,再过两三月就是雨季,早些回来。”
昭昭点头应了:“听说那边的鳜鱼肥美,到时候问问人看怎么侍弄,弄一些送回来给您。”
安阳公主笑道:“再肥美也是鱼,本宫是文不得那股子腥味的,倒是你爹,什么都能吃得,尽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昭昭想了想道:“爹怎么会让您一个人来通州?”到底是身份贵重,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眷,虽然以往也常常出门游历,可那都是白玉卿陪着一起的,独自出来,这还是头一遭。
“本宫如今身体大好,出来转转又有何不放心的,他随后也会来,你安心走便是。”
说是这样说,到底还是舍不得,她心里想了好几回,想开口跟昭昭说将弯弯留下来,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怕昭昭难做。
郭临安和崔氏倒是没有带多少东西,就是随身换洗的衣裳,带着一个跑腿的的小厮和一个丫头就成了。
收拾收拾也就三辆马车,到通州的潋滟渡直接上船,走水路朝江宁驶去。
一缕春风润四方,二三新燕筑泥墙。四处炊烟青山绿,五湖春水偎鸳鸯。六七耕牛遍地忙,八九山花换新装。春来遍山渐成绿,万物复苏初成长。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负时光聚暖阳。
江南和安西不同,一到那地界,入眼皆是绿,呼吸都带着潮气。船在衡水那宽大的河床上前行,站在甲板上可以清晰的看见远处成行的绿柳和阡陌纵横交错的良田以及白墙青瓦的房屋,像极了一副以绿为主色的泼墨画。
衡水左右分江南江北,江宁府在南边。
船泊在樨香渡,然后换乘小船到了江宁府最南边,与良工交界的木樨郡,在引香亭前泊船,然后卸了行囊上岸。
木樨郡是江宁最有名的郡城之一,这个季节四处可见盛开的木樨花,十里飘香,家家户户门口都是连串的凌霄花藤蔓。八角凉亭,青石板路,白墙青瓦,朱红色的盈柱花窗,纵横交错的水道,是木樨郡的标配。
这里离良工府的地界就隔着一道街,水路四通八达,很是方便,所以庄宣一早就在此处置办了宅院,就在离引香亭不远的地方,隔着一截青石板路,站在亭子那处抬眼就能看见门口两尊石刻的貔貅。
三进的宅院,只留了两个洒扫看守的人。
将行囊搬进去之后,安戎冉跟昭昭说了一声就带着阿毛和李谨钰出了院子。郭临安和他前后脚的功夫也出了门。
既然来了,趁着时辰尚早,总要四下先转转,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看看可否有改变,顺便再探听一些自己想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