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零九章:战争,一触即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整个过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像是拉家常一样,说着一些场面话,问了问孙杰以前的身世。
    这让孙杰心里狐疑不已。
    事出无常必有妖,孙杰可不觉得自己有王霸之气,一下子把崇祯给吸引住了。
    想了想,还是配合崇祯。
    孙杰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来历说出来, 随口胡诌了一些。
    崇祯也不是真心想要知道孙杰的来历,只是一个说闲话的由头。
    一边听着孙杰的声音,一边点着头。
    恐怕,崇祯自己都不知道孙杰说的是什么。
    今天崇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外界表露出一个态度。
    那就是,孙杰如今已经入了我的眼了,以后,他的未来大大的,你们这些人都注意一点。
    之前进京的孙传庭和洪承畴,他们两人甚至连崇祯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打发到远处去了。
    而这个孙杰,不仅驻扎在距离京城最近的通州,还受到了崇祯的召见。
    如此宠爱,这正常吗?
    除非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宿将,不然,凭什么这样对待?
    可孙杰只是一个陕西中路参将罢了,值得这样吗?
    这些臣子们怎么可能会不乱想?
    有些时候,崇祯的重视就是利益的源泉。
    明朝还没有彻底崩溃,崇祯的威望这几年也下降的厉害,但他总归是皇帝,说出来的话,还有不少分量。
    只要明朝还没有灭亡,那崇祯就是大义所在。
    孙杰这样的将领, 整个大明朝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说难听点,不过一个小小的参将,有何资格接受崇祯的拜见?
    现实就是如此不讲道理,崇祯就是召见孙杰了。
    有些事情根本就瞒不住,加上崇祯也没想瞒住这个消息,甚至还推波助澜的让人在市井间传荡。
    当天下午,崇祯面见孙杰的这个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京城,甚至还往京城外面传去。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孙杰这个名字,在此之前,都没人知道孙杰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
    当他们明白孙杰的身份时,更疑惑了。
    一个小小的陕西中路参将,以前还是叛军,怎么刚刚进京,就被崇祯召见?
    这还是第一次进京,就如此受到崇祯重视,情况不对劲啊。
    短短的时间内,几乎所有勤王兵马,全都注意上了孙杰。
    这正是崇祯的目的,先让朝臣以及那些地方军头都注意上孙杰。
    然后再慢慢的推广之前的计策。
    孙杰倒是回过味来,想明白了一些。
    这是把自己架在火堆上烤,给人一种千金买马骨的感觉。
    一个陕西中路参将,至于这样对待?
    单独召见自己这个芝麻绿豆大的官,让那些总兵怎么想?让那些封疆大吏怎么想?
    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就像是故意这样做,专门引起别人注意。
    不过,这些事孙杰并不过分关心。
    手中有人,手中有枪,手中有粮,手中有地盘,管你怎么做,我自不动如山。
    你利用我,我何尝又不是在利用你?
    把你的京畿之地搬空,看你怎么办。
    回到驻地,孙杰没有闲着,带着一些随从,在周围转悠。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看周围的环境以及百姓,为后面的抢人做准备。
    人口,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在不缺粮食和金钱的前提下,人口越多越好。
    明末的京畿之地人口数量众多,建奴屡次入寇,每次都能弄到大量的人口。
    建奴是什么成色?这些百姓去了辽东,日子能好?
    岂能便宜了他们?
    ......
    孙杰这边悠哉悠哉,辽东的皇太极急了,已经急不可耐了。
    先后派出去那么多的人,都没了动静,甚至连个屁都没有传回来。
    事已至此,皇太极心里已经猜到了什么。
    但他不相信这都是真的,为了能够达成招降孙杰的目的,他扔出去那么多的东西和精力,现在全都打了水漂,岂能干休?
    本来想再次派人过去看看情况,可一封从京城来的情报,彻底打乱了他的心。
    明末,皇太极对京城的渗透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在京城中收买了大量人员,这些人员有官吏也有市井小民,还有地头泼皮。
    城中的消息,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传达到辽东。
    前几天大明京城传来一封情报,上面说孙杰北上勤王,驻扎在距离京城不远的通州,刚刚到达京城,就受到了崇祯的召见。
    消息是崇祯故意散布出去的,也不是什么秘密,自然很容易就被皇太极的这些探子弄到手了。
    当皇太极看到从京城传来的情报时,整个人瞬间就像是暴怒的狮子一样,青筋暴起,脸色赤红。
    当时的他在御书房中,将送过来的情报撕的稀巴烂,甚至还用刀把书房中的桌椅砍断,狼藉一片。
    奇耻大辱,这是皇太极自登基以来的奇耻大辱。
    就像是陷入癫狂一样,疯狂的在书房中大骂着孙杰。
    那种憋屈,比当年老奴给李成梁当孙子时还要让人愤懑。
    人家早就摆好了陷阱,而自己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往里面跳。
    自己就像是傻子一样,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哪里还有主动?
    自诩为英明神武的他,受到如此屈辱,怎能忍受?
    更别说,他还亲手将自己那些最精锐的手下送到了陕西,送进了火坑。
    恐怕,他们早已经死了。
    怪不得他们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死人,哪里能往回传消息?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辽东的天更冷了。
    寝宫里面的火盆噼啪作响,加上地下面的地火龙,室内如同春天一样。
    皇太极双眼紧闭,躺在床上。
    额头上满是冷汗,似乎做着噩梦。
    紧闭着双眼,时不时说着梦话。
    若是仔细听,便能听清这是骂人之语,不断重复着孙杰两个字。
    在看过那封情报之后,他在书房中发了半天的疯,最后气急攻心,气血倒流,竟然被气的晕了过去。
    过去两三天了,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显然被气的不轻。
    床头边上坐了一个长相姣好的女人,她便是当今皇太极东宫大福晋——海兰珠。
    海兰珠是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部落头领宰桑布和的女儿。
    有着草原上最美女子的称号,一直被布和视为掌上明珠。
    自从嫁给皇太极之后,就非常受宠,乃后宫宠爱之首。
    据说,皇太极暴毙就是因为对海兰珠忧思过虑。
    旁边站着几个服侍的宫女,海兰珠拿着一块温热的手帕,擦拭着皇太极的额头。
    “孙杰,狗明人!崇祯,狗皇帝!”
    皇太极忽然坐起,眼睛猛然睁开,破口大骂。
    额头上满是汗水,身子还在不住的颤抖。
    海兰珠急忙把皇太极抱在怀中,小声唱着草原上的歌谣。
    皇太极不停的喘着粗气,在海兰珠这般安慰下,焦躁的心渐渐平息。
    让人拿过来一个枕头,垫在背后,坐了起来。
    看着坐在床头的海兰珠,皇太极露出一个微笑。
    面对这个女人时,皇太极那不安的心,总能得到安抚。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偏爱,世所罕见。
    “陛下何以至此?在我的心中,陛下一直都是天地间最厉害的英雄。我不懂国事,可也知道这大清不能没有陛下,情况再差,难道还能差过先帝起兵时?”
    海兰珠语气温和,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女子的温良,总能让人在惊慌之中安定心神。
    “你一直守在这里?”
    皇太极看着海兰珠,问道。
    “是啊,一直守在这里!”海兰珠声音轻柔。
    皇太极拉住海兰珠的手,说着一些安慰的话。
    许久之后,他劝走了海兰珠。
    又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便让人更衣。
    他心里清楚,自己昏迷的这段时间,恐怕局势已经开始逆乱了。
    情况真如他之所料。
    如今,整个盛京城中的人,都知道皇太极在一个小小的明军将领手中吃瘪。
    为此还葬送了好几个能力出众的臣子。
    宁完我、马国柱、鳌拜、索尼、尼堪、谭泰,他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可如今呢?
    没死在战场上,却被自己的皇帝推进了火堆,何其残忍?
    加上后面有代善和多尔衮他们推波助澜,一时间,各种流言甚嚣尘上。
    皇太极穿好衣服,在太监的搀扶下,往外面走。
    代善一直都不同意皇太极接触孙杰,这次,恐怕跳的最欢。
    一想到代善那张丑恶的脸,皇太极便心生厌恶。
    不久,皇太极坐在了大政殿。
    这是建奴皇帝平时议政的地方,除了御书房之外,便是大政殿使用最频繁。
    皇太极脸色煞白,坐在皇位上。
    王公贵族们分别坐在大殿两侧。
    看着下面的那些王公贵族,皇太极心里满不是滋味。
    最先开口的便是代善。
    “先前就说过,明人不可靠,孙杰拜见明人皇帝的事都传开了,恐怕他们早就沆瀣一气了。
    咱们损失这么多人,希望能给一个解释!”
    代善安坐如山,目光炯炯的看着皇位上的皇太极。
    皇太极冷笑道:“莫不是今日专程来兴师问罪?
    死的人,可都是朕之两黄旗之人?与你何干?!”
    脸色渐沉,连带着大政殿中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呵呵,怎么敢兴师问罪呢?先帝曾设下八王议政之策,为的就是避免出错。
    咱们后金不如明国底蕴那般庞大,经不起这么折腾!”代善皮笑肉不笑,没有任何退让。
    甚至都不说大清,直接改称老奴在时的国号。
    这是什么?这是没把皇太极放在眼里。
    也是,此事一出,皇太极的威望成指数下降,代善这些人,心思难免活泛。
    皇太极自然听出了代善的弦外之音。
    不过忍着没有发作。
    确实,事已至此,已经无法挽回。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政殿里面吵作一团。
    看着下面如同菜市场一般的王公贵族,皇太极猛然一拍坐下扶手,大喝道:“都给朕住嘴!朕还没有死!”
    声音很大,带着杀气。
    殿里的那些人,闭上了嘴巴。
    见众人都闭上了嘴,皇太极说道:“此事不足为虑,目前以攻略明国为目标,咱们从孙杰身上损失的东西,尽数从明国身上讨回来!”
    可不仅仅这样,他更想亲手活捉孙杰,将其虐杀。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大的亏。
    不让孙杰灰飞烟灭,誓不为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对孙杰的仇恨,甚至已经超过了对大明的仇恨。
    当初有多偏爱,如今就有多愤恨。
    眼睛中涌动着杀气,这是皇太极最擅长的绝活。
    每当建奴内部不稳或者物资匮乏时,他便会率领建奴兵马南侵。
    如果他读过现代经济学,便知道这叫做内部矛盾转移。
    皇太极毕竟还是皇帝,这次的事虽然对他的威望影响很大,但手中的兵力尚未受损。
    两黄旗,依旧是建奴军中,最强盛的军队,没有之一。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手中还握有军队,结局都不会太惨。
    斗争,争得是资源,是人口,是兵力,是粮食,是金钱。
    只要把这些东西牢牢握在手中,就能稳如泰山。
    大殿中的这些人嘴皮子再怎么厉害,只要手中兵力一天不超过皇太极,就得老老实实的当臣子。
    明面上,还得以皇太极马首是瞻。
    ……
    盛京城外探马攒动,皇太极带着双重仇恨开始调兵遣将。
    建奴内部也都暂时放下了成见。
    对于底层的那些人来说,上面人的争斗他们并不关心。
    他们只看重自己手中有没有粮,有没有钱,有没有人。
    在这样的心理之下,只要皇太极提出入寇京城,他们便嗷嗷叫着支持。
    也是,争得再厉害,他们也当不了皇帝,还不如多抢一些明人来的实在。
    去年建奴辽东粮食歉收,今年又被人放了一把火,加上今年冬天来的早,搞不好又是一个灾荒年。
    不多抢一些粮食,怎么应付即将到来的灾害?
    皇太极也让人在城中散布消息,说今年年景比往年还要恶劣。
    贩卖一手好焦虑,一下子就把建奴的积极性调了起来。
    建奴探马尽出,为大军行进侦探敌情。
    战争,一触即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