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4章 东吴君主与曹丕关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4章 东吴君主与曹丕关系
    都说司马懿之所以能笑到最后,并导致三国归晋,是因他能熬,且活得长,那么孙权,又如何解释?
    司马懿生于179年,孙权则生于182年。司马懿死于251年,孙权死于252年。但问题是孙权自18岁开始,就当了东吴老大,赤壁揍过曹操,夷陵灭过刘备,挤身于三国三大雄主行列。
    敢问,在孙仲谋横行时,有几个人知道司马仲达是哪根葱?论地位、资源,司马懿就算再骑上几匹马,也是赶不上孙权吧。结果同样能熬、活得长,且地位、资源还都远强于司马懿的孙权,愣是没能一统三国。
    所以,把一个人的成功,归咎于能熬和活得长,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就如孙权,他跟曹操、刘备同台竞技时,那堪称开挂,按当时他表现出来的能力来推论,一旦曹操和刘备去世,显然就应是孙权的天下了。但事实却是孙权很快进入到“昏庸”状态,连陆逊都被他逼死了。
    因此,一提三国牛人之间的对比,从来都是让曹操和刘备这两人掰手腕,孙权似乎成了啦啦队长一般。好容易这两位死了,诸葛亮和司马懿却又蹦到舞台中央,这一回孙权连啦啦队长的角色都丢失了。
    好在不论怎样,曹操有句话说得非常给力:生子当如孙仲谋!咱就不讨论,这句到底是夸孙权,还是变相占孙权便宜。只从字面上的意思推断,孙权显然跟曹操之子曹丕,画上了等号。那意思仿佛是说:我曹操和刘备才是英雄,你孙权还是找曹丕玩去吧。
    曹丕,生于公元187年,比孙权小五岁。用现代人习惯的划分方式就是:孙权、曹丕,这两位三国老大,都是妥妥的80后。而笑到最后的司马懿,却是70后。
    所以,由曹操牵头,孙权和曹丕到底谁更胜一筹的比较,也就由此变成了,两大“三国80后牛人”之间的对抗了!
    一、起跑线上的竞争
    虽同为80后,但孙权显然却没法跟曹丕比。比如曹丕在自述中,曾牛哄哄地道:咱曹丕6岁学射箭,8岁学骑马,11岁时就跟着老爸上战场啦。结果被曹丕念叨的这次战场经历,却是宛城之战。
    曹操因霸占了张绣的婶子,遭到张绣的偷袭。曹丕的大哥曹昂,为了让曹操逃命,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结果被杀掉了!这一战深刻影响了三国进程,倘若曹昂不死,哪还有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争斗?
    但不论怎样,此后曹丕就安稳当他的二代了。先是五官中郎将,其中最著名的事,却是抢走了曹操看中的美女甄宓。然后在25岁时,他就成了副丞相,留守邺城。每次曹操出征,哭一哭,掉掉眼泪,就能换来一片赞美。
    孙权没有曹丕这么幸运,老爸孙坚死后,是哥哥孙策白手起家,打拼出来了江东基本盘。以至于孙策由于光芒太耀眼,都让人们忽略了还有孙权的存在。
    曹操曾大赞孙策是:猘儿,谓难与争锋!意思就是说,这位叫孙策的少年太猛了,当面硬刚他是不行的。
    而袁术更是留着口水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即,要是我袁术能有孙策这样的儿子,死了都行,太牛了他!
    直至孙策被杀,18岁的孙权才被推到前面来。外有强敌虎视,内有江南门阀士族们的使绊——孙策之死,严格意思上说,就是死于江南门阀士族,被许贡门客所杀。当然还有山越作乱!等于孙权一屁股坐在火山口上了!
    显然在起跑线上的竞争,孙权败给了曹丕!
    但同为80后,曹丕18岁左右时,在抢老爸的女人。而孙权却在火山口上被迅速“催熟”。如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等一大泼,日后的东吴骨干,都是孙权主政后不久,投奔而来。
    因此,起跑线上的竞争,虽能让人抢得先机,但须知人生是一次长跑,能力多有强,成就有多高,起决定作用的从来都是自己的修为。换句话说就是,父母也许能决定你起步位置,但最终的名次如何,却要靠自己!
    二、人主位置上的对比
    孙权在人主位置上,有过两次深刻影响三国进程的事件。一次是赤壁之战。曹操气势汹汹而来,荆州的刘琮吓得直接投降。孙权却选择了战斗,这一年孙权26岁!
    当时,周瑜向孙权要五万兵,但孙权却表示,只能给你三万,并解释道: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辎粮,以为后援,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既表示了对周瑜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为了应对不测局面,又留下后手(留了2万人马),誓与曹操对抗到底。当我们嘲笑“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时,又有谁关注到,孙权的这股子霸气和灵活!
    没有这股霸气,是无法在三国乱世中走下去的。而只有霸气,没有灵活手腕,同样注定了,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第二次影响三国走向的是夷陵之战。这一战可谓是孙权和曹丕的直接对抗。为了避免曹魏趁刘备伐吴之际趁火打劫。孙权把灵活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直接向曹丕称臣了。
    同样身为人主的曹丕,则遭到了孙权的全面碾压。谋士刘晔一再提醒曹丕,千万别信孙权投降。可曹丕却非就选择相信。恐怕对曹丕来言,当年老爸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深深刺激了他。
    故而孙权投降,让曹丕喜出望外,一度产生了幻觉,认为自己比老爸还强。于是脑瓜一热,封孙权为“大魏吴王大将军加九锡”。
    惊得刘晔眼珠子都掉了,连忙又劝:你这是给孙权送了份大礼,这个资格一给,等于承认了孙权的地位,那些不服孙权的人,也会因此失去了反抗意志。几乎整个东吴,由此也就全部围绕在孙权身边了。
    可曹丕却说:人家都投降我了,怎么着也要有表示吧,岂能言而无信,失信于天下?
    就这样孙权稳住了曹丕,依靠陆逊吊打刘备,随后就直接跟曹丕翻脸了。气得曹丕亲征孙权,却两手空空,闹了个劳师动众的结局。
    所以,在人主位置上,曹丕根本就没法跟孙权对比,完全不是对手!且曹丕最能拿得出手的,是他取代汉朝,开国大魏,可至今被称为“篡汉”。他开国帝王的vip身份,也不被认可,人们还是习惯于把这vip身份,塞给曹操!
    孙权跟曹操、刘备对比时,总给人差一口气的感觉。那是因为曹操和刘备太牛了,都属于百年难遇的人物。但孙权对比曹丕,却完全是碾压之态。因此也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确,孙权比曹丕要优秀得多,无论曹丕如何不服气,也途之奈何!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