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过年了
第二天,黄毅派遣黄大勇、黄大全牵着几十匹马带着二十几人跟着毕自通去挖了五千几百斤煤炭运了回来。
泥瓦匠已经按照黄毅画出的图纸在教学的大屋子里垒砌碳灶,这种烧煤的灶台有烟囱,进煤出煤渣在屋外,能够较好的防备一氧化碳中毒。
这个碳灶有九个火眼,取暖时盖上铁板即可,大部分时间可以用大铁锅烧开水。
黄毅一直强调讲究卫生,早就下达了不允许喝生水的命令。
但是因为条件所限,没办法保证每个人随时都能够喝到开水。
以后就没问题了,大教室那里的碳灶安排了六个妇女分两班值守,可以昼夜不停烧开水,肯定能够保证供应。
黄毅依旧是天一亮就带上章东、虎啸川几个去探查周边,晚上回来后可以在温暖如春的大教室里给所有人上课讲故事。
大教室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因为这里不仅仅热闹、暖和,还有热水喝,晚上还能够听故事。
大家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再有黄毅谆谆诱导,已经开始喜欢上根据地的集体主义氛围。
黄毅这个半军事集体不能没有纪律。
贯彻纪律执行命令必须上通下达。
因此有必要把根据地的大集体划分成更小的单位。
黄毅当然不可能用后世班、排、连、营、团来划分。
大明自有一套标准。
所以黄毅按照大明卫所军、边军的伍、小旗、总旗、百总(百户)、把总、千总(千户)来划分。
当然,现在的人数太少,百总、把总、千总根本用不上。
黄毅任命了很多伍长和相当于什长的小旗,总旗暂时没任命。
因为黄毅自己获得的大明身份就是宣大驻防张家口援兵营总旗官。
智、勇、双、全、鹏、虎啸川兄弟、岳慕飞、左光虎等等都成为了伍长或者什长,分别管带四个、十个手下。
他们每天都在听黄毅讲课,都习文练武,再从带几个兵发展到带十几个、几十个,上百,几百……
黄毅相信从奴隶到将军的故事将会在他们中不断涌现。
黄毅有信心,因为他不但言传身教,还会经常性带着他们去实战,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军官最是经得起考验。
当然,为了尽可能少的损失这些将来能够当将军的种子部队,一定避免消耗战,尽可能打伏击战、歼灭战。
每天都要工作、学习,大家都忙忙碌碌。
很快就到了年三十,左莲芳和张氏、两个丫鬟用红纸剪了很多窗花把黄毅住宿的蒙古包装点得喜气洋洋。
可黄毅总是高兴不起来,无他,年三十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自己无缘无故出现在明末,二零二二年的除夕夜,妻儿该怎么过?
左莲芳最是擅长察言观色,见老爷不开心,伺候得更加小心。
跟黄毅相处了这段时间,她觉得黄毅是个真正的英雄好汉,无比庆幸关键时刻的选择。
来到根据地、了解了这里情况后,更加觉得黄毅志存高远。
所以她不但乖巧,还认认真真做每一件事,得到了汪柏山、黄大智等等的一致认可。
张氏是个知道进退的性子。
当她瞧见左莲芳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意识到这里的女子都比不过她。
她不肯嫁人并不是对黄毅有什么想法,而是觉得儿子大了有了盼头,不需要依靠其他男人活着。
因此她热心撮合其他苦命女子找个疼人的男子嫁了,自己依旧留下伺候黄毅,协助汪柏山管理根据地的钱粮物资。
现在参与管理的人又多了好几个。
其中当然有能写会算的左莲芳。
黄毅觉得日子好过多了,因为自从有了左莲芳亲自料理饮食起居,他身上还就真的没了虱子、跳蚤。
蒙古包里总是香喷喷、暖洋洋的。
年三十所有的汉人其中包括二十六户蒙古人都在除夕夜吃上了热腾腾的羊肉馅饺子。
没有鞭炮噼里啪啦,不热闹啊!
于是乎赵勇、李万全率领三十个火铳手分别放铳,一共打了九十九响。
这是火铳手第一次实弹射击,二十个男铳手还算淡定,十个女铳手简直是兴奋到了极点。
何止是她们,围观的一千多人都欢天喜地,超过一半人喜极而泣泪流满面。
黄毅深吸一口气,闻到了弥漫的硝烟味,只觉得久违了,这才是年的味道。
黄毅的家乡有可能是中国治安管理最好的地方,社会风气好,没有“大老虎”至多有几只“苍蝇”,也没有黑社会团伙,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好几年了,导致过年的气氛淡了太多。
儿时记忆中的年三十天儿刚刚黑爆竹声就开始了,接下来此起彼伏一直噼里啪啦到正月初一再到正月初五。
过年就应该踏着满地的爆竹屑闻着硝烟味走在烟熏火燎的大街上……
毕自通一家子也被邀请来守岁,听故事,也许是许多许多年没品尝到这种年味,毕自通夫妻俩都激动哭了。
十六岁的毕大喜和十岁的毕双喜没哭,他们被《岳飞传》的故事迷住了。
那是年三十搞特例,不学生字、算术,黄毅给大家足讲了两个小时《岳飞传》,以前仅仅是讲半个小时而已。
根据地的新年一片祥和,久违的“恭喜恭喜”道贺声中,不再为奴的汉民终于有了重新站起来的觉悟。
没有人偷懒,大家都在努力训练,下死力气劳动。
运回来的煤炭和开采的石灰石越堆越高,完成的灌井越来越多,打制出的农具越来越全。
黄毅买回来的精铁和这段时间收集的废铁将要告罄。
张氏也一直在提醒黄毅,储备的粮食肯定不足以挨到秋收,建议大家都要省着吃,至多吃个半饱。
可是黄毅根本不听。
因为黄毅想让所有的汉民养壮实了,努力训练战斗技能,达不到七成饱,吃不到肉类肯定不行。
吃光了粮食怎么办?
好办!手里有刀枪呢!
黄毅想好了,春耕前带领训练了几个月的少年、青壮年抢劫马贼,或者消灭一两个投靠建奴的小部落。
追不上逃窜的骑士不要紧,抢劫到牛羊、粮食、茶叶、布匹等等就是胜利。
强大起来的赫丹巴特尔部在山外放牧,基本能够确定这一两年内安全有保障。
其实最大的危险应该是来自于崇祯五年皇太极二征察哈尔。
那一次建奴打得林丹汗逃窜三千里,一直逃到青海,连归化城都丢了。
黄毅选择的根据地在山里,建奴马匹很多,行军之时有平原可走,不会选择走山地。
但是如果暴露了这里有一支小小的抗金人马,建奴肯定会顺手灭掉。
所以要掌握悄悄地发展这个前提,打劫小部落之时尽可能去比较远的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