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从军
济南郡,人口过百万,是这大乾朝为数不多可以安居乐业的郡县,更是屈指可数肯遵老皇帝令的郡县。日落西山的大乾朝,还能有如此郡县,可要多亏一个人,一个掌管着千年世家的人。
南宫世家,一个传承了千年的世家。南宫世家能传承千年,皆因南宫家将智、仁、勇“三达德”立于家训中,作为家族的道德准则。
最近几十年,虽然大乾风雨飘摇,可南宫家却逆流而上,把济南郡经营的生机盎然,只要踏上济南郡的土地,便可见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南宫家这一代主事的是南宫敬智,此人博学多才刚正不阿且爱民如子,济南郡的百姓都称其“南宫泰山!”,可见老百姓是有多么尊敬南宫敬智。
南宫敬智这一代有兄弟三人,老大南宫敬智,二弟南宫敬仁,三弟南宫敬勇。
南宫敬仁,现任翰林学士,是老皇帝身边红人,也是南宫家官位最高之人。
南宫敬勇,虽无官身,却是武道宗师,多年漂泊江湖行侠仗义,颇得江湖豪杰推崇。
官场、地方、江湖,都有这三兄弟一席之地,而南宫家下一代又出了个南宫守,看来南宫家未来百年想衰落都难。
只见此时南宫敬智手握兵部文书,看着儿子说道:“守儿你已是武道宗师,虽然行走江湖锄强扶弱也算是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可终究是格局小了些!为父托你二叔在兵部给你要了个差事,是那马邑郡督尉一职,希望你能为国家守一方安宁。”
南宫守正身接过文书,朗然说道:“守儿定当不负父亲所望,守一方安宁!”
只见南宫敬智不放心的说道:“为父知你性子刚烈,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可上任后你行事要稳重,要按军规国法行事,不能把江湖那套行事方法带入军中。马邑郡又仅靠边关,常年受铁摩勒骚扰,你身为主将切莫意气用事,凡事要深思熟虑才成,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关乎的可是马邑郡老百姓的生死大事!”
南宫守单膝跪地说道:“父亲放心,守儿必当以百姓性命,国家安危为重!”
南宫敬智点了点头,说道:“过些时日便去马邑郡上任吧,这段时间就别往外跑了,多陪陪你母亲。”
儿子要去边关,当母亲自然放心不下,可就算再不舍再不放心,当母亲的也不能拖孩儿后腿不是。
只见妇人拉着南宫守说道:“守儿去到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可不像你跑江湖,凭一身武艺就吃的开的,办事还得靠银钱!娘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了些银子,本打算你娶媳妇的时候再拿出来,现在看来等不到那时候了!你都带上吧,到那边行事也方便。”
南宫守也不说话,就一劲儿的点头。
妇人又说道:“娘不求你建功立业,娘只求你平平安安的回来!”
当母亲的话自然多,一直拉着南宫守嘱咐了许久,仍好像有很多话要说的样子……
大兴城皇宫,大太监李辅国正坐在屋子内烤着炭火,却见一只信鸽落在木窗外咕咕直叫。只见李辅国推开木窗,取下信鸽足上小竹筒,捏碎封口蜜蜡,抽出密函系看起来……
大兴城刚落过一场轻雪,很是干燥寒冷,只见李辅国穿着单衣便匆匆赶往神龙殿。
李辅国这刚一进门,便见弘道帝一把将案上的折子扫落地面,口中大骂道:“一群歼妄之徒,朕非砍了他们不可!”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可惜弘道帝的雷霆之怒也就只能在大兴这块地界打两个哑雷,够不着那些封疆大吏。
“圣上息怒,龙体要紧!”李辅国忙躬身上前劝道,同时朝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急忙去捡地上折子,却被弘道帝一脚踹翻,口中骂道:“捡个屁!要这些折子何用,还不滚一边去。”
随后弘道帝望着李辅国说道:“辅国来得正好,今年的税银连三成都没收上来!那些个卑鄙小人竟敢欺瞒朕,不是黄河水患,就是千里虫灾,要么就匪患难除,变着法的糊弄朕,就是不肯足额上交税银。辅国你说说,朕的大乾朝,就如此不堪吗?”
李辅国蹲下身子,将折子一一捡起,同时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的天下大啊,自然难免会有些天灾人祸,少了些税银也是正常的,陛下您看济南郡不就全额上缴了税银,而且还多出一成呢!”
弘道帝叹了口气说道:“你啊,也不用宽慰朕,这大乾朝各地郡县,也就南宫家还忠于朕!——对了,我听说南宫敬仁给他侄子南宫守谋了个差事?”
李辅国躬身道:“马邑郡督尉一职,老奴觉着大材小用了!”
弘道帝想了想说道:“有些屈才了,那就先让南宫守在马邑郡呆上一年,明年开春就把他调回来。”
李辅国心里嘀咕“这马上年尾了,那小子还没上任,明年开春就调回来,这满打满算半年不到啊!”,口中去说道:“陛下英明!”
弘道帝笑道:“南宫守朕还是多有耳闻的,是个忠心为国的好男儿!辅国记得给朕提个醒,明年开春我便任命南宫守为归德将军,兼河南郡督尉一职。”
听了弘道帝的话,李辅国心里咯噔一下,不由皱眉将太监宫女清退,低语道:“陛下打算动王家!”
“是该动一动了,不然这大乾各地,只知有世家大族而不知有真龙天子!”弘道帝拍了拍刚被李辅国捡起的折子说道。
弘道帝刚愎自用,他决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只见李辅国躬身道:“用不用老奴跟那位通个气?”
“军神年岁大了,莫要凡事都劳烦他老人家!一个东都王家,朕还没老还搞得定。”
李辅国忙道:“陛下春秋鼎盛,必能一扫宵小。”
弘道帝笑了笑,说道:“辅国这么晚了,莫非有什么急事?”
“回陛下,南边来信了,秋意浓凿穿了秦淮河,尉迟宝藏永沉水底了。”李辅国递上密函说道。
听了好消息,弘道帝心情大好,大笑了数声后忽然问道:“慕家那小丫头呢?”
“回陛下,那小丫头月前便回山给张鸦九祝寿去了。”
弘道帝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内库里还有一棵千年参王,你命人送去铸剑山,就说皇后送的,辅国可明白朕意?”
李辅国揣摩弘道帝心思一辈子了,哪能不知老皇帝的心思,不由躬身道:“老奴懂,老奴定然找个机灵点的,给陛下办得漂漂亮亮的。”
弘道帝点了点头,望着李辅国说道:“齐王最近很能折腾,手都快伸到金吾卫了,叫祖不弃日夜兼程给我赶回来。还有,太子手下不是有一个勇士吗,等祖不弃回来,你找人上奏举荐那勇士近右金吾卫。哦,对了,通知柳才人,朕今晚在她那过夜。”
“老奴记下了。”李辅国躬身告退。
李辅国对老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这柳才人是李辅国按照慕品山的画像,命人在民间寻来的女子。李辅国既然无法把慕品山弄进宫,就只好先找个替代品,哄老皇帝开心了。
弘道帝见李辅国离去后,却并未直接去柳才人处,而是又把案上的折子拿了起来。只见弘道帝每一份折子都看的很细,直到将所有折子看完,并分成两份,一分很薄最上边的是济南郡的折子,另一份折子却很厚。
弘道帝面无表情,手指敲打着那份很厚的折子,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弘道帝不到花甲年岁,还没老到昏聩地步,手中的江山他还不想拱手让人。弘道帝这些年殚精竭虑的想把国家治理好,可他胸无大才又刚愎自用,这大乾在他手中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弘道帝在位的这些年,大乾朝也是出了几个能人,献了许多良策,可那些人也好那些计策也罢,都被弘道帝扫地出门了。不是弘道帝眼瞎,也不是那些计策拙劣,而是不和弘道心思。
在弘道帝眼中,这些能人的计策都有一个共同毛病,那就是想要把大乾从泥潭中拉出来,必须要徐徐图之,花上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根除顽疾。这可就不和弘道帝的心思了,弘道帝不想等,他想快刀斩乱麻,手起刀落铲除世家军阀一劳永逸。
想法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弘道帝一路磕磕绊绊,终究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弘道帝眼看着便要迈入花甲之年,可他还不想放弃,还想最后在搏一次。最近几年弘道帝通过李辅国的手,在各大世家和军中都安插了人手,就是想来个一锤定音。
任命南宫守为归德将军兼河南郡督尉一职,可不是弘道帝临时起意,只是南宫守正巧撞在这个节点上,其实若无南宫守,弘道帝也会另外安排他人的。
弘道帝就是要看看你东都王家是个什么反应,若反那就直接派兵灭了你王家,来个杀鸡儆猴。若是不反,你王家没了军权,那就是案板上的鱼,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弘道帝走出神龙殿,望着染上一层白的皇宫,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