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买家
睇牛全现在已经改艺名为方韶华,是南瓜视频百万级粉丝博主。他与望牛岭范礼合力打造的“藏在扁担上的秘密”自媒体视频,自上传以来,点击量达到1000万+。
今天,到了寻宝的终极高潮:带着扁担上的藏宝图,去鹿景山上开挖宝藏了。
现在,关于范礼的祖辈给他留了宝藏的事,不单止在望牛岭村传得沸沸扬扬,就是连外省的朋友都知道了。这不,在还未开始直播挖掘宝藏时,望牛岭就来了台贵州车牌的黑色路虎越野车,说普通话的,应该是外省人。其中有个黄头发的大胡子,五十多岁,脖子上系着条金项链,比你家拴狗那条铁链还要粗。他们也跟着看挖宝藏的村民来到鹿景山。
范礼用手肋碰了下范木荣,轻声说:“卖力点啊,看到了没?大客都来了!”
挖掘宝藏直播开始了,睇牛全(方韶华)今天穿了一身复古汉服,头戴方巾,腰间束了条黄色绸缎带,别了一把纸折扇。
“大家好!我是方韶华,今天的寻宝直播又开始了。”睇牛全边拍视频边解说:“现在,我们准备按照藏在扁担上那张藏宝图进行现场开挖,大家千万别离开啊,我们一同来见证奇迹。今天现场来了很多朋友,让大家看看。”睇牛全说完又把手机对着围观的群众去拍。
“吁,站稳当点,上电视了。”有几个大婶就说。
睇牛全又将手机转过来对着范礼说:“在未开挖宝藏之前,让我们先来跟这位宝藏的继承人范礼大哥说说话。”
“范大哥,今次你无意之中,发现了祖辈的宝藏,你心情是怎样的?”睇牛全开始采访了。
范礼丢了烟屁股在地,用力踩灭了之后,就说:“我非常的激动,激动得睡不着觉。”
“假如真的是挖掘出了宝贝,你发财了,你会拿出一部分来做公益事业吗?”
“会。我会出资请人把暖水坑的地全部犁了,再请村中部分妇女去全部种上油菜花,为打造望牛岭的生态景观出一分力!”范礼说。
“好了,相信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下面就开始挖宝藏了。”睇牛全沉
范礼向范木荣打了个手势:“干活了,兄弟!”
范木荣向手掌心吐了唾沫搓几下,抡起锄头就掘开了。
围观的群众越靠越近,都想第一时间看个究竟。
浮土挖开了,大乌石也移开了,露出个黑漆漆的洞口。
范木荣把锄头伸进洞去,把那个状如棺材的大木箱子勾着拖了出来。
“哎呀,大吉利事!是埋死人的棺材!”围观的群众当即四散逃开,有的还用手捂着鼻子。
睇牛全立即对着棺材拍摄:“大家现在可以看到了,挖出来的这样一个木箱,从侧边看,确实有点像棺材,挺吓人的,是不?好了,先不理会它是棺材还是宝盒,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才是我们逼切想知道的,是吗?好,下面大家就一起束见证奇迹的出现。”睇牛全说完,就对范木荣打了个开箱的手势。
这时,围观的群众又再次向那个木箱靠扰,都想一睹为快。
范木荣把锄头尖伸进木箱盖的边缝,用力向下一撬,一下子就打开了木箱子。
围观群众一看,木箱内只有一个瓦坛,都大失所望:
“妖,弄了大半天,就掘出个瓦坛。还说是什么宝藏呢。”当即就有大半人陆逐散去。
范礼把瓦坛捧了出来,放到地上。
睇牛全拿着手机,对着坛子拍,边拍边解说:“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到底是一坛什么东西。先看看这坛身上,刻着新南丰酒庄,如此推断,这应该是一坛酒。再看看坛子塞上的封条,上面的日期是民国八年,到现在差不多是百年之久了。这是一坛陈年老窖,百年佳酿!为了验证一下,让我们再来问下这位范大哥。”
“范大哥,你祖辈上的干什么的?”睇牛全对着范礼拍摄。
“我祖辈上是个大家族,开有酒庄,米铺,棺材店的。”范礼回答道。
“那这就印证了这坛酒的真实性了。那你打算把这坛酒怎样处理?”
“拿去乡村美食节上拍卖!”范礼说。
“那拍得款项又作何处理?”
“拿一部分出来搞村中公益,像办个油菜花场什么的,剩下的用来创业,打算创办一个酒厂!”范礼说。
这时,听到有些村民在议论:
“就这么一坛酒,值个什么钱?想做公益又开厂?发梦?”
“范大头可能是想钱想疯了,这坛子送我都不要!还说拿去拍卖呢!”
……
围观的群众又散去了七七八人,但是开路虎越野车来的那几个贵州大汉并没有离开,只是站在一边静静的围观,偶尔低声交换着意见。
这时,那个黄毛大胡上走上前去,蹲在地上,仔细地端详着这坛百年孤独老窖,又捧着摇了下,试听下份量,又仔细地察看了封条,坛塞边缝的火漆。然后缓缓抬起头,用普通话问范礼:“兄弟,这坛酒,我要了。你开个价吧!”
范礼一听,心中狂跳不已:识货之人,大买家来了!
范礼就说:“我想拿去拍卖,起拍价是五万!”
那个黄毛大胡子慢慢地站了起来,拿了包中华香烟,递了支给范礼,又丢了支给范木荣,然后说:“拿去拍卖,手续比繁琐,又要交纳相关费用。这样,这坛酒一口价,十六万!我要了。”
十六万!十六万!这坛酒居然值十六万。范礼活了将近半辈子,从未试过一下子就赚到十六万,这钱来得太突然了,弄得范礼一下子都懵了,回不过神来,呆呆地站在那里,也不说话。
黄毛大汉见范礼没有反应,以为范礼嫌钱少,于是又说:“再加两万!十八万!顶天了,真的不能再高了,我们是行内人氏,这个价算公道了,换了别人,绝对出不起这个价!”
范礼知道,好货必须遇到识货之人才值钱,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于是就声音颤颤地说:“好!十八万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