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李文山看着沈嫣的气色,看着还挺虚弱的,但精神不错。
上前握住沈嫣的手道:“嫣儿辛苦你了!”
沈嫣看着摇篮里的小人儿,笑得特别甜,摇了摇头说:“相公,看着孩子觉得一切都值得的。相公你看他是不是特别可爱,小嘴蠕动还一直嘟嘟的。”
李文山也好奇,低头看着摇篮里的小宝宝,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觉小宝宝现在皱巴巴的皮肤好像没那么皱了。
仔细看了看这个小猴子,室内的灯光笼罩下,他突然觉得小孩子特别可爱,红通通皮肤,蠕动的小嘴,还有紧闭的眼睛,那浓密的头发……
“确实很可爱,看着他睡得挺香的。”
沈嫣听了笑了起来,“你没回来前饿哭了,脾气还挺大的,那嗓门真的是隔壁邻居都能听到。”
李文山看着沈嫣那身上的母性光环,觉得生个孩子,沈嫣变化真的大。
“那不然你抱下他!”沈嫣一脸期待看着他
“还是算了,看着好小,也就我巴掌大小,我都不敢抱,就怕把他捏碎了。”
沈嫣看着一脸紧张地李文山,捂住嘴笑了出来。“相公,小孩子没那么脆弱。等他醒了,我可以教你怎么抱他,现在就别吵醒他了。”
“那算了,我还是看看他就好了。你还是赶紧休息吧,看你脸色挺差的。”李文山看了看睡得正香的小人说道。
看到他突然蹙起的眉头,李文山担心声音太大了,是不是吵到他,立马静声。大气都不敢出,看着他蠕动的小嘴,深出了一口气。
夫妻俩面面相觑可不敢闲聊,沈嫣食指对着嘴唇吹道:“嘘……”
沈嫣小声催促道:“你赶紧去睡吧,我听娘说,你一晚都没睡,白天还去上值。”
“行,那我现在去睡了,你也早点休息。”说着李文山伸手摸了摸她的头。
沈嫣笑了笑道:“娘说,让你睡书房,那张躺椅给奶娘睡了,你赶紧去吧!”
看了看房间他常用的东西都被搬离了,也点了点头出去。
回到前院的房间,李文山这时才真切的感受到,他真当父亲了,这种感觉特别奇妙。
心里一直乐滋滋的,激动无比兴奋地睡不着,于是又拿出给儿子起名字的手册,又补了好几个名字,看着这些他不知道该选哪个,每个寓意都特别好。
到了后半夜熬不住了,终于躺下睡着了,李文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沈嫣和儿子。
来到后院还没进门,就听到小奶娃的哇哇哭声,李文山赶紧加快脚步进了后院,没一会儿又没声音了。
“小少爷怎么哭了?”李文山看到碧桃问道。
碧桃行礼道:“少爷,小少爷醒来肚子饿了,现在奶娘在喂奶呢!”
李文山一听也不好现在就进去,吩咐道:“你跟少奶奶说,我去上值了,等下值后再来看看他们。”
碧桃听了行礼道:“好的,少爷,奴婢会和少奶奶说的。”
上了马车出了李府,一路想着是不是给收拾一间抱厦出来,让奶娘带着孩子住,不然这样很是麻烦。
一段路后到了内城,整条街上寂寂无声,掀开车帘,也没多少大臣去上朝。看来这次四皇子逼宫,应该牵扯不少朝廷大员。
从龙之功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望竹看着冷清昏暗的内城道路,心里有点害怕,忍不住想说说话,“少爷,这道上少了好多人,今天速度不快了不少。”
李文山听了说道:“嗯,当然快上不少,你安心驾车,其他不该管的东西别管。”
望竹也不再多说什么,昨天他和肖石他们一起把贼人押去衙门,府尹大人什么都不问就把那伙人关押起来了,所以他也知道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
卯时一刻李文山的马车就到了翰林院那处,望竹停好马车,李文山下了车看着翰林院仆人已经开始打扫卫生。
登记完毕,进来之后只有他一个人来得早了,仔细检查下自己桌面可有别人动过。
突然,李文山眼睛瞳孔一缩,盯着那角落位置看,他做的标记被人动过。
小心打开被他标记的位置,李文山发现了一张圣旨。
李文山拿起来打开一看,是有人特意模仿他的笔记,假圣旨里写着乾元帝年纪渐大,深感精力不足,退位于二皇子,上面居然还盖了假印。
李文山想骂娘,这是翰林院有人准备陷害他。呸,表面上还是同僚,你好我好陷害他可是一点都不手软。
苏侍讲曾经带过他一段时间,现在是哪个暗地里看不得别人好的,借着勾当陷害他。
李文山不动声色地正打算把诏书毁尸灭迹,听到其他人来上值的声音,转手直接把假诏书扔进空间,整理好桌上物品当作没发现。
牛侍读进来看到李文山道:“李编修,你来得挺早的。”
李文山答道:“嗯,今日刚出生的小儿啼哭,看过他之后时间差不多就来了。”
牛侍读听了道:“恭喜啊!李编修喜得贵子,这么多天听到喜事值得高兴。”
“文山兄,嫂夫人已经生啦,恭喜,恭喜,洗三可要记得我。”刘青谨这时也刚好进来,听到这消息忙道喜道。
李文山道谢道:“多谢,不过小儿早产体弱,因此我们家老人说先不办洗三。”
“应该的,应该的。”
没多久,翰林院的人都知道李编修生了个儿子,早产身体听说有点弱。
一早上李文山一直观察他的同僚,谁陷害他,没想到这么忍得住。
午时下值
“文山兄,今儿你家家仆可还给你送饭?”严崇明问道。
李文山道:“没有,你呢?今儿可是有想外面吃饭,一起去如何?”
严崇明很高兴地说:“嗯,我家人吓坏了,这几天说不给我送,走吧今儿去巷口王老伯那吃一碗阳春面。”
“行,那我们去吧!”严崇明立马起身。
刘青谨有家仆给他送饭菜,所以只能看着两人相携远去。
翰林院待久了各自生活水平都出来了,多是自己带饭,或者外面巷口吃饭,李文山他们这批进士,他、严崇明和刘青谨三人经常自己带饭,没带饭的就是巷口吃饭。
能去铺子里或者酒楼里,都是家境富裕,大家互相迁就一两次也还行,但次数多了谁都觉得不自在,所以后面吃饭大家都是各自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