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11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最近,可有边关的情报?”
    李重俊带着太子李宗晖,登上凌烟阁,看着二十功臣画像,问起了边关的情况。
    “北庭都护汤嘉惠传来捷报,已经击退了默啜大军,默啜已向西逃窜!”
    “西南蛮那边,也取得了胜利,吐蕃依旧按兵不动,松州此刻还没有什么异常。”
    余远恩急忙说道。
    这几天里,李重俊都会询问边关的情况,战事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那就好!太子,你看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他们都是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
    “太宗皇帝为了表彰他们,特意在此建立凌烟阁,将他们的画像挂在这里,以此表彰他们的功绩,让世人永远记住他们的功绩!”
    “你说说,这些人当中,谁出自关陇世家,谁出自山东世家?”
    李重俊指着二十四功臣图,问李宗晖。
    李宗晖一脸蒙圈,对于这些他没有了解过,更是没有想到李重俊会提问。
    这下可把他给难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你身为太子,都不能记住大唐的有功之臣,那其他人还有谁能够记住?”
    “你仔细听好了!长孙太尉是出身于关陇世家,卢国公程咬金是山东世家……”
    李重俊耐心的告诉太子,这些人都是出身于什么世家。
    “要是朕让你来论功劳,朝中大臣,谁和这二十四功臣一样,有资格画像悬挂在凌烟阁内?”
    李重俊再次问道。
    “这……这……儿臣不知!”
    李宗晖低下头,又把他给难住了。
    李重俊没有责怪李宗晖,而是看着二十四功臣图,想到了一首诗。
    中唐诗人李贺的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重俊忍不住念了出来。
    “好诗!好诗!”
    余远恩在一旁听了赞不绝口,头一次听到李重俊作诗!
    余远恩并不知道,这并不是李重俊自己创作的诗句,而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
    误以为,这是李重俊登上凌烟阁后,看着二十四功臣图,有感而发的佳作。
    李重俊也没有多做解释,反正李贺也没有出生,借用一下,被别人误解了,可不关他的事情。
    李宗晖低下头,仔细的品味着这首诗,他觉得李重俊是在暗示他什么。
    再结合刚才的对话,他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李重俊打算,在这凌烟阁增加功臣图。
    用这首诗来暗示他,符合什么样标准的人,才有资格将画像被放到凌烟阁进行表彰。
    比如说男儿何不带吴钩,这句不就是在暗示他,只有为大唐征战沙场的将领才有资格进行评选。
    这是最低门槛。
    至于收取关山五十州,李宗晖怎么也搞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李宗晖当然不会明白,李贺诗中的关山五十州是指什么!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父皇这是告诉本太子,想要将画像挂在凌烟阁,受到朝廷的表彰,怎么也要万户侯,其他的绝对不行。
    李宗晖想了想,朝廷之中,谁是万户侯,谁有资格入凌烟阁?
    “今日便到这里,太子回去要好好用功!别荒废了学业!”
    李重俊对李宗晖嘱咐道。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李宗晖行礼应道。
    李重俊带着余远恩,走下凌烟阁,返回兴庆宫。
    李宗晖返回东宫,还在思考着李重俊在凌烟阁说的那一番话,到底暗示他什么?
    “殿下!侍读吕向来了!”
    东宫宦官向李宗晖禀报。
    李宗晖这才回过神来,道:“快请吕侍读!”
    宦官行礼退下,出去把吕向叫了进来。
    “臣东宫侍读吕向,见过太子殿下!”
    吕向向李宗晖行礼。
    “吕侍读不必多礼,快快请坐,我正有一事向你请教!”
    李宗晖道。
    吕向道了一声谢,在一旁的席子上跪坐好。
    “不知殿下想问臣什么?”
    吕向问道。
    “今日父皇邀我一起登上凌烟阁,询问我关于二十四功臣……”
    李宗晖将在凌烟阁发生的事,告诉吕向,询问吕向,他爹李重俊到底是什么意思?
    吕向听了,也陷入沉思,他也觉得李重俊这么做,肯定是有什么深意。
    眼下,边关正在与外敌交战,皇帝又突然带太子去了凌烟阁,并说起了二十四功臣来。
    还做出了这样的诗句,要说没有什么深意,打死他都不会相信。
    那皇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或许跟这此边关战事有关。
    “殿下,臣以为圣上话里的意思,必定跟此次边关战事有关!”
    吕向猜测道。
    “哦!为何这么说,侍读是否已经参透了诗中含义?”
    李宗晖顿时来了兴趣。
    “殿下,圣上头两句的诗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正是说这次于突厥一战,收复被突厥占据的北方之地!”
    吕向给李宗晖解释诗句的意思。
    将这两句诗,解读为大唐出兵讨伐突厥,收复被占之地,以及降服依附突厥的各部落。
    这些加起来,不就代表了辽阔的大唐疆域,收取不就是收复的意思。
    “妙!听侍读你这么一说,我顿时茅塞顿开,那后面两句呢?”
    李宗晖急忙问道。
    “后面两句,是让殿下不要忘了战死沙场的将士,他们都是为了大唐而战死的英烈!”
    “圣上是希望殿下,能够像记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记住那些英烈。”
    “不仅如此,还要让世人记住,没有他们的存在,才能永保太平,大唐今日之繁华,皆是将士们浴血杀敌而来。”
    吕向说道。
    “原来如此,父皇果然高瞻远瞩,令我佩服!”
    李宗晖感慨道。
    李宗晖和吕向二人,就此话题,进行了一轮深刻的讨论。
    应该怎么才能让世人铭记,这些为大唐捐躯的英烈。
    吕向主张,由太子李宗晖带头,向皇帝上奏,给战死沙场,为大唐捐躯的英烈,树碑立传,流芳百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世人记住英烈的光辉事迹!
    于是,李宗晖便上奏,给战死沙场的将士树碑立传,吕向等人也在上面签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