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格局
上朝,对于朱雄英来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也习惯了这些事情。
到了朝堂,朱雄英看起来还是在‘闭目养神’,几乎是在修闭口禅。老朱也很有默契,没有在一些事情上多开口,几乎是很少点朱雄英的名字,很少让朱雄英发表一些意见和观点。
耐心的等着就好,朱雄英现在就是在等着卓敬拟好折子,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现在不适合朱雄英亲近下场,现在还不适合逼着一些人表明立场等等。
在听着一些朝政的时候,朱雄英忽然间觉得有些不太对了,感觉到了有些人可能已经有点安于享乐的。或者说是有些人觉得,现在不适合继续四处征战了,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在一些文官看来,现在不适合继续四处征战,国内就算有些反叛的事情,也就是西南边陲的地方有着一些小小的蛮族叛乱,算不上什么。朝堂现在不应该继续增兵东瀛,觉得不划算。
东瀛有银山不假,占据那里就足够了。现在又是出兵又是出粮食的,先不说太过遥远很难直接纳入统治范围不说。最主要的是打下来了还要分封给藩王,让藩王成为诸侯王,这样的操作在文臣们看来相当的不好、相当抵触。
老朱勃然大怒,对于一些文臣的观点相当的不满,觉得这些人就是在出幺蛾子。
看着余怒未消的老朱,朱雄英笑着说道,“皇爷爷,和那些人有什么好气的!”
“那些人就想着是咱大明的臣子,咱分封藩王他们不认,你也不喜欢。”老朱拍着桌子,大声说道,“咱都给你皇叔分到了要塞、险隘之地,要他们尊王攘夷、拱卫朝廷,这还不高兴!现如今去了海外,还在闹!”
朱雄英乐了起来,嬉皮笑脸说道,“格局不够,那些人只是想着中原朝廷,海外之地自然看不上。那些人只是想着大明的官,没想过皇爷爷也是皇叔们的爹。皇爷爷也莫要置气,以后孙儿也是要继续打天下的,皇叔有地去。”
老朱故意板着脸,没好气说道,“就属你最坏,那些文臣就是怕朝廷兴兵,整日说着穷兵黩武,想着咱承享太平。你倒好,尽是发配你皇叔去蛮夷之地当个僚人的王。”
朱雄英也不怕,抱着一堆奏折走向小书桌,“皇爷爷这么说就冤枉孙儿了,皇叔要是不想在大明境内,那就去蛮地开国,有自己的基业之地。要是不想去蛮地,在大明也可以当个富贵亲王。皇爷爷,这待遇前朝可没有。”
老朱没好气说道,“前朝就有,蒙元那些个王子都有自己的汗国。”
好吧,老朱这么说其实也没有问题,蒙古帝国在分裂后确实有着几个汗国,四大汗国就是最普遍的说法。
忽必烈的长子术赤的次子拔都建立了钦察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是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的第六子建立了伊利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是窝阔台汗国。
朱雄英笑着说道,“皇爷爷,其实这样也挺好的,皇叔们在海外开国,只要尊大明就好。皇叔们有了基业之地,皇叔们的后代也有他们的安居之所。再者对朝廷来说,一方面是少了亲王的负担,也多了不少屏障守护中原。”
老朱冷哼一声,没好气说道,“咱看啊,你就是不想咱给你皇叔们太好优待。”
这么说也没有问题,主要是老朱给皇室的待遇确实太好了。现在看起来没问题,再过个几十年那就可以看出来皇室带来的压力了。至于说王朝中后期,皇室的待遇更是沉重负担。
老朱也开始批阅奏折,随即说道,“英儿,你皇叔若是想要去蛮地,你就让他们去,那是他们的造化。但是你得答应咱,不许发配他们去蛮地。”
朱雄英自然连忙说道,“皇爷爷放心好了,到底是我皇叔,我还能害他们不成?孙儿想的也简单,皇叔有野心、有抱负,去海外开国,有着自己的宗庙。要是不愿去就在大明,我家老二那性子怕是赶都赶不走。”
老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朱允熥那孩子是真的赶不走,打下来了江山送给他,那孩子怕是都不愿意要。因为大明繁华,在这里吃喝玩乐就好,他可不想去蛮地当个王。
朱雄英也继续说道,“东瀛算得上是基业之所,高丽也是。孙儿想着安南那些地方,也可以夺回来。大明周边有些小小的王国,这不是坏事。”
“你就不怕你的皇叔在那边强盛起来了?”老朱幽幽开口,说道,“你这些皇叔,没几个安分的。以前也就是你爹压着,要不然你看看,你那些皇叔的本事。”
对于这一点,朱雄英不会反对。虽然他的不少皇叔看起来道德底线比较低,在封地为非作歹的。但是朱雄英的这些皇叔们,大部分也都是有带兵的才华、天赋。
四叔朱棣先不说了,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也都是带过兵的。六叔朱桢在云南、湖广之地数次评定蛮族,七叔齐王朱榑数历塞上参与过北伐。
也就是朱雄英的存在导致了一些变化,大明的塞王没有历史上那么强。要不然的话,宁夏庆王、大宁宁王、平凉安王......这些都是非常厉害的,军事上都是少不得要有些建树。
朱雄英嘿嘿笑了起来,说道,“皇爷爷,虽然朝廷帮忙打下一片基业之地,但是这也就是一些小王国。皇叔或者皇叔后代出息,他们可以壮大,孙儿也认了。说到底就是肉烂在了锅里,还是我朱家人做主,还是我朱家人坐天下。”
白了一眼朱雄英,老朱没好气说道,“你也憋着坏心思,你皇叔的基业之地都小。他们要是想要威胁到中原,怕是得几代人才能有些机会。咱在还好,过些年,你得表弟、表孙到时候都没了一家人的心思,怕是要互相征伐。”
朱雄英无奈了,对老朱说道,“皇爷爷,你总是想那么远的事情也太累。皇叔们不会瞎动心思,我也不会。儿孙自有儿孙福,谁能想到一百年后、两百年后是什么样子。”
这确实是朱雄英的心里话,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也不要想三代、五代之后的事情。到那个时候,老朱、小朱都是在陵里,都是白骨一堆了。运气不好的话,说不定就是几根骨头、几颗牙齿,甚至是黄土一捧。
朱雄英确实觉得将一些有想法的皇族放在大明的周边是不错的想法,主要是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大明也确实不太好直接管辖更多的疆域。在大明军事鼎盛的时候,打下来一些土地去安置皇族,这不是坏事情。
再者就是朱雄英也会担心承平太久会让很多人失去了进取心,不时的来些战役,也可以让大明的军事实力始终保持一定的活力,让大明的军队可以在战斗当中不断地升级、更新换代。
当然武勋们在这个时候可能是比较开心的,因为他们可以拿到军功,可以封候拜将。这些人也可以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压迫感,他们可不能放松,要不然就要被淘汰。
这可不是以战养战,朱雄英只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督促着武勋们保持着活力,而不是迅速的腐化堕落,不是被文臣们迅速的压制。
至于说历史上的朱雄英就会对自家人狠,将皇叔们逼的自杀或者囚禁高墙,朱雄英自认为自己还做不出来。所谓的仁慈,可不能只是对文官好、对自家人只会狠。
处理了一天的政务,朱雄英也可以轻松不少了。
王承恩抵赖了条陈,朱雄英看了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随手下了一道圣旨,或者说是用老朱的名义下了一道圣旨,卓敬可以上朝了。
不过这件事还要等一等,因为这个折子还要走一趟礼部。
洪武二十一年的状元任亨泰需要和卓敬好好的沟通一番,两个人要确保将这一把火烧的很旺。这两个人也要办好这件差事,除了为自己赢得名声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得到皇帝、太孙的信任,就要看这两个人的操作了。
心情不错的朱雄英回到了东宫,看到他的胖儿子活力十足的在玩闹,朱雄英笑着抱了一会儿。也就是抱了一会儿,朱雄英觉得胖儿子比较可爱,但是时间长一点了就觉得小家伙挺闹腾的。
还好朱雄英是皇太孙,不需要找个去厕所拉x的借口,自然有人伺候着朱文垠。
徐妙清这个时候笑着对朱雄英说道,“殿下,郡王那里也该准备些东西了。”
刚刚还说自家小子有些不懂事、不靠谱呢,但是这都是要结婚的年龄了。这么一想的话,时间也确实过的挺快的。自家小弟的事情,朱雄英当然需要办好。
谁让他是大哥呢,虽然现在还有皇爷爷在,但是朱雄英也需要承担起来长兄如父的责任。
看着徐妙清,朱雄英说道,“你先让人去看看他的府里缺些什么,列个单子给我。这些事情,你先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