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八百三十五章 抓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还不算,后来这个丢了耕牛的农夫喊冤声惊醒了平常深,平常深二话没说,将这个农夫暴打了一顿。至于那个偷了耕牛的窃贼,则被无罪释放。
    理由也很简单,你个刁民,扰了本官的美梦着实该打。至于这个偷牛贼么,念在你是初犯,本官以宽仁为本,只要你下不为例赶紧滚蛋。
    偷牛贼原本还不敢相信,他以为这是县太爷说的反话。直到他确定,眼前的这位平县令不是在说笑,于是如临大赦的慌忙逃离。
    告状的反被暴打,窃贼倒是无罪释放。很快,此事在雄县掀起轩然大波。百姓们都在背后,称平常深为糊涂县令。
    赵举人得知此事,将平常深破口大骂了一顿。说你失去了民心,丢尽了脸面。在背后,百姓们都骂你糊涂县令。若是此事闹得大了,闹到京城看你如何收场。
    平常深是没有什么主见的,被赵举人这么一骂。于是,慌忙派出衙役又去缉拿那个盗贼。
    虽然平常深是雄县的县令,实际上他不过是赵举人的傀儡。这个赵举人狡诈阴险,许多事都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
    骆养性早就看这个赵举人不顺眼了,在得到太子殿下的命令后,那里还跟他客气抄家拿人这种事,锦衣卫素来都是轻车熟路。
    只是这里是雄县不是京城,骆养性身边的带的人手不多。随行的,仅有六个人。
    赵举人的宅子果真是够气派,即便是在京城也算得上是一栋豪宅了。更别提,在这个小小的雄县了。
    就连赵举人家里的家丁,也是高人一等。骆养性等人来的时候,门口的家丁还狐假虎威:“站住,干什么的。知道这是哪里么就敢擅闯,莫不是不想活了。”
    不想活的是家丁自己,下一秒他就飞了出去。锦衣卫们能动手的时候,是尽量不会吵吵的。
    家丁们自然不是锦衣卫的对手,骆养性带着人直闯了进去。
    赵举人的家很大,宅子也是拐弯抹角的很多房间。而锦衣卫们并没有来过,却就像是回自己家一样的轻车熟路。
    这都源自于他们的差事,抄家抄的多了,自然也就熟悉了。
    他们照着内院疾走,很快就到了大厅。然后,就看到赵举人正搂着一个小妾在吃酒。
    小妾一双杏眼勾魂摄魄,赵举人手脚不老实的在对方身上胡乱的摸索着。看到骆养性等人进来的时候,赵举人一惊而起:“你、你们,你们怎么会在这儿!”
    这几个人不是被关进了大牢里的么,怎么突然跑出来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还没等赵举人反应,这个作恶多端的家伙就被骆养性的两个手下,提小鸡一般的提了过来。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有话好好说。”以落到对方手中,能屈能伸的赵举人立刻就怂了:“好汉且听我说,我家里还有些银子。你们放了我,放了我我去给你们取。”
    两个锦衣卫互相对望一眼,看着骆养性。直到骆养性并没有表示反对之后,二人放开了赵举人。
    赵举人丢了魂一般,跌跌撞撞的奔回了侧房。然后,拿出一个包袱,这包袱内果然有几锭金灿灿的银元宝。
    锦衣卫从来都不是什么圣人,若说是他们不贪财那是假的。这个世道有谁能够做到两袖清风,怕是找不出一个来。
    像我大明海瑞这样的清官,别说是百年难遇,就算是一千年也未必出一个。况且,海瑞的仕途也并不顺通。
    虽然海瑞一路高升,可有的时候其实是被动升官的。
    像是这样的清官,注定做不了高位。因为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就连皇帝也知道,一个清官如果过于清廉的话,很多事办起来就会很困难。
    海瑞一生不知变通,反而官场升官不断,观海瑞的一生,我们无不为其刚正不阿的人格所折服。海瑞代表了传统士大夫阶层最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如今的社会,灵活变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中之重,不懂得变通无论走到哪里都混不好,容易受到很多人的排挤最终导致失败。而海瑞却是这样一个例外,他固执到极点,但却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海瑞幼年丧父,行为处事极其稳重。这让海瑞有着常人难以拥有的自制力,自号“刚峰”,就是要刚正不阿,和大山一样。
    靖三十二年,海瑞当上了人生中第一个官,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在他上任以来,严明纪律,整顿学风,在很短的时间内,海瑞的名声传遍了当地。嘉靖四十一年,海瑞终于当上了知县,看到这里富者享百亩之田,而穷者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海瑞心急如焚,立即下令重新丈量土地,规定赋税。这样当地的百姓负担减轻,许多流亡外地的百姓闻讯也回到故乡。
    海瑞自当知县以来,明断疑案,深得民心。又生活节俭,吃粗粮糙米,手下的人见海瑞这般,知道跟着海瑞没什么油水,离职的离职,出逃的出逃,留下的只剩那么几个海瑞还在自己的工作场所种菜自给。
    有一次海瑞母亲祝寿,海瑞破例去集市买了二斤猪肉,这下可成了大新闻。浙江总督听闻奔走相告“海瑞买肉了!买了两斤!”可见海瑞为官有多清廉。
    实际上真是这样么,据说海瑞有了名声之后上任淳安知县。他在任上确实大有作为,可这自然也无形中触动了当地大地主们的利益。
    于是,这些大地主们联名上书,说海瑞为官清廉在小小的淳安县着实屈才。于是,在众人联保之下,又去了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
    兴国县一看这不行啊,海瑞来了大肆为民谋福利,还搞出什么平赋税。再让他在任上这么干下去,他们的油水岂不没了。
    于是,兴国县的富商大儒们,又联名上书保送,将海瑞送了上去。就这样,海瑞一路高升。
    当然真实情况无从考究,这些都是朱慈烺听闻身边的老太监说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