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不想再低调了
不服来战!
大家都没想到,郑经拐了那么大一个弯,竟然提出了这样一解决方案。
这解决方案有问题吗?
没问题,俗话说,理越辩越明,一旦遇到争议,先服从权威, 若是能权威都无法让人信服,就大家一起来辩上一场,谁赢了就听谁的。
这方法绝对没毛病。
可问题是……
郑经说的是:谁能辩赢我,就听谁的!
敢说出这种话的,得有多足的底气?尤其是这样一句是从郑经这样一位年轻的士子嘴里说出来时,让那些即将来参加教材编辑的老先生们怎么想、怎么看?
呵呵,那等回了国子监, 立即就把郑经这话给放出去, 让国子监的那些先生们先来找郑经挑战一番再说!
骆斐立即就暗暗思忖道。
“那……这编委会的人员该如何安排?”
骆斐立即又问道。
他心里憋着坏, 但嘴上却还是照样很客气,装出尊重郑经意见的模样。
“国子监那边,您看着安排就好了,人也无需太多,每本书安排一主一辅即可,书局这边,我让席希明等人参与进来。”
郑经立即就道出了自己的意见。
编标准教材这事,对他确实没什么难度,因此没必要把阵容弄得太过于强大,只需有人干活即可。
而此事既然是书局跟国子监合作,那在人员组成上,就不能光是国子监的人,因此,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再把顾倾城、席希明等跟着他的这些士子来当苦力。
当然,表面上是苦力,实际上却是极为宝贵的机会。
道理很简单。
编教材这事, 对郑经自己来说不算什么, 可是对顾倾城他们来说,却是极为难得的提升机会。
这就相当于后世导师搞课题,带一帮研究生去干活,等课题搞完了,学生们的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上去了。
郑经敢保证,只要这些士子愿意卖力,真正投入进去,那等教材编完之后,他们在四书五经方面,一个个都会成为行家,之后再带着这样的经验去参加科考的话,绝对会比别的士子水平高上一大截。
毕竟像他这样的名师,在这世上都很难找到第二个。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喂,你那么说,会不会太过于张扬了一点啊?”
等张籍和骆斐走后,又看够了热闹的德王爷又忍不住问了起来。
他指的是郑经的“不服来战”的狂妄之言。
凭借他多年的经验,他就能想到,一旦骆斐或张籍把那话放出去,那国子监和文庙那边,绝对会有很多人不服,然后来登门向郑经发出挑战。
真若是有大把人来登门挑战的话,对他来说倒不是坏事,因为那意味着他又有大把热闹可看了,但他觉得,自己作为朋友,还是有义务提前提醒一番郑经。
“呵呵,有吗?”
郑经却是一脸的无所谓。
准确地说,这叫胸有成竹。
或者说,他其实是故意要那么张扬的。
谷姕
原因则很简单。
要知道,等教材编撰完成后,编委会成员的名单,是会被列到书本上的,到时,他这位总编,会被列在张籍和骆斐那两位儒家大佬的名字之前。
那么问题来了。
人家张籍和骆斐已经是儒家公认的大儒,而你郑经却是无名小辈一个,你有何德何能,敢把名字列在他们前面?
不清楚内情的人一定会质问这一点。
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抱着低调的态度在做事,在默默地为未来打着基础,并没有刻意去交际,这就导致了,虽然他做的事情并不少,并且还一件件都极具影响力,但他个人的声名并不显。
真正知晓他的,仅仅就主动寻上门来的那少数几个人。
这样好吗?
当然不好。
在《周易·系辞下》里有这么一句话,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意思是说,一个人自身的德行,无法与他所处的地位及收获的财富相匹配,则易招致灾祸。德行浅薄而地位太高,智慧不足而谋划甚大,能力不足而责任重大,那就很少能办成事情。
这句话其实还有几层延伸的意思,比如说名不配财、位不配财等,同样也具备极大的隐患。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但其名声和地位并没有跟上,那是有极大隐患的,很容易遭人惦记和算计。
郑经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局面。
现在,不管是他的华夏书局,还是《华夏早报》,甚至是即将面世的华夏造纸工坊,都属于能下金蛋的母鸡,而他自己,除了一个匿名的三绝公子身份外,并不具备与此相匹配的名誉和地位。
这就导致了,谁都想来算计他一把。
包括他的同宗郑衍郑大人,会宁府尹卢大人,连国子监祭酒都时刻没有忘记要从他这里分一杯羹,而且还是没太多顾忌的那种。
分羹可以,但毫无顾忌却是不行。
还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古往今来,但凡想成大事者,都必须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拥有一定的名声,有了名声,才可以达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
否则的话,哪怕你喊破嗓子,也没人会把你所说的当一回事。
这可不是郑经所希望的。
作为曾经的网络大v,他很清楚名声的重要性。
因此,在已经打好了相对不错的基础之后,他已经不打算继续保持低调了,而这一次,编撰标准教材的机会,也正是他声明远扬的大好时机。
不服来战!
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应对登门挑战的准备。
因此,当德王爷善意地提醒他时,他不仅不以为意,反而在想,怎样才能做到让自己快速名震天下呢?
把自己三绝公子的身份给公之于众?
这么做会不会太low了一点?
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一点。
别看三绝公子的名声已足够响亮,但响亮之处仅限于诗词歌赋等休闲领域,这样的名声,顶多也就让他飘一把,对于做事实并没有太大的益处。
他要的,可不是这种游手好闲的名声。
那就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