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八十章里面的坑太多了(均订300加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元青花价格太高,数量又十分稀少,谁遇到了都不想放弃,但是,每一个遇到元青花的人,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特别是近年来,古瓷收藏界的元青花热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上和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可以说是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地出现,真假争论搅得许多古瓷爱好者一头雾水。
    现在古瓷界讲的元青花,和对元青花的鉴定,一般都专指景镇元代青花瓷。
    而景镇元代青花瓷,又可分为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纹饰的“至正型”精品瓷,和用国产青料绘制纹饰的普通瓷。
    原来这件瓷器使用的是国产化学青料,很容易被人辨认出来。
    而现在经过了陈文哲的遮掩、改造,一般人还真认不出来。
    最起码,不是经常接触元青花真品的顶级专家,是绝对认不出来的。
    这点自信,陈文哲还是有的。
    不过,市场上的所谓专家被骗怕了,所以,不管是谁遇到了元青花,都很谨慎。
    要不是因为这一点,武二这件高仿,也应该很容易被他忽悠出去。
    不过,想要卖高价,自然就要面临高风险,所以,只要是稍微谨慎的买家,都不会上当。
    现在落到了陈文哲手中,他改造了一下,就看能不能忽悠住这几个小鬼子。
    此时,藤野综治小心的举起了这件梅瓶,他把东西抱在手中,仔细感受着梅瓶的重量。
    特别是瓶底,如果是接底,瓶底就会不可避免的变重,仔细感受,就会发现一丝不协调,甚至连重量异常,也是可以感受出来的。
    从这个小动作之上,陈文哲就知道,这家伙还是很了解元青花的。
    抱起来,可不止是看瓶底,也是在评估整个器型。
    要知道,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
    所以,轻飘飘的绝对不是元青花,至于釉色,他们也看不出什么来。
    原来使用的化学青料,虽然发清灰,算是正宗的元青花发色,但是仔细查看,会发现青花很纯净,可现在有了杂质,有了宝光。
    而这杂质,还不止是表现在青花料之上,还表现在胎里。
    由于含杂质多,胎里大多有铁褐色小点,这些不用陈文哲做,原来的高手就已经做的很完美了。
    “胎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
    “白而不细,这一点也对!”
    “嗯,可以看到很多气孔!”
    高岭麻苍土的特点是白而不细,因为当时粉碎的条件有限,工艺有限,所以可以见到很多气孔。
    现在的胎是非常细的没有气孔,过去老的胎泥,是有经过陈腐的过程,有机物经过陈腐会发生变化。
    所以它的胎有细腻的感觉,现在做的胎,没有陈腐显得很干。
    这些特征,都很明显,因为这本来就是老胎、老泥,就不是老瓷。
    “没有多少修整的痕迹!”
    “有点痕迹,但是修整的地方比较少!”
    陈文哲听着藤野综治和钱开明讨论,发现他们还真是有点东西。
    “不是三分拉胚,七分修整吗?”本田好奇的问道。
    “恰恰相反,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现代景镇流行的陶瓷成型工艺,说法是:三分拉坯,七分修坯。
    也就是说,器物的成形主要是用刀修出的,可元代工艺恰恰相反,是七分拉坯,三分修坯,现在这件梅瓶看着还算不错,重量足够,青花发色也对,胎土也没问题,加上制作工艺,可以说没有任何破绽。”
    陈文哲在梦中学过元青花的制造,只不过是基础制造,他也就懂得一些基础工艺。
    不过,陈文哲知道藤野综治说的是对的,他很可能对元青花有着很深的研究。
    可是,研究的再多,没有真正上过手也是白搭。
    其实这里面有个矛盾,大器元青花的器壁都比较厚重,但是,拉胚的时候却可以拉的很薄。
    这主要是由于元代泥料,可塑性较强,所以才可以拉得很薄。
    所以器物的上半部和内部根本不需要修整,只是需要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修整。
    因此元代器物的口沿和脖颈,都线条流畅,外型圆润,不落刀痕。
    现代仿品的拉坯拉得很厚,不但要修上半部,甚至还要修内壁,
    因此,线条生硬,规整有余,刀痕累累。
    可惜,这一件做的十分规整,也许就是因为拉胚的时候,过于追求薄了,所以整个器胚,烧制时有点变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古代人的技艺,就是在摸索中前进。
    很多时候,他们烧制瓷器就是碰运气,运气不好,烧制的变了点形,你又有什么办法?
    这样的情况,一般被称之为窑变!
    陈文哲最怕的也是这一点,要是发现了器型的问题,很可能就会引起怀疑,到时候,看哪里都会感觉不对。
    很显然,不是专业陶瓷工匠,也不容易发现器型的问题。
    所以,此时藤野综治和钱开明,已经开始研究青花里面的气泡了。
    这一点,原来陈文哲还没想到,在发现他们研究的那么认真之后,陈文哲才想起来,气泡这边也是个大破绽。
    只不过,破绽不太明显,他们既然没有发现器型的问题,烧窑的问题也肯定不会发现。
    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的,而现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工艺不同,釉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有所不同。
    特别是釉中气泡的形成过程上,它是不一样的,古代柴木窑烧的气泡,要显得大小不一,气泡明亮。
    而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大小相间,不透亮。
    这只是相对而言,如果现代造假者,用柴木窑仿造器物,还在器形、纹饰等各方面深入研究,那就难以判断真假了。
    等藤野综治拿出放大镜之后,陈文哲才再次松了口气。
    不看气泡了,现在已经是看釉料里面的结晶体。
    这一点,陈文哲还是很自信的,因为那位作假者,做的很合格。
    从此也可以看得出,元青花能不碰,就不碰,因为里面的坑太多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