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殊途同归
李奇,是一位拍摄音乐录影带出身的非专业导演,他年轻时候与歌坛天后麦嘉娜的婚姻也是轰轰烈烈、盛极一时,后来离婚分道扬镳,李奇就开始尝试着拍电影,结果首作“偷蒙拐骗”就赢得难以想象的赞誉。
李奇喜欢将目光聚焦在“街头男人”的身上,在他镜头底下的男人总是吊儿郎当、放荡不羁,混迹于街头黑帮,但即使是在黑帮里也都是小角色;然而,他们总是肝胆相照、义薄云天,为朋友两肋插刀,展现兄弟义气。
同时,李奇拍摄电影的方式贯穿着音乐录影带画面式的精致,并且以犀利强硬的剪辑将画面的连贯性打破,呈现出万花筒的姿态,有种戏耍放荡的味道,于是整部电影也就散发出一种痞子游戏人间的感觉。
如果说李奇是什么惊世奇才又或者是顶尖高手,那就绝对过誉了,但他确实能够在小体量之中展现出自己对节奏对拼接的独特触感,这也为他赢得了一批忠实观众的支持和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奇喜欢拍街头拍黑帮,而且追逐打斗也一直都是电影里的一部分,很多时候都被归类于“动作电影”;但打斗场面从来都不是李奇的特长,他注重的还是人物关系、剧情调度等等,并且通过打破线性叙事的时间线完成剪辑拼接,只能说动作场景是李奇的表现方式之一。
转眼,李奇就已经在业界打滚了十七年。
度过职业生涯前期的惊艳之后,这些年来,李奇拍摄出了几部广为流传的佳作,并且执导了两部商业大片,但也扑街了几部令人失望的高成本大制作,导演职业生涯没有大红大紫却也一直拥有忠实拥簇。
此次的“绅士密令”,李奇和流光影业合作,找到了当下新生代最炙手可热的两位硬汉形象流量小生合作,拍摄了一部具有复古风味的特工作品,从立项阶段就吸引无数瞩目,并且得益于流量小生的加盟而始终保持热点——
反正,李奇的电影从来都不需要演技,从以前到现在都是如此,面瘫也总是能够很好地完成李奇的要求。
但因为今年暑期档竞争着实太激烈,其中还有汤守一领衔主演的特工电影代表作“不可能任务”横亘在前,流光影业也是束手束脚,挑挑拣拣的最后,还是选择了现在的档期。
结果……
“疾速追杀”也挑选了同样的档期。
虽然流光影业不想继续和蓝鲸影业针锋相对,但如果真的需要展开对决,流光影业显然也不会胆怯退缩。
于是,并非本意地,对决就这样上演了。
而且,居然又是“动作电影vs动作电影”,就连投资成本体量也在同一水平线上,“绅士密令”耗资五亿左右,“疾速追杀”则是两亿左右,数字差别是有些大,但基本都属于中小投资规模范围,以至于业内人士都忍不住调侃,他们应该是在动作类型市场杠上了。
这一次,陆潜不再执掌导筒,只是以制片人身份站在幕后,那么对峙局面是否会改变呢?
然而——
再次令人大跌眼镜!
“绅士密令”的口碑大失所望,虽然不至于到“崩盘”,但从专业到普通的各线反馈评论全线低于及格线,确确实实令人深深感受到电影自身质量的重大问题,即使仍然有一部分观众在竭尽全力挽尊也无法挽回整体颓势。
老套和无趣,是主要问题;而且,李奇最擅长的快速剪辑和平行剪辑,此次也没有能够发挥应有水准,再加上两位流量小生基本就是在“模特走台步摆姿势”的状态,没有演技不是问题、没有魅力才是。
一夜之间回到“音乐录影带水准”,电影自然无法令人满意。
首映式落幕之后,不详的预感就已经疯狂冒头,而且,这次预感是正确的。
八月第二周,全球周末票房排行榜。
冠军,“疾速追杀”,五亿,如此成绩轻轻松松打破了陆潜目前为止的两部作品,首映票房数据创作新高。
亚军,“不可能任务5”,一亿三千万,上映第三周已经可以看到些许颓势,但累计票房还是轻松突破十五亿。
季军,“绅士密令”,八千万,令所有人大跌眼镜,暂时撇开李奇自己的号召力不说,两位流量小生的狂热粉丝也不至于如此冷清才对,毕竟流量小生们的代言产品销量动则就是百万起跳,但票房怎么就这样——
果然,流量如何转换成为收益,这依旧是一个问号,难道流量艺人们就只能带货吗?
和首次对决一样,“流光影业vs蓝鲸影业2.0”依旧是轰轰烈烈地开始、满地鸡毛地结束,落差着实太大。
从首映数据来看,“绅士密令”甚至还不到“疾速追杀”的五分之一,但投资方面,“绅士密令”却是“疾速追杀”的两倍有余,不需要数学心算就能够看得出来,流光影业输得彻彻底底,就连媒体们都不想要落井下石了:
真的太惨了。
最终,“绅士密令”在不同地区的全球票房叠加起来,勉勉强强磨蹭过了六亿,从数字来看似乎超过了成本线,但电影产业却不是这样计算利润的:
首先,票房分红需要瓜分给院线、发行和制作三个部分;其次,宣传费用也需要计入成本;另外,电影公司还能够通过发行影碟、线上点映、周边销售等等回收成本,不见得就是依靠票房来实现盈利。
从结果来看,传闻“绅士密令”最终还是亏损了超过两亿,流光影业小小内伤了一回,从“老板超速”到“绅士密令”,两次正面碰撞蓝鲸影业,两次铩羽而归,而且还狠狠出一笔血,不同的局面却迎来相同的结果。
这算是,殊途……同归?
难道流光影业和蓝鲸影业八字不合吗?
熙熙攘攘的传闻之中,个中滋味,就只有流光影业自己知晓了;但蓝鲸影业方面却是早早迎来庆功——
又一次地。
所以,蓝鲸影业登陆暑期档的首次尝试,大获成功?
的确,确确实实大获成功,以一种骇人听闻的方式:
上映第一周过后,电影就直接进入盈利阶段,吹响了蓝鲸影业角逐暑期档的第一声号角。
但认真想想“解除好友”和“突袭“所取得的辉煌,似乎又没有那么意外了,甚至有人调侃,这难道不是蓝鲸影业的基本操作吗?